张瑞合上院门,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脚步轻盈地朝巷口走去。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气,清香醉人。
快到巷口的时候他听到旁边有孩童的朗朗书声传来,没想到这里竟然还有一家私塾。
巷口的桂花树树干笔直,树顶的枝叶修剪成一个巨大的球形,好似一个热气球飘在空中。
翠绿的树叶和金黄的桂花相互映衬,透露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青石铺就的地面落满了大片桂花,有老人搬着藤椅在桂花树下乘凉。
张瑞离开金桂巷朝东城走去,准备今天晚上就叫峤爷带着萱萱搬进城里来住。
路过一家饭馆,他觉得有些饥饿难耐,中午没吃饭就跟着牙人去看房了。
看着时间还早,张瑞干脆走进饭馆准备先吃一顿再说,点了三个肉菜,一个牛肉,一个羊肉,一个红烧肉。
他现在属于是无肉不欢,体质增强了,只有多进补才能跟上日常的消耗。
此时整个饭馆就他一个人吃饭,等不及将所有菜上齐就直接开动了,一番狼吞虎咽将所有饭菜一扫而空。
结账时三个菜花了差不多两钱银子,平均一个菜七十文铜钱,跟琼玉楼的三个菜价格一两多银子没法比。
张瑞算了一下账,一餐两钱银子的开销,中午和晚上两餐就是四钱银子,加上早餐一钱银子,他一个人一天光吃饭就需要五钱银子。
付了三个月房租后,他的全部身家只有十一两银子了,照这个用法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下去。
当然,这是按一日三餐都在外边饭馆吃饭计算的花费,如果自已在家做的话,开销应该可以减少一半。
这还只是他一个人的开销,算上峤爷和萱萱的话花销会更大,纵然两人一老一小吃喝花不了多少钱,但是他答应了峤爷要送萱萱去读书这件事是一定要办到的。
去私塾总得准备束脩,手里的这点钱根本不够用。
就这还没算上武道修行中的开销……。
张瑞深刻体会到了城大居不易的困难,准备接下来每五天进一趟山采药,这样既可以满足自已武道修行中对于元灵药草的需求,还能通过售卖药草赚钱满足其它需求。
刚好武馆每隔五天放一天假,这样也不会耽误武馆的学习。
张瑞穿城而过回到了东城,相比于北城众多武馆无形之中多了一丝肃杀之气,东城就繁华了许多,人流涌动,商贸兴旺。
路过昨天那处集市,他又买了一串糖葫芦带给萱萱,这次糖浆里面包裹的是梨肉。
想着萱萱等下见到糖葫芦和能够搬进城内居住后的开心,他不禁笑出了声。
就是不知道萱萱得知自已以后要去私塾读书,会不会还是那么高兴,心中突然泛起了一股恶趣味。
张瑞想起前世自已买了五套不同的三年模拟五年高考书送给妹妹的事情,当时可是把她气得咬牙切齿……。
他摇了摇头,一声轻叹,拭去了心中的念想。
有些记忆平常不太敢念想,只能潜藏在内心深处,用温柔以养;对未来的憧憬也不敢轻易言说,只能独自攀登,盼美好以望。
……
张瑞顺着人群出了广明城东门,朝棚户区的住处走去。
棚户区还是一如既往的脏乱差,那种积年的秽臭怎么都散不去。
它就像是广明城阴暗角落中的一处收纳所,收容着诸多无家可归的流浪之人。
穿行在棚户区,有人看到他身上穿着明显是城内武馆样式的武服,眼神闪躲不敢多看,急忙避让开来。
张家村区域,有在家的村人看到一身武服装扮身姿挺拔的张瑞,口中全是各种夸赞,眼神中还有羡慕之意。
“瑞小子出息了啊,老张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瑞小子好样的……!”
“瑞小子真俊啊……!”
“瑞小子还没有婚配吧,我家侄女刚满十四岁,长得那叫一个标致啊!干活更是一把好手,有时间带上你家瞧瞧啊……?”
“瑞小子我家外甥女刚满十六岁,长得那绝对是棚户区一枝花,洗衣做饭样样精通,我看跟你很合适。好像年岁是比你要大一点吧,以婶子过来人的经验说啊,这找老婆啊,要选年纪大的,姐姐会疼人……。”
“瑞小子,我二舅家的女儿和你同岁,相貌更是没得说……,不要彩礼……很能生养,只要你同意做小的也可以……。”
张瑞身上直冒虚汗,没想到才仅仅过去一天时间,就被张家村的七大姑八大婶抢着介绍对象,一个个热情似火,说的更是一个比一个离谱,吓得他差点抱头鼠窜。
“婶,我暂时还没成家的打算……。”
“婶,现在以学武为重……。”
好一番纠缠拉扯,张瑞才冲出婶子们的重重包围,就这么短短一条路,他觉得走得比上午的练桩还累。
属实是汗流浃背了!
按理说以他快满十六岁的年龄正是成家的好年纪,再大些反而没现在那么好找了,这个世界十二三岁就成亲的大有人在,男女都一样。
可在今天之前从没听到过有人要给他说媒介绍对象,更别说现在这种争着抢着任他挑选的情况了。
最重要的原因无外乎就是他现在进去武馆学武了,以后会有更好的出路。
哪怕将来就是选择继续采药,有武艺傍身那也能赚的更多,更何况还有一个武馆外门弟子的名头。
虽然武馆的外门弟子历来只是个普通学员,这个身份并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外人并不是很清楚,多少也算是一个背景,能借一点点虎威的余韵。
要是将来张瑞万一能够进入气血境落户广明城,那绝对算得上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再怎么样多少都能跟着受益……。
所以他顿时就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而现在这个时候正是一个押宝的好时机,真要等张瑞在武馆学到了真本事,村人反而不敢给他介绍对象了。
到那时大家都知道棚户区的人家已经配不上他了!
谁说村人愚昧,要想好好活下去,每个人都有自已的生存哲学。
倒也不能说他们有多么现实,毕竟谁不想将自已家的女儿许配个好人家。
这种事情哪怕是在安宁稳定的前世亦屡见不鲜,属于人之常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