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两人从兵工厂出来,蓝玉正带着一帮武将在朱雄英的院子里喝茶聊天,李景隆正带着其他文官在他的院子里吟诗作对。
有些官员想去参观玻璃大棚,也被看守大棚的锦衣卫拦在了外面。
一大帮太监早就在允熥的院子里摆好了烤肉架,正等着朱元璋来烤狼肉。
朱元璋看到玻璃大棚,又兴致勃勃地进去参观。
他小时候也种了很多年地,当了皇帝之后,还在皇宫里开辟了一块菜园,以前经常和马皇后种菜。
看到这么多自已从来没有见过的农作物,长势这么好,好奇地一个个咨询了解,朱雄英一个个介绍。
看到朱雄英竟然讲得头头是道,比他这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似乎懂得还多,更加惊讶。
“雄英,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啊?”
朱雄英笑着说:
“皇爷爷,在六百年的后世,有一种叫互联网的,人人都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脑上网,查询各种资料、信息和知识,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
“我在那个世界待了整整十年,一直梦想着回到大明,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假如我回到大明,我会做些什么?”
“所以,我每天就不停地学习各种知识,没想到我现在真的回来了,以前学的这些知识也都能用上。”
虽然朱元璋不知道互联网和电脑是什么,但大概也明白意思,终于搞清楚了,为什么雄英懂得这么多。
他羡慕地说:
“真想去到你说的那个世界去看看。”
这个问题,朱雄英没法回答,他都不知道,自已还能不能回到那个世界?
“皇爷爷,你现在不是正在享受那个世界的成果吗?”
“再过一个月,这里的蔬菜水果都成熟了,皇爷爷可以搬到这里住一段时间。”
朱元璋笑道:
“你比咱会享受啊,咱每天要批那么多折子,处理那么多公务,哪有这个闲心度假啊。”
朱雄英看皇爷爷都六十五岁了,头发胡子都白了,每天还要亲自批阅那么多奏折,处理那么多事情,也真是难为他了。
他之前无法想象这个工作有多累,这几个月经常待在皇爷爷身边,才知道皇帝这个活儿真不是人干的。
以后他要是当了皇帝,还这么辛苦,他宁愿不当这个皇帝。
“皇爷爷,你裁撤了宰相,把宰相的活儿一个人干了,不辛苦才怪呢。”
朱元璋眉头一皱,问道:
“你不知道咱为什么要裁撤宰相吗?”
朱雄英笑道:
“我知道啊,宰相权力太大,威胁皇权嘛。”
周边的人吓了一跳,我滴个乖乖啊,这话是我能听的吗?赶紧躬身退到了远处,确保自已完全听不到他们的谈话。
朱元璋看看这个来自后世的孙子,也来了兴趣,拉着他坐下。
“雄英,后世对咱裁撤宰相这事儿怎么看?”
朱雄英看皇爷爷主动发问,其实,他之所以挑起这个话题,也是想趁机进言。
“皇爷爷,裁撤宰相本身没什么问题,皇权时代嘛,皇帝的权威自然不容挑战,不然国家就会产生巨大的动荡。”
朱元璋点点头,认真地看着他继续说。
“但是,皇帝也是人,精力也是有限的,不能像您这样没日没夜无休止地干活。”
“您也不能保证,您的后世子孙有您这个精力和能力。”
“而且,越往后,人口越多,领土越大,事情越复杂,就算是您,也没有精力处理那么多事情。”
这个问题,朱元璋不是没有想到过,这几年,他就明显觉得精力不济。
“可是,如果恢复宰相制度,就又回到之前的老路,皇权和相权相争,与国不利,甚至会出大乱子的。”
朱雄英笑了笑。
“宰相制度延续了几千年,必然有他的合理性。”
“裁撤了宰相制度,就需要有一套新的制度来代替宰相制度,而这种新的制度又要能避免宰相对皇权的威胁。”
朱元璋一下子就来了浓厚的兴趣,急忙问道:
“什么制度?”
“内阁。”
“内阁?那是什么?”
朱雄英笑道:
“在朝廷选拔一些人,组成您身边的秘书和顾问班子,可以帮您批阅奏章,给您提供建议。”
朱元璋虽然没太听明白秘书和顾问是什么意思,但一听要批阅奏章,一下子就急了。
“糊涂!奏章怎么能假手他人?”
朱雄英笑着说:
“皇爷爷,朝廷每天有海量的奏折,其实大多数奏折并没有什么大事儿。”
“这些奏折他们直接批阅,然后交给您过目,您只需要扫一眼,用红笔画个勾就可以了。”
“对于那些重要的事情,您可以召集他们商议,由他们提出建议,您最后决定,然后他们根据您的意见批示,您也只需要画个勾。”
“这样,您每天的工作就是大事做出决策,然后在他们批阅的奏章上画个勾。”
“当然,他们批阅的内容,您如果不满意,也可以把他们骂一顿,能力不行的,换一批,换到你满意为止。”
“您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大的战略方向;出去走走,体察民情;还可以偶尔来我这个麒麟山庄来散散心。”
朱元璋听完,陷入深深的思索,半晌才问:
“时间长了,他们会不会权力太大,跟六部朝臣勾结?”
朱雄英笑了,哎,这是皇帝的通病,总担心自已大权旁落。
“不要找那些六部众臣,在翰林院、各部郎中以下、或者府县官员中选人,品级不要太高,五品即可。”
“三年,五年,最多八年,再逐步换掉这些人,放他们到地方任职,或者担任六部侍郎、郎中。”
“他们只是您的秘书和顾问,只是帮您批奏章的,帮您提意见的,没有实际的权力。”
朱元璋完全明白了,连连点头。
有了这样一套内阁制度,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完善,不但解决了他精力不济的问题,也不会让大权旁落。
高,实在是高!
朱雄英没有告诉他,等到朱瞻基当皇帝后,明朝后面的皇帝连打勾画圈的事儿都不愿意干了。
这些事儿都委托给司礼监的太监,内阁阁臣权力也提高了,让司礼监和内阁相互制约,几十年不上朝,朝政照样正常运转。
但很明显,朱元璋不会同意,朱雄英也觉得这样做弊端太大,给皇帝找个纯粹的秘书班子,才是最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