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清——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以及太上老君等人逐渐登顶圣位,人族中的老子在玄都大地上收获了两位弟子,徐明和玄都。
在一片庄严而神圣的氛围中,老子带领着徐明和玄都离开了繁华的人族世界,穿越蜿蜒曲折的昆仑山道,终于返回了玉虚宫。
玉虚宫内,云雾缭绕,如临仙境。老子迈步上前,望着弟子们和气地说道:“来,这是你们的师叔,元始和通天。徐明、玄都,你们还不快快上前见礼。”
徐明和玄都恭敬地向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弟子徐明,弟子玄都,拜见元始师叔、通天师叔。”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含笑回应:“不必多礼,两位师侄快快请起。”
之后,老子带着徐明和玄都站在玉虚宫的门前,元始和通天相视一笑,彼此道贺。他们皆因各自立下教统而成就圣位,同时也对彼此的成就表示了深深的敬意。
“师兄啊,”通天教主道,“我俩既然已经站在了这至高的位置,我们下一步的使命就是传下我们的道统,接收弟子。”
“老三言之有理。”元始天尊也开口,“就如我们曾经教导过人族一般,我们也该收下自已的弟子了。”
这时,太上老君停顿片刻后接着说:“那我们便开始行动吧!两位师弟若是不嫌弃,可同我一起到玉虚宫外传道。”
于是元始天尊首先行动起来。他将自已的法力运转到极致,向整个洪荒传出了声音:“吾乃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今日欲广收门徒,以此传承吾之教法。”
洪荒中的生灵们听到此言后激动不已。而此刻通天教主也发出声音:“吾乃三清之通天教主,立下截教,广收门徒。此乃天地间的大道。”
听到这声音后,洪荒中的修士们纷纷踏上了前往昆仑山的道路。他们希望自已能够成为圣人的弟子,传承圣人的教法。来到昆仑山下的修士们静心等待三位圣人的到来。而那原本就是鸿钧道祖的道场昆仑山也因三位圣人的到来而更加显得庄严神圣。
三位圣人带着慈祥的微笑来到他们等待已久的门徒面前。每一个拜师的仪式都是那么庄重、神圣。就这样在昆仑山下他们收下了来自洪荒的弟子们传承着自已的教法成为了无数修士的指路明灯……在鸿钧道长成就圣人之位后,他精心挑选了昆仑山作为三清的道场。这里,仙气弥漫,自然风光旖旎,让人心旷神怡。随着名声逐渐传播开来,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弟子们开始汇聚而来,仅仅一夜之间,数千的信众和门徒就挤满了山脚。
次日,昆仑山脚下热闹非凡。从人族到妖族,再到龙族,各式各样的生灵纷纷聚集,渴望能够获得一点仙道指引。而山上的三清,虽然深知人潮汹涌,却也忍不住为这热闹的场面感到惊讶。
经过了漫长的一天一夜的等待,突然间山腰云雾蒸腾之中显露出一线金光。那金光渐染,显现出三清的尊容。那宏大的场面令在场所有生灵震撼不已,都立刻匍匐在地,虔诚地叩拜:“参见三清圣人,圣人圣寿无疆。”
老子手一挥,便托起众人。随后,元始天尊庄严地说:“我将在今设下一幻阵。只有通过此阵的考验者,才能成为我阐教门下弟子。”此言一出,众修士心中燃起希望之火。
元始天尊见到众生这般急切之态,微笑着不发一言。只见他轻抬手间,一个无形的阵法凭空出现,随即隐入虚空之中。他继续说道:“诸位若想拜入我阐教门下,皆可入此阵中一试。”
话音刚落,立刻有众多修士激动不已地迈步入阵中。他们都明白这大阵乃是一种考验和挑战。但一旦成功突破幻阵并成功被元始天尊选中,便可获得珍贵的修行机会。
与元始天尊的阐教不同,通天教主的截教则更加开放包容。通天教主对前来求道的生灵说:“你们远道而来皆因心中向往道法之学。若你们愿意入我截教修行者,吾会一概接纳;若你选择其他道法或者并不愿拜师学道者,亦可以随时离去。”这种包容的态度使不少人动容和感到温馨。
这就是三清仙宗中的两位掌门各自的门风和教学态度,虽有异趣之处但各具千秋。虽然众修士都在接受考验和选择中忙碌着,但都心怀对仙道的向往和敬畏之情。在他们的心中都坚信着,无论最终选择哪一派系都会找到自已的修行之路和真正属于自已的人生追求。 各位弟子,尔等可各自离去,寻求各自的机缘。通天教主所设的教义,无论贫贱贵贱,皆可前来学习,因此吸引了众多热切拜师的弟子。他们满怀希望,都想在通天教主的庇护下学有所成。
