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度的余孽隐藏的很深,估计离开长安之后,连魏王李泰本人都已经没有他们的踪迹了。
不得不说,李泰还是太嫩了,而且很不谨慎。
这些参与了他坑害太子最要紧的的人证,或者说把柄,即便是不杀人灭口,最起码也要严加看管起来。
结果他倒好,直接放任不管,而且浑不在意,没有丝毫提防的意思,行动上就更加落后了。
可能到现在为止,李泰仍然不知道这些曾经帮助他的人是什么来历,更不知道是王君度余孽。
用人不疑,魏王殿下的胆子真的不小啊!
甚至不知道这些人最终的目的是要将他拖下水,阚棱真的很好奇,当李泰知道真相的时候会是怎样的表情?
就凭这一点,他就不是个合格的储君继承人,就没资格登上皇帝之位。
物理类聚,人以群分,这话说的一点不错。
现在估计很多人都想找到王君度余孽,自从东宫谋反事情发生之后,太极宫里就有一股力量一直在暗中调查,目的就是查清华阴袭杀和晋王府行刺案真相。
因为废太子李承乾自始至终没有承认这事他的手段,更何况李佑临死之前也已经承认,没有证据证明是东宫所为,华阴袭杀是他想当然地污蔑旧东宫。
李世民表面上没有过问,但心底里估计对真相十分关心,太极宫肯定有秘密力量,正在全力调查此事。
或许李世民不愿意立魏王李泰为太子,就是心存怀疑吧,然后他在等待着最终的调查结果。
不过很遗憾,太极宫的人似乎并没有第一时间找到这群人,反倒是王萧月仙先得手了。
这倒也不奇怪,萧月仙也是隋末枭雄后裔,这么多年来也一直在捣鼓着怎么样颠覆大唐,行的也都是阴毒招数。
其实和王君度等人的行径,甚至私下里的一下信息与渠道都有是重合的,至少很熟悉。
别人发觉不了,找不到的时候,萧月仙却已经将他们掌控在手中,然后第一时间来找阚棱。
这群人对她而言没什么太大的用处,但对阚棱而言却又大用场,因此成为他们理所当然冰释前嫌的理由,然后顺理成章地在一起。
一切都很顺利,按照萧月仙的想法,是打算王君度余孽与吴王李恪有了牵连之后再动手。
这样的话便可以将吴王和魏王两个皇子一下子陷入漩涡,从而使他们从储君之争中出局。
但是阚棱却拒绝了这个提议,虽然没有问过谢逸,但是从长安离开的时候,谢逸其实已经有过相关的暗示。
“涉及吴王,请舅兄谨慎!”
这是谢逸当时的原话,能这么说自然是有道理的,谢家欠吴王府的那几个人情是一方面。
其实谢逸也有自保之意,其实自己现在帮李治做的事情也是谋储,但是做的比较谨慎,且行动更为隐秘。
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即便是现在不明显,但将来通过蛛丝马迹和事情后果,李世民也会推断出,察觉出什么来。
一个外臣,为了某些利益却让皇帝的几个儿子自相残杀,影响太子之位的定夺,这显然是犯忌讳的事情。
没有那个皇帝喜欢这样的臣子,甚至会非常仇恨,那样会是什么下场?
但这件事不能不做,也不是不能做,但必须要有度。
如果只是将魏王李泰谋害废太子李承乾的一些证据拿出来,废掉了李泰,那是有理有据,那是正视听,甚至可以说是为君分忧,为国为民的公义之举。
这是站得住脚的理由,也是大义凛然的理由,即便是其中夹在了些许私心,皇帝即便是明知道,也不能把你怎么样,也不会怎样。
但是如果把吴王李恪也牵连进去,那就显得太过刻意,太过功利,一旦李世民察觉之后会怎么想呢?
