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夫人摇着小扇笑道:“平日里就南阳王妃最有新意了,不知今日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有趣的东西?”
南阳王妃听到这番恭维的话十分受用,“今日我们采用曲水流觞的形式,这里呢有一个纯金酒壶。”
说罢,她拿起一个十分精致的酒壶,“这个酒壶停在谁的跟前,谁就做一首诗,或者表演才艺即可。若都不行则自罚一杯。”
众人闻言都赞赏的点点头。
见众人没有异议,南阳王妃便命人将装满佳肴的菜碟一次放入水中,将那纯金的酒壶夹在中间。
那酒壶顺流而下,先是来到了一位小姐跟前,那小姐起身做了一首诗词,虽然不似那般惊艳,却也说得过去。
接着那酒壶又来到了史云羽的跟前,史云羽面含笑意的站起身来,眼神有意无意的看了看屏风后头,为这一刻她已经等很久了。
一首诗毕,众人皆是一片赞赏之色,这让史云羽十分得意,还不忘讥讽的瞧了史云瑶一眼。
史云瑶却轻嗤一声,“还真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呢!”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头戏,重头戏还在后面呢!
史云羽做完诗后,那酒杯顺流而下又来到了史云瑶跟前,众人目光略有些复杂的看着史云瑶。
以前的史云瑶极少参加这些活动,外面传言说这个史云瑶是个蠢货,大小不爱看书写字,这些风韵雅事自然是不会的。
所以很多人都等着看史云瑶的笑话,而史云瑶本人却毫不在意,伸手端起那酒壶替自己斟了一杯酒。
“小女子自愿认罚。”
说话间皆是落落大方之感,丝毫没有小女儿家的窘迫和难堪,这让那些想要看她笑话的人不由得都有些失落。
除了史云羽,她就知道史云瑶不过是个蠢蛋,又怎么能和自己一较高下?这也让她的气焰更加嚣张了。
宣太妃有些不解的看着史云瑶,“瑶儿怎么不做诗?”
别人不知难不成她还不知?虽然这几年少有焦急,但史云瑶也算是自己看着长大的,从小可聪明着呢,三岁识字读书,五岁便会吟诵诗词歌赋,等到七岁时便能自己写诗作画。
只不过她娘亲是个内敛的人,从不张扬,但以她的聪明才智,做一首诗是绰绰有余的。
史云瑶却毫不在乎朝宣太妃笑了笑,“太妃刚刚也说过了南阳王妃举办宴会的真正目的。再说了,我与王爷已然有了亲事,像这种场合自然是要留给那些还未嫁娶的小姐们。”
宣太妃闻言点点头,笑看着史云瑶心里那是越看越满意,“不过她们可都等着看你笑话呢。”
“道不同不相为谋,随她们去吧。”史云瑶转头笑道,反正她可不会在乎这些人的看法,更何况今天的主角可不是她。
此事众人都在兴致上,玩儿的正开心,这边一个小丫鬟来到史云羽身旁在她耳边低声呢喃了几句,随后史云羽便起身离开了宴席。
史云瑶见状,知道她们要行动了,不由得勾起唇角冷笑,赵寒苑这份大礼你可要接住了。
“太妃,瑶儿略感不适,想去休息一下。”
宣太妃闻言担忧道:“怎么了?是不是刚才的酒喝得太急了?那赶紧去休息一会儿,若还不适我替你找大夫瞧瞧。”
史云瑶摇摇头,称自己能行,随后便也离席了。
来到偏厅,因为大家都在前院,后院基本上没几个人,史云瑶看看了四周这才道:“怎么样了?”
云晴压低了声音,“摄政王往后院更衣去了,小姐我们现在要怎么做?”
“不急,再等等。”史云瑶沉声到,反正史云羽这般想要嫁给赵寒苑,自己也算是如了她的意了。
没一会儿,史云瑶便回到了宴席上,宣太妃忙问道:“身子怎么样了?可好些?”
“多谢太妃关怀,休息了一会儿觉得好多了。”史云瑶轻声回答到。眼见大事已成,心情自然是好多了,接下来就等着看好戏吧。
见众人都玩儿得差不多了,南阳王妃站起身开口道:“这百花院中有一朵奇花,五年开一次花,今年刚好是第五年。而且这话眼色红如鲜血,开花无叶,十分好看,大家可有兴致前去一观?”
能有这么好的机会,众人肯定是不会放过的,都连忙道:“这么难得一见的机会,亏得王妃大度,就让我们开开眼界吧。”
南阳王妃自然是乐意的,带着众人就往百花院最深处走去。
就在这时,前方探路的丫鬟却发出了一声惊叫声,南阳王妃顿时有些不悦,呵斥道:“大惊小怪什么?”
接着拨开前面的花簇,顿时也傻眼了,只见两具白花花的身子缠绕在一起,正颠鸾倒凤不知天地为何物。
在场的夫人赶紧捂住自家姑娘的眼睛,生怕她们瞧见了这不堪入目的腌臜事儿。
“摄、摄政王??”一个夫人惊讶到,众人望去果然是摄政王,一时都惊呆了,没想到摄政王居然还有这般癖好。
而另一边的崔氏反应过来之后,一个箭步冲上去裹住史云羽的身子,一边哭天抢地道:“我的儿啊,是谁?到底是谁对你做出这种事情?”
南阳王妃一脸的尴尬,厉声朝下人道:“看什么看,还不赶紧给摄政王穿好衣裳!”
前院的许多男宾听见后院传来声音,也都纷纷过来看热闹,人是越凑越多。
府里发生了这样的丑事儿,南阳王妃的脸也不知往哪里搁了,更是不知道怎么办了。
史云瑶知道这个时候该自己出场了,她掩去脸上的冷笑上前一步,“烦请诸位给我史家做个见证。我史家家风向来端正,是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的。”
“虽然不知具体情况如何,可我妹妹已然……我史家不求别的,只求摄政王不要辜负我史家的女儿才是。”
这话说得十分大气慷慨,众人都忍不住点点头,佩服史云瑶临危不乱还能站出来主持大局的风范。
宣太妃赞赏的点点头,“今日一事,不管怎么说摄政王有错在先,必然会给史家一个交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