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迹之地
遗迹之地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遗迹之地 > 第三十四章 怨灵

第三十四章 怨灵

加入书架
书名:
遗迹之地
作者:
旺木之君
本章字数:
3456
更新时间:
2024-11-19

两组人脱离了怨灵的怨念所控之地后,秦汉小队自行离去回国,姜皓和明月回武术代表团所在的宾馆。

路上明月问姜皓为什么不收了怨灵?还有最后给怨灵淋的液体是什么?姜皓告诉明月:怨灵的存在只会给日本政府和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而它对于华国来说则构不成威胁,最后给怨灵淋的液体,是他历次收俘的邪祟,被宝塔所消化的精髓,这东西对于怨灵来说是恢复和增加怨力的补药。怨灵的诅咒和怨念越大,它对日本的伤害就越大,所以我把由我给他带来的伤害又给补了回去。听了姜皓的解释,明月说道:"还好咱俩是友非敌,否则做你的对手真是太难了。”

回到宾馆,姜皓就向驻地的代表团团长申请全员回国,团长联系了大使馆,很快二十名武修队员乘坐华国的班机就回到了国内。武修队员各自回自已的家族,姜皓和明月仍旧回辽东的孙家等秦汉他们的消息。

这期间姜皓和明月在屋子里把在日本皇宫偷来的东西,都拿出来摆在桌子上,看看都有些什么宝贝。没想到这一看之下两人都不禁相视而笑,为什么呢?只见桌子上的物品是千奇百怪,但是却没有一件是黄白之物,俩人这是不约而同地选择,只拿自已不认识的、怪异的、有年代的东西,而像一些书法、字画、黄金之类的东西是一件没拿。在这一堆物品中,姜皓一眼就相中了一个“五足鼎”,此鼎不同于一般的青铜鼎,首先在材质上,它并不是以铜为主要的金属,应该掺有其它不知名的金属,但具体的成份姜皓也看不出来,只是在外观上不是氧化后的青绿色,而是比较小见的金黄色。其次是鼎上无耳,鼎耳的作用:是用丝杠穿过鼎耳之后将鼎抬起,然后将鼎内的东西倾倒出来,此鼎无耳就意味着不需要抬起。最后是鼎上的铭文,前两处的不同可以从直观上做出区分,而最后的铭文是最难辨别的。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 鼎被赋予神圣的色彩,起源于禹铸九鼎的传说。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

而眼前这个“鼎:圆肚直径约一尺五寸,有五足,无耳,肚上有四口,上覆一盖,盖上有孔,图文是花、草、叶、藤,无动物,水、火两文修饰四周,上刻小篆文字。共有铭文十八个,四面横向书写分别是:“始生阴阳,化运五行,自天降之,成于方寸。”竖写二字:“君房"。这是秦以后出产的鼎,且是一个炼药鼎,君房是徐福的字。徐福:字君房,齐地琅琊郡(今江苏省连云满港市赣榆区金山镇徐福村人)秦代著名的方士,鬼谷子的关门弟子,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据《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公元前219年徐福受秦始皇之令,率童男童女三千人东渡瀛洲,为皇帝寻找长生不老药,一去不返。根据以上的信息这是徐福的:“君房炼丹鼎”。

姜皓确认了此鼎的信息后,非常高兴,现在他有药草、药鼎、蕴神丹丹方再用普通的柴火,应该能试着炼蕴神丹了吧!另外在几个玉盒中,他还发现了三株聚气丹的辅药,欣喜之下也是着重地收了起来。这两样东西就足以令姜皓心满意足了,没想到还有更大的意外之喜在等着他,只见明月手拿着一张皮纸反复地看,没看出什么明堂后,扔给姜皓说:“你看看这上面记述的是什么?”姜皓接起细看之下,一句“卧槽”就脱口而出,这是他手里聚气丹的上半部,他立即掏出两张下半部的聚气丹丹方,两相对照之下,皮纸和字体完全相同,这就凑成了一部完整的聚气丹丹方。姜皓真想给明月一个拥抱,你真是太给力了,哥想要啥,你就给哥,这让哥很容易冲动的,好吧!

明月看姜皓那手舞足蹈的样子,就知道这张皮纸对姜皓十分重要,既然对你有用就归你了,等你有了好处的时候别忘记还我一份,姜皓忙不迭的点头称是。明月在这堆物品中也是有所收获的,只看她那双眼睛里发出的晶亮,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她的眼角已经掩盖不住的露出了贪念之光,而嘴角也已经挂上了晶晶水珠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