尤其是当你知道王君度余孽要干什么,却不及时阻止,放任其行为。那么就会被视作同谋,是谋害其皇子,是其心可诛的行为。
不见得所有皇子都倒台了,李治才能登上皇位。如果非要用这种方式进入东宫,显得太过残酷,皇帝也会十分惊醒,将来李治当皇帝之后说不定会翻过来怀疑自己。
谢逸是个聪明人,他懂得适可而止,懂得揣度帝王所能容忍的底线。
所以无论是为了李治,还是为了自己,李恪这边都不能轻易乱动,自己的行为必须十分谨慎。
当然了,如果是李泰那边的行为,或者旁的什么特殊情况,那就怪不得自己了。这种事情本来就有天命和气数的成分,怪不得旁人。
再者,谢逸也有一些个人情愫在里面,其实无论是原来的历史,还是今世的接触,他对吴王李恪本人还是颇为欣赏的。
对一个欣赏的人动手,且是见不得光的伎俩,谢逸有些不屑。
这些话他没有和阚棱说的太明白点,但有这个暗示已经足够了,阚棱是聪明人,他懂办事的分寸。
事实也是如此,他拒绝了萧月仙的提议,完全是按照谢逸的交代执行。
没有牵连到吴王李恪,虽然不知道王君度的余孽打算怎么办吴王殿下拖下水,但是及时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他们控制。
不管有怎样的招数都来不及出手,这样一来,目的就达到了。
……
在吴王李恪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他躲过了一场危机。
可能他永远不会知道,有人帮了自己,更不会知道这是谢逸还他的人情,但是阚棱还是这么做了。
至于将来怎么样还不得而知,阚棱和谢逸的态度一样,把人情都还了,将来做事情就不必那么多顾忌。
人情这种事,更多的是问心无愧。
至于这些王君度余孽,无关紧要自然不用留,对付这种人没有仁慈可言。萧月仙等人的手段很多,他们知道怎么样让一群人死去却不被人发现。
至于那些主要的案犯,则被他们秘密押送回长安去。
虽然目前这些人嘴巴很硬,什么也不交代,但总是会有办法的,审讯是一份技术,阚棱很有经验,谢逸也正好有些手段。
他们很有信心从这些人口中拿到口供,让人欣喜的是这些人准备了不少魏王李泰的证据,似乎是打算随时来揭发,让李泰臭名昭著的。
阚棱看到之后,不得不感慨,李泰真是个蠢货,这样要紧的东西竟然被外人带走而不自知,到时候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可悲啊!
阚棱乐呵呵地这些东西全部打包,带着返回长安去,至于怎么让李泰死,什么时候死,这些都得谢逸来安排。
然而当阚棱还没有返回长安,那些黑材料尚未抖出来的时候,魏王李泰已经率先开始自己作死!
是的,作死!
当魏王府里一群臭皮匠弄清楚所谓陛下拒绝魏王的理由,并给出对策后,李泰便一直打算寻找机会在李世民面前表现。
对于这个结论,他没有过多去想,认为是合乎情理,正好可以打消父皇的疑虑。当此之时,杜楚客没在长安,他也没有去书信询问杜楚客的意思,可能是迫不及待,觉得时间上来不及的缘故吧!
为了尽早有机会提出来,李泰先安排自己麾下的些许几个官员上疏,请皇帝陛下为了江山万年计,早日立太子。
这样的奏疏到了政事堂,宰相们自然是无法决断的,肯帝要送去承庆殿请皇帝陛下御览。至于接下来是驳回,还是讨论,抑或是执行那就遥恭请圣裁了。
李泰对这套流程自然是格外熟悉,而且算准了奏疏到承庆殿的时间,特意选了这样一个时间进宫。
最近一段时间,魏王李泰入宫根本不受限制,很是随意。
到承庆殿的时候,李泰意外地发现晋阳公主李明达也在,以至于他不能和父皇独处,因此不免有些许失望。
但是很多他又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机会,如今需要展示的不正是手足情深嘛,这可不正是个好机会嘛!
见过礼后,李泰笑道:“兕子妹妹也在啊!”
