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复赛选手们仍旧集合在白杨楼大酒店,等待获奖结果。
与昨天比赛时不同的是,今天有一批记者早已架好了长枪短炮,找好角度,准备摄影和采访。
看到这个架势,每个参赛选手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和兴奋。
随着《新叶》主编赵大地和几位评委进场,沈瑜也不免紧张起来。
这毕竟是他第一次参加全国范围的大赛,心中难免有点小激动。
赵大地微笑着发表讲话:“各位同学,欢迎来到新思路作文大赛的复赛颁奖典礼。
你们每个人,凭借自已的才华与努力,站在了今天这个舞台上。
作为评委,我们不仅看到了你们的文字,也感受到了你们对生活的独特观察与深刻思考。
在这个时代,写作不仅是表达的工具,更是你们心灵的窗口。
无论今天你们是否获奖,我希望你们记住,写作是一条长远的路,今天的成绩只是开始。
未来的文学世界属于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你们。”
台下纷纷鼓起掌来。“下面,我来宣布二等奖获奖名单。”
赵大地念出一串名字,张墨书也在其中。
“哟,可以啊。”沈瑜赞道。
张墨书抿嘴一笑,俏皮地给自已鼓了鼓掌,就欣喜地上台领奖去了。
沈瑜感觉她今天的脸色有些苍白,也不知是不是错觉。
颁奖仪式其实很简单,伴随着音乐,评委们把奖状依次发到获奖者手中,然后集体合了个影,就算完事了。
饶是如此,当各选手从各位知名作家大腕手里接过奖状时,心情一定是澎湃激动的,这种薪火相传的感觉比仪式感可有分量得多。
二等奖颁发完毕,就是最后的一等奖了,礼堂里的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
这感觉就跟年会抽奖一样,如果早早地中了其他奖,心里起码有个底,还能安慰自已虽然不是一等奖,但也不错了。
但如果只剩一等奖,那么自已就只有两个结果:要么中一等奖,要么空手而归。
这种“所有,或一无所有”的上下限差距太大,宛如赌博,给人的感觉实在是有些刺激。
张墨书回到沈瑜身边,双手合十喃喃道:“沈瑜沈瑜沈瑜……”
沈瑜看着她不禁暗暗好笑,但心里也难免有了压力,心脏也怦怦地跳起来。
他吸足一口气,屏住呼吸,听着赵大地开始念出一个又一个名字。
“周关新……陈养利……徐然……”五六个名字过去了。
礼堂里愈发寂静。
“蒋山……陆祝……陶健……”十几个名字过去了。
应该只剩下最后几个名额了。
“郝风菲……郭晓五……”赵大地缓缓念出最后一个名字,从名单上抬起头来。“……沈瑜。”
“噢厚!”沈瑜摆拳低声欢呼。
“呀!我的祈祷生效了!”张墨书高兴地叫道。
“那我可得谢谢你,我从小到大年会就从来没中过奖,哈哈哈。”沈瑜拍了拍她的肩膀,美滋滋地哼着小曲走了上去。
在欢快的进行曲中,一等奖选手们上台站成两排。
沈瑜看着郭晓五牛批哄哄地站到了前排C位,脑中突然产生了恶搞他一下的念头,于是抢着站到他后面的位置。
评委们颁发完奖状,摄影师走到前面:“来大家靠拢一点,往我这看。一……二……三。”
“茄子!”沈瑜大喊道,同时做着斗鸡眼伸着舌头,在郭晓五头上比了个兔子耳朵。
台上的获奖选手心想,这是哪来的显眼包啊?
不禁纷纷侧目。
“哈哈哈……”台下的选手还以为他跟郭晓五关系很好,都被他逗笑了,只有郭晓五不知道怎么回事。
“好!”摄影师咔嚓按下快门抓拍下这一幕,于是新思路史上最不严肃最不正经的一张一等奖合影诞生了:
两边的选手都在看向中间的两个人,而这两个人站在前面那个理论上应该是C位,但站在后面的那个,又是扮鬼脸,又是给前面那个人的头上安了个兔子耳朵,成了画面中最抢镜的那个。
当文学少年们一个个都在故作深沉老练,想被当作男人看待的时候,却有个男人至死仍是少年。
赵大地宣布:“本届大赛颁奖典礼结束,咱们获奖选手再留一下,其余同学可以回去休息了,感谢你们对新思路的付出和支持。”
人群陆续散去,沈瑜他们这些获奖者坐到前排听他讲话。
赵大地说:“新思路要培养的,不是一个单单会写作文,小说,散文的人,而是能够传承夏国民族文化底蕴与内涵的作家。
你们是从几万人中挑选出来的,希望你们以后不要忘记自已的文学梦,在夏国未来的文坛上,我希望看到你们的身影。”
他这番话情真意切,又夹杂着些许无奈。
新思路大赛在越来越火爆的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为了科举保送、加分而参赛,原本是为了不拘一格选拔文学人才的比赛,随着这些人的加入,目的也渐渐变得功利起来。
这些参赛的人,有多少是真正热爱文学的?
如果没有保送加分,他们还会参赛吗?
如果是上辈子的沈瑜,听到这番话肯定会感动得热泪盈眶。
但是这辈子的沈瑜,听完只感觉这是老一辈文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传统文学也好,网络文学也罢,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写作的门槛也越来越低,文学的整体水平是在被普罗大众逐渐拉低的,这是时代的趋势,任何人都没有办法阻挡。
20年后的人,就更是习惯了短平快,爽点不断,情绪拉扯。
即使一篇网文毫无文学价值,只要能做到这几点,就有的是人看。
而就算写出一部《黑楼梦》,《东游记》,又有几个人有耐心看完?
所谓的文学梦,终究不过是黄粱一梦。
文学从这个时候开始,其实就已经死了,更不用说什么文化底蕴和内涵。
赵大地讲话完毕,十一位太学府的招生老师便进入礼堂,开始跟一等奖选手商谈招生事宜。
这些太学府都是夏国超一流的学府,其中不乏帝都的帝太、菁华,魔都的单旦、共济,津都的北开等。
沈瑜心里盘算着,如果能被这些名校提前录取,拿到保送名额,那岂不是可以不用科举了?
正想着,有一位老师走了过来:“沈瑜同学你好,我是帝太的招生办老师,我姓李。”
帝太!卧槽!
沈瑜大喜:“李老师好。我是下北州江城府第八高塾二年三班的沈瑜。”
李老师笑着问:“沈瑜同学对我们帝太有没有兴趣?”
“那可太有了!”沈瑜激动道:“那么,帝太对我也有兴趣?”
“当然了。我们看过你的文章之后,觉得你的思想很有深度,文笔也很不错,我们帝太夏文系的老师看过之后赞不绝口。那么,沈瑜同学先来了解一下我们帝都太学府吧。”
李老师说着递给沈瑜一份招生简章。
“哇噢~!”旁边几位一等奖选手发出了赞叹,羡慕地看向沈瑜。
帝太夏文系,是全国最著名最专业的夏文系。
在全国的一流太学府中,帝太出过最多的文学大师、著名作家。能进入帝太夏文系深造,是无数文学爱好者心中的梦想。
而此刻,这个千万人梦寐以求的机会,降临到了沈瑜头上,仅仅是靠一篇文章,他就迈进了这个辉煌无比的文学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