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第十一章 琴声起,剑锋落
山耸瑶峰,林森玉树,永夜不愁寒冽。
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杀气笼罩着草庐前这一片不大的空地,那堆熊熊燃烧的柴火偶尔发出的响动,远方森林里隐隐传来的狼群苏醒的嚎叫,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小萧云静静站立着,心境宁逸得如一缕醉人尘香,冷睨着三米开外的胡须男子,手中九龙宝剑倒提着,青光闪闪,远远瞧去,如宝石,如琉璃,如清水,如寒冰。他用刚毅和沉稳,书写着此刻的豪情和侠义;用剑气与傲骨,挥洒着此刻的酣畅和快意;用虚灵和禅意,勾勒着此刻从容与不羁。
倏然,“琤崆”一落琴声,从草庐内悠悠传出,如泉水淙淙,似溪水泠泠,继而铺洒开来,琴曲如行云流水般流泻而出。琴声清淑,如怨如慕,暗涌频流。
冷月,谁弹,响空山。
是《普庵咒》。
清夜弹之,似闻暮鼓晨钟,贝经梵语;如游丛林,如宿禅院,逸韵幽致。
《天闻阁琴谱》评此曲:“音韵畅达,节奏自然,令人身心俱静,可谓平调中第一操也。”
本来只有琴独奏,是奏不出那种气势磅礴的,但抚琴的人纤指一拨,以高超的技艺竟然赋予了这首庄严肃穆的曲子一种清新的杀气,恰似“水流不尽高山矗,抱琴归去云间宿”般的清远。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小萧云聆听着琴声,内心一片清明,剑指对手,像一个小大人般轻声道,“琴音落时,便是你生命结束之刻。”
胡须男子对这个小孩再也没有一丝轻视,闻言也不搭话,收敛心神,一声怒吼,迅猛而至,剑沉力劲,看来倒是十分威猛,但剑法失之呆滞,不如初战时的矫捷。
小萧云足跟不动,足尖左磨,身子随之右转,成右引左箭步,轻轻巧巧的便卸开了这一剑,跟着右腕旋转游挪,长剑在空中划了一个半弧挥向胡须男子的腹部,正是老爷子教的的一招“剑游弯月”,这一招气凝如山,灵动无端,有若长江大河,委实是名家耆宿的风范,哪里是一个小小少年的身手?
月下髑髅谁一剑,尊前尸冢梦三槐。
胡须男子脸色大变,急忙后纵出三步,微一疏神的时间,嗤的一声,衣服被刺破了一片,腹部也割伤了一道口子。
小萧云的长剑随手挥出,接踵而至,童稚的声音再次响起:“九问剑一招三问:问生何欢,老何惧,死何苦!”
话音落,小萧云剑花如影随形,老爷子的“八仙醉步”步法了然于胸,似醉非醉,虚实如梅花间竹,一步虚,一步实,胡须男子闪到东,他跟到东,窜到西,他追到西。一路施展九问剑法中的“杏花春雨”、“赤龙搅水”,连连进击。
胡须男子心中大骇,鬼殇剑法本来就学未成精,此刻更是招法大乱,只是一味地后退闪躲,一直退到山顶边沿,下面就是黑森不能见底的峡谷,胡须男子把心一横,身子一偏,左足猛一蹭地,向旁边的那树腊梅飞去,将将避过了小萧云的一招“白虹贯日”,还没松一口气,一把长剑呼啸斩落,骇然而惊的他举剑一挡,铮铮有声,搁过了剑锋,见那小孩攻势凌厉,急中生智,一摔倒地,几个翻身,滚了开去。
此时,琴音飘渺,悠悠而至。
琴弦空灵的泛音代表着天,浑厚的低音代表着地,泛音与低音慢慢的缠绕,仿佛天与地间正在缠绵,而最美的生命,便在天与地的缠绵中诞生。让人感到一种穿透心脏的清澈,就如清泉贯腑一般,清澈的河流、成片的森林、虫鸣鸟唱等景致更是缓缓而至。
忽然,琴声激昂起来,仿佛是一个女子正在娓娓叙述两军对垒、互相厮杀时的所见,千军万马中,黑旗迎风招展,兵器上下闪寒,杀戮成了一出鲜血淋淋的鲜活戏码。
心缘悄予云中月,弦动琴思谁作闻。
月影琴声下,世人都想知道,那风情一剑,到底是怎样的一把剑,又是一把为谁而舞的剑,于怒剑狂花中,把这方寸天地挥洒得如此精彩绝伦,把这剑与雪泼墨的如此韵味悠长。
小萧云浮起一个醉人弧度,轻声道:“九问剑最后三问:问情为何物?人世何苦?苍生何辜?”
言毕,八仙醉步再次舞动八方,人似飞鸿踏雪泥,使出一招“苍龙入海”,势若奔雷般向胡须男子攻去。
剑快至时,胡须男子阴狠一笑,左手将一把冷雪向小萧云眼睛撒去。
小萧云脸色微变,急忙收敛去势,以剑格挡。
趁这空档,胡须男子一声怒吼,赤霄剑从天而降,挥向小萧云。
“铛!”
一声巨响,瞬间,赤霄剑像被压缩到极致而突然松手的弹簧,刚落下又骤然飞向夜空,很久以后才落入雪地,发出低闷声响。胡须男子单膝跪地,痛苦的叫喊着,握剑的手腕处尽然碎裂,血如泉涌,像是一张洁白如雪的古宣纸上被朱丹染红般的触目惊心。
胡须男子心里惊诧不已,是那道影子又开枪了吗?