“四哥,我过来帮父皇整理案牍。”李明达除了对李治格外亲近外,与其他的兄长主要是敬畏之情。
“兕子真是孝顺,四哥朕羡慕你,每天可以陪在父皇身边尽孝。”李泰笑了笑,不失时机地做出一丁点暗示。
一般来说,能够陪伴在皇帝身边尽孝的主要是东宫太子,这句话的意味十分明显。
他觉得父皇肯定听的明白,但李世民却没当回事,笑道:“兕子不小了,再过两年就要出降,到时候朕就成孤家寡人了……”
“父皇说哪里话,兕子妹妹出嫁之后,儿臣天天进宫来陪伴您!”李泰的暗示越发直接了,反正现在是闲话家常,这样说并不过分。
“你们愿意多陪陪朕,挺好,唉!朕是老了啊!”李世民感慨一句。
“父皇春秋正盛,年富力强,一点不老。”李泰赶忙拍个马匹。
李世民摇头道:“怎么不老,你们兄弟姐妹二十多个,如今大都已经成婚了。衡山的婚事已经定下来,如今就剩下最小的兕子了……朕这么好的女儿,到时候还不知便宜哪家小子。”
李泰道:“兕子还小,还有几年,父皇仔细挑选,好给兕子许个好人家。”
“那是自然!”李世民笑道:“可是谁家小子能配得上朕的兕子呢?”
“父皇,四哥,你们……”李明达的小脸有些红了,父亲和兄长当着自己的面讨论许配何人,她难免有些羞涩,有些不好意思。
见此情景,李泰才笑道:“险些忘了,我们兕子是大姑娘了……”
“不和你们说了,儿臣告退!”李明达撒个娇,转身告退。
李泰笑道:“兕子啊,有空去四哥府上玩玩,最近从南海得了几颗明珠,送给你做嫁妆。对了,欣儿也挺想你的,嚷了好几次要找姑姑玩。”
“好!”李明达淡淡应了一声,没有多少热情,主要是小姑娘这会子心里有别的想法。
她正在想先前那句话谁能配得上?配上的娶公主的自然要出身高贵,长安的权贵之子不少,都是高门大户的贵公子。
但是小公主更为在乎的是自己能不能看伤,要是自己看不上,哪里谈得上般配呢?
可是现如今见过的世家子弟,似乎没有一个……已经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李明达自然也开始设想过未来夫婿的样子。
衡山姐姐有了魏叔玉,好闺蜜谢小蛮有了狄仁杰,自己未来的夫婿嘛……最好是像逍遥哥哥那样的……
……
承庆殿的李世民和李泰父子不知道小公主的小女儿心思,父子相对而坐闲聊几句。
李世民现如今很喜欢这种氛围,哪怕是皇室也该有点家的气息。
看到一份奏疏的时候,李世民像是拉家常一样,李世民悠悠道:“御史郑克山上疏请立太子,青雀你怎么看?”
李泰心中顿时一喜,这个郑克山自然是他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父皇的注意,现在看来似乎成功了。
立太子这样重大的事情,父皇却询问自己一个皇子,这意味着什么呢?李泰顿时有种心花怒放的感觉。
沉吟片刻,李泰沉声道:“父皇,如果儿臣有幸蒙父皇青睐,必定竭尽全力,为大唐富强竭尽全力。”
“啊……”李世民眉头一动,淡淡应了一声,然后就没有下文了。四子这样恳求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并不觉得意外。
李泰见状,又和以往的情形相似,这怎么能行呢?所以现在是时候拿出中级大招了。
“父皇,儿臣有几句肺腑之言想和父皇说说!”
“哦,什么话?”
“父皇,臣知道皇长兄的事情让您伤心,但儿臣绝对不会的。”李泰一咬牙,沉声道:“如果蒙父皇看中,得为东宫储君,儿臣愿意杀掉李欣和李徽两个儿子,然后致力于大唐富强,威震四海。等到儿臣百年之后,将皇位传给一位父皇您指定的兄弟,”
很静,很静!
李泰说完这句话后,李世民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儿子,承庆殿里一时间寂静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