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了摸脸颊,季云溪偷看周围的女工,一个个竟然激动地饭都不吃了,眼里的兴奋都掩盖不了。
接下来的剧情依旧是后世读者都嫌老套的打脸后装·逼情节,前世写网文的季云溪都不知道写了多少遍类似的了。
但谁让季云溪这次是发表在这个时代呢?!
大家可是被爽的惊为天人!
读文章的女生花了半小时把这一刊的内容读完,之后进行的活动便是先大家激动地发表对这篇剧情的讨论,然后便是对之后剧情的猜测……
听说有些时候还有表演活动和专门的写信活动,一起给“吃肉老师”写信。
一个小时过去了,也到了去上班的时间了,女工们竟是越讨论越激动,一点疲惫感都没有。
季云溪只能表示:大家还是很年轻,身体好啊!
……
正所谓物极必反!
季云溪刚被女工们用读书时学过的最优美的词语吹捧过文章多么多么引人入胜,很快就被一个现实题材的作家当中在某文学刊物上被点名谩骂。
这天,小卖部娱乐商品区域。
季云溪就算不想注意自己不太感兴趣的专业文学杂志都不行。
因为封面的标题便是《作者我要吃肉文章粗鄙毫无文学修养,凭一己之力拉低华国文坛》
季云溪顿时感觉华国文坛这四个字就好像是珠穆朗玛峰压在自己的肩膀上一般,瞬间喘不过气来了。
她忍不住好奇,就是想知道文化人是咋骂人自己的,然后罪恶之手就翻开了杂志阅读。
几分钟后……
看完后的季云溪哦了一下:“果然是文化人!”
不过,她只是去情感杂志写个小说,根本不配进文坛啊!
再说了,《知己》杂志中,有些文章还当中开车呢……
“小胖子,又看我的杂志不给钱!”小卖部里响起涂文标的声音。
嫌弃地抱怨后,他挥了挥手里的电话听筒:“找你的电话。”
“来了。”
季云溪说着走到收银台。
小卖部里的电话打和接都是收费的,很多工人都会把这个电话给家人朋友作为联系到方式。
“喂,哪位?”
“季老师,我是小周。”电话里传来周文的声音。
随后,他试探地询问:“您最近有没有看过什么别的刊物?或者有没有心情情绪不好的时候?”
季云溪道:“看了,那位作家老师写的不错。骂人都骂的有文采!”
周文听见季云溪平和的声音一时摸不准她是生气隐忍还是真没感觉。
但任谁被当众在杂志刊物上点名谩骂都接受不了吧?
“季老师,您真的没事?”
“真的没事。人家是搞文学,我是搞钱,本质都不一样,而且我一个月还能赚那么多!我生什么气?”
身为穷比责编的周文:这话听着他有一种扎心的感觉。
“老周,安慰我是不需要的。但我作为一个对广告学涉及了一点点的浅薄知识来看待这件事,其实有些其他想法。”
“您说。”
“我的……”
季云溪注意到涂文标八卦地凑着耳朵听,说话用词也隐晦了些。
“我的商品现在卖的还不错,也挺火爆的,若是这样一直销售下去一定不错。
如今被骂不好却也是机遇,三流产品蹭一流市场到机遇,懂不?”
周文脑子宕机了……
商品?销售?市场?
吃肉老师到底在说啥。
见电话里没回应,季云溪只能说的更细:“你看,这次被骂了是不是很多不看我这三流产品都人都知道了我的产品?”
“诶……嗯……是的。”周文道。
“你说要是你们公司出一个新闻,就说让大家看看我这产品到底又多不堪入目,以猎奇心态吸引人来看,是不是就增加了受众,扩大了增量?”
“嗯……诶……对!”
“受众多了,增量大了,是不是带动咱们大家都赚更多钱?”
季云溪无语地总结,这位编辑是读书读傻了?她说了这么多只知道应和。
终于,在季云溪总结后,周文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季老师,您做生意的本事跟您写故事一样厉害!我这就是跟主编汇报。”
“去吧去吧,挂了,电话费也挺贵。”季云溪说完啪嗒就挂了电话。
她瞅了一眼电话聊天时长,三分零五秒,她直接按照三分钟算给涂文标钱:“涂哥,五秒零头就抹了哈,生意兴隆发大财!”
涂文标脸上止不住的好奇:“你在外面卖啥产品?该不会偷厂里的零件卖吧?怎么说的话我有些都没听懂呢?”
“老板,您可别乱说什么偷零件的,就你这嘴假的都被传真的。”季云溪严肃强调。
“我就晚上没事儿的时候做点小手工拿出去让人帮忙买。我大山里来的,不像您有房有车有票子,得努力赚钱。”
“真的?”涂文标不信。
卖手工能被怎么臭骂?
他还想八卦,季云溪根本不给他机会,飞快逃离了小卖部。
……
《知己》杂志社。
周文汇把季云溪的想法汇报给主编后,顿时让主编都沉默良久……
街上的广告牌他见过很多,反正在他经历的世道,没见过这样做广告的。
“下一刊增加页数把《结婚当天》之前的内容再加印一次,《结婚当天》的头版标题就叫《拉低华国文坛的故故事到底有多烂》。”主编拍着啤酒肚道。
周文犹豫:“要这么直白?”
“直白才能吸引人猎奇!吃肉小姐可真是人才啊!”主编道,“通知大家,马上开会。好好讨论一下下一刊增印多少本合适……哈哈哈……”
周文眼神迷茫。
起初他是觉得天方夜谭的,好不容易理解过来,现在他觉得这个世界好像在发疯。
……
为了蹭被骂的“黑红流量”,季云溪在下一刊发行之前可是给杂志社出了不少点子。
比如:
给对家买热搜:花钱让其他专业知名的报纸都转载内容,甚至联系电视台。
然后,给自己预热:在大家都对对家的观点持认同态度时,杂志社再次去联系各大报纸和电视台开始透露加印的事情和最狗血的剧情,让大家带着好奇去猎奇。
于是,仅仅十天左右的时间,《结婚当天》这个原本只是在《知己》杂志上爆火的故事,瞬间蹿红成了全市皆知。
更多的人去点评,电台或者电视节目还带着大家阅读后点评……
点评不点评的不重要,不识字的女性是恨不得把主持人阅读的故事反复听。
于是,新一刊发行当天,比上一刊多印了三倍的《知己》一天就被卖断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