他强忍剧痛地抬头四处搜索着,想找出那位他一直想见却不得见的神秘枪手,结果一无所获。
只是他没有发现,就在他身后不远处,一位老人孤寂落寞地坐在轮椅上,指间的那枚围棋子已经不知所踪。
————————
琴声渐落,幽远如佛门圣地。
一把清喉娇啭的女声幽幽唱起《虞美人》:悲风冷玉残香断,夜雪微哀怨。枕衾垂泪粉妆深,径客引歌清踏、薄情人。谁堪落絮空闻叹,伴作飞花看。花心犹带江痕湿,菱花影落波中、清风月。
“小七,把剑收回,过来爷爷这儿。”老爷子轻握龙头拐杖,看着不远处腊梅树下一脸怒气的小萧云,轻轻喊道。
小萧云将那股杀气一点一滴地隐藏而起,恢复了清雅淡静,弯身拾起那把从天而降的赤霄剑,再也没看那个出阴招的胡须男子一眼,缓步向老爷子走去。
老爷子接过两把剑,递给了旁边的警卫大山。
小萧云向两位老人行了个礼,静静地站在一旁。
“孩子,九问剑法学的不错,如果内力再足一点,那就天下无双了。”燕老睁开清寒双目,柔声道。
小萧云点点头,老成道:“我一定会勤加练习的,把老爷子的这个绝活学好。”
“屈原的《九问》:问天何寿?问地何极?人生几何?生何欢?老何惧?死何苦?情为何物?人世何苦?苍生何辜?”燕老枯枝般的手指轻轻叩着大腿,微笑道,“这可是你家老爷子根据屈原的这首古诗而独创的剑法,当年在徐州还击败过我,了不得,了不得啊,我算是心悦诚服了。”
老爷子闻言大笑而起,道:“燕老头,要不是那一败,你恐怕还不会这么轻易投诚吧?这九问剑法也算为祖国的千秋功业立下一功喽,哈哈!”
“你个死老头,给你把梯子你就上梁了。那会儿我早就存投诚之心,那一败只是让你而已。”燕老轻笑而起,打趣道,继而望向小萧云,“孩子,要将九问剑使得震古铄今,必须心神融为一体,剑随心动。刚才你还不能做到如此,所以还得往这方面靠拢。还有,最重要的是,不要全盘接收老爷子教的东西,要结合自己的特点给予创新,懂吗?”
小萧云摇摇头,道:“不懂,这剑法是老爷子创的,一招一式都有它的规律,怎么能改变呢?”
一旁的老爷子摸摸了他的小脑袋,道:“傻孩子,这套剑法当初创的时候还不是根据我的特点而创的?不单只特点不同使出的剑路不同,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剑法的领悟也会有不同的。要是能进入到重剑无锋的境界,那可是用剑的大乘了。所以你也要有自己的思考,知道没?”
小萧云似懂非懂地点着头,眼神仍有一丝疑惑。
燕老轻笑一声,知道这孩子还是没能领悟,开口道:“孩子,给你讲个小故事吧。”
“嗯,好。”小萧云兴奋地点头道。
“从前,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因为没有路,便试探着走。虽很艰险,左跨右跳,竟也能找出一段路来,可好境不长,未走多远,不小心一脚踏进烂泥里,沉了下去。”燕老缓缓道来,声音有点尖锐,将小萧云拥入怀中,“不久,另外一个人也要穿过这里,看到前人的脚印,便想:这一定是有人走过,沿着别人的脚印走一定不会有错。想完就用脚试着踏去,果然实实在在,于是便放心走下去,然而最后也一脚踏空沉入了烂泥。”
“啊?那个人真笨!”小萧云抬头看着燕老,发现他此刻的眼神是那样的温柔,“那后来呢?”
燕老微笑着,继续道:“后来,又有一个人要穿过这里,看着前面两人的脚印,想都未想便沿着走了下去,他的命运也是可想而知的。最后,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着前面众人的脚印,心想:这必定是条通往沼泽地彼端的大道,看,已有这么多人走了过去,沿此走下去我也一定能走到沼泽的彼端。于是大踏步地走去,最后他也沉入了烂泥。”
小萧云听完,干净空灵的双目闪动着清亮光芒,若有所思,忽然想到了什么,道:“啊,燕老,我懂了!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世上的路不是走的人越多了就越平坦越顺利,沿着别人的脚印走,不仅走不出新意,有时还可能会是末路。”
燕老欣慰地点着头,枯老的手掌轻轻地抚摸着小萧云的小脑袋,轻声道:“孩子,你真是一次又一次地震撼我心啊!”
“嘻嘻。”
老爷子望了眼不远处颤巍地站起来的胡须男子,轻声道:“小七,你先回屋吧,那个男人由我和燕老来处理。”
“是。”小萧云行了个礼,转身走向屋里,心里带有淡淡的愉悦和恍然大悟后的欣喜。
小萧云走后,大山推着轮椅,身旁还跟着另一名警卫,与老爷子一道,缓缓走向胡须男子。
夜深人静,只有那树腊梅沁着幽幽花香,天上那眸弯月也已从薄云中挣扎而出,却依旧冷淡无光,只是薄云渐渐散去,让人清爽些许。
燕老清寒双目微微眯起,看着眼前这个面带惧色的胡须男子,轻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刘三。”一把惊颤颤的男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