在一旁静观其变的老子,目睹了两位兄弟各自不同的收徒场景。自已的人教,却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这与通天的教派有所不同。他回想起自已收下徐明和玄都的情景,徐明因他的元婴法而备受瞩目,而玄都则展现出了超凡的智慧和坚定的意志,这让他深感此子非同一般,竟能在首阳山与之相遇,于是便收他为徒。
“两位贤弟,我打算带着徐明和玄都一同游历洪荒世界,昆仑山的事务就交给你们两位了。” 老子如是说着,眼中透露出对未来无尽的期许。说完这话后,他深情地望了一眼山下熙熙攘攘的拜师人群,随后带着两位徒弟踏上了离开昆仑山的旅程。
昆仑山下,热闹非凡。有的弟子被大阵所吸引,有的则直接拜入了通天教主的门下。整个场面热闹非凡,犹如一幅壮观的画卷。
随着老子的离去,老子、徐明以及玄都三人踏上了前往首阳山的旅程。他们回望着遇到徐明和玄都的那一幕幕,决定先去一探首阳山的真容。昆仑山虽仍有众多弟子热切地拜师求学,但他们认为此时还是稍作休息,待山上的喧嚣过去后再回来也不迟。
随着时间的推移,洪荒中的修士们也纷纷来到昆仑山。此时昆仑山已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由于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所收的弟子各具特色,整个昆仑山下的气氛也变得格外活跃。有的弟子入了阐教,有的入了截教,整个场面虽然混乱,但也有一种独特的秩序在其中。
百年时间匆匆而过,元始天尊所设的大阵已有十三位修士成功闯出。这十三位修士都是智勇双全之辈,他们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超群的智慧成功闯过了大阵,来到了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的座前。他们分别是燃灯等众多杰出的修士,每一个都是洪荒中的翘楚。
这一切的繁华与秩序,共同构成了昆仑山这一独特的场景。无论是拜师求学,还是游历洪荒,每一位修士都在追寻着自已的道,探寻着这个世界的奥秘。 当元始天尊的慧眼扫过那十三位闯过大阵的弟子时,他的内心充满了欣慰与喜悦。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燃灯道人身上时,他的神情却微微一滞,仿佛被某种久远的记忆所触动。
燃灯道人,乃是由天地初开时的那一抹混沌气息凝聚而成的先天灵棺所化。他的本体犹如一座庄严肃穆的灵柩,灵柩之端却永远燃烧着一盏璀璨的灵灯。那盏灯如同天边的星光,即使是在漫漫长夜中也永不熄灭,因而得名“燃灯”。他的修为之高,已至大罗金仙后期,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竟是当年与元始天尊一同在紫霄宫听道的红尘三千客之一。
那时的他,只是初出茅庐的大罗金仙,而今却已修炼至如此境界。元始天尊不禁有些为难,不知是否该收下这位昔日同窗。他随即掐指一算,天机显现,燃灯道人与他竟有一段深厚的师徒缘分。
虽然元始天尊现已得道成圣,与燃灯道人共事紫霄宫的时光中他们更是相互学习、共勉,但道家规矩仍需遵守。面对燃灯道人的请求,元始天尊的脸上露出为难之色。他对着燃灯道人道:“燃灯道友,我们在紫霄宫听道时共沐智慧之光,今你愿拜我为师,实令我心生感激。然你已是金仙之尊,不需再学我玉清之法。”
然而燃灯道人却深深一拜,谦逊地回答:“圣人在上,贫道虽为金仙,但心中对道的追求永无止境。恳请圣人收我为记名弟子,助我阐教一臂之力。”他的声音充满坚定与诚恳。
一旁的广成子、太乙等人听到此言,心中无不震惊。他们没想到这位看似平常的燃灯道人竟有如此深厚的背景和追求。
元始天尊见此情形,也只好收起心中的顾虑,应允了燃灯道人的请求。他欣然说道:“既然道友决心已定,我便收你为记名弟子。你我虽非正式师徒名分,却可算半师之名。你可为阐教副教主,助我管理门下弟子。”从此之后,燃灯道人成为了元始天尊的得力助手和良师益友。 好的,我尝试用更加生动和具有创意的写法来改写这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