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魏忠贤就带着一名中年内侍进入了暖阁。
“奴婢内承运库掌印田象生,参见皇爷,皇爷万福金安。”
“起来吧。”
朱由检随口道。
等其起身后,朱由检这才对魏忠贤说道:“你问问他。”
“是,皇爷。”
魏忠贤答应一声,转身对跪在地上的田象生问道:“咱家问你,天启四年以后,宫外可有大批银子入内帑?”
田象生闻言,脸上露出思索之色。
片刻后,这才说道:“回皇爷,回厂公,天启四年后,每月确实有十多万两银子入账,只不过……只不过先帝不让我等过问,所有往来账目都是由先帝亲自御览。”
“只是在先帝驾崩后,这笔银子就停了。”
田象生这番话说完,朱由检和魏忠贤对视一眼。
“那这笔银子呢?”
朱由检开口问道。
田象生忙是回道:“回皇爷,这些银子除了供应宫里的开销,大部分都还是借调户部了。”
“好了,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朱由检听完后,只觉自己心里有些堵得慌,挥了挥手让田象生退下。
堂堂大明皇帝,竟是需要用这种手段来维持宫里的开支,还用其拿来填补户部开支,真是……
一时间,朱由检竟是想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汇来形容自己那位皇兄了。
后世都说魏忠贤搞钱有一手,但面对大明这个烂摊子,那点银子也是捉襟见肘。
朱由检这边感慨不已。
另一边,魏忠贤已经抹起眼泪来。
“先帝,都是老奴无用!才让您受这般委屈。”
魏忠贤低声哭诉道。
“好了!不要哭了!”
朱由检厉声喝道。
魏忠贤忙是擦干了眼泪,不敢再哭出声来。
“朕今日出宫,听闻自团圆会销声匿迹后,街面上又出现了无数的打行,这些人四处敲诈商贾,引得京中怨声载道。”
“皇爷,臣回去就让锦衣卫东司房加大侦缉力度。”
魏忠贤忙是回道。
“这是应有之义,不过,对这些商户,也不能不闻不问。”
“皇兄既然能弄出个团圆会,那朕自然也可以。”
朱由检微微颔首,语气幽幽的说道。
“皇爷不可!”
魏忠贤和方正化闻言,忙是跪倒在地,对其劝解道。
“朕自然不会向皇兄那搬,此事就交给东司房,让他们组织人手,对京城所有商户收取银子。”
“皇爷,这样一来,朝中那些大臣恐怕会……”
魏忠贤满是担忧的说道。
朱由检摆了摆手,看着他问道:“怎么?堂堂大明内相,手握厂卫,连这点事也办不好?”
“朕不像皇兄,朕不要什么名声,朕只要银子!”
朱由检最后这句话说的是极为坚决。
魏忠贤闻言,赶紧叩首道:“皇爷,这件事儿是臣做的,和皇爷无关。”
朱由检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满意的点了点头。
“除了这件事,团圆会那边也不能放下,朕怀疑自皇兄驾崩后,就有人接手了这一摊子。”
“不然,也不会参与到京营整顿这件事里去。”
“臣遵旨!”
“去吧,好生办事,才对得起皇兄。”
朱由检最后又说了一句。
魏忠贤深深施礼后,才缓缓退出暖阁。
目送魏忠贤离开,朱由检又对方正化吩咐道:“明日让李邦华入宫。”
“奴婢记下了。”
方正化答应道。
……
翌日。
收到召见的李邦华,一大早就来到了暖阁。
“臣,李邦华拜见陛下!”
“免礼,赐座。”
朱由检对一旁的内侍吩咐道。
“谢陛下。”
李邦华谢恩后,这才坐到锦墩上。
“李卿,三大营现在什么情况了?”
“回陛下,臣在三大营一共挑选出一万七千人,余下的皆不堪一战。”
“京营现有战将三百六十员,臣这段时间,正在对这些人进行考核,凡有不可用者,尽数开革。”
李邦华秉奏的时候,朱由检一直没有出言打断。
等其说完后,朱由检才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李卿,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京中三大营自世宗皇帝后,就有定额十七万人吧?”
“回陛下,确有此事。”
李邦华的脸色也变的凝重起来。
朱由检又接着说道:“定额十七万人,竟是只有一万七千人可用,真是……真是该死!”
最后两个字,朱由检说的可谓是咬牙切齿。
“李卿,京营的事,你暂时先兼管着,朕回头会安排人接管京营。”
“你乃是堂堂兵部尚书,总不能一直呆在大校场。”
朱由检这话说完,李邦华当即就起身道:“敢问陛下,您打算让哪位勋贵接掌京营?”
“勋贵?哼!大明的这些勋贵能用的还有几人?”
朱由检不由的冷笑道。
李邦华听他这么说,也是松了口气。
不过,他还是为张维贤说了几句好话。
“英国公倒是可以,但毕竟年纪大了,总管京营,有些力有未逮。”
“朕这里已经有了人选,等其进京后,就让其进驻京营。”
朱由检对英国公一系,也没有什么恶感,毕竟最后一任英国公是为大明殉国了。
李邦华见状,也不再说什么。
“对了,李卿,近来那些勋贵可有什么异常?”
朱由检似是想起了什么,又对李邦化问道。
后者想了想,这才说道:“回陛下,没有,大校场的那些勋贵并没有什么异常。”
“好,既如此那朕也就不留你了,京营那边绝对不能出什么乱子。”
朱由检最后对李邦华说了一句。
等李邦华走后,朱由检开始在桌案上写写画画起来。
片刻后,朱由检拿起那张写满了名字的纸张,对方正化吩咐道:“将这份名单交给魏忠贤,告诉他,朕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在京城见到这些人。”
“奴婢遵旨!”
方正化恭敬的接过朱由检手里的名单,然后退出了暖阁。
其实,那份名单上也没写什么,就是朱由检从后世听来的一些明末忠臣、能臣。
像是卢象升、孙传庭、孙承宗、袁可立等人。
这些人在原本的历史上,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