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禅修内观与科学思维的激烈碰撞之后,苏然带着对古老智慧与现代科学融合的新思考,再次深入探索《禅秘要法经》。他深知,这部经典中或许还隐藏着诸多尚未被发掘的珍宝,能够为科学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于是,他毅然决定挑战其中更为深奥的方法——“观空法”,决心在修行实践中探寻其奥秘,并与历史上那些受古老智慧启发而产生的科学成果相联系,以期为现代科学研究开辟新的路径。
苏然寻得一处静谧的修行之所,那是一座位于深山之中的古老寺院。寺院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新的气息,仿佛大自然也在为他的修行之旅营造着宁静祥和的氛围。
在正式开始练习“观空法”之前,苏然再次仔细研读了《禅秘要法经》中关于“观空法”的经文。经文的文字晦涩难懂,充满了隐喻和象征,但他凭借着此前积累的修行经验和对经典的领悟能力,努力地去理解其中的深意。他明白,“观空法”并非简单地想象虚空,而是要通过深入的内观,洞察万物的空性本质,超越表象的束缚,触及到存在的最根本真相。
当苏然闭上眼睛,尝试进入“观空法”的修行状态时,他首先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已的呼吸上。随着呼吸的逐渐平稳,他开始引导自已的意识去观察周围的空间。起初,他看到的只是眼前的景象,房间里的墙壁、摆放的物品等,这些实实在在的存在充斥着他的视野。但他深知,这仅仅是表象,并非“观空法”所要追求的境界。
他努力让自已的心境平静下来,摒弃一切杂念,尝试以一种更为深邃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一切。慢慢地,他开始觉察到这些看似坚固的物体其实并非是完全独立和永恒不变的实体。墙壁的颜色在光线的变化下会产生细微的差异,物品的形状也只是在特定的视角和条件下呈现出的一种暂时状态。他意识到,这些物质的存在是依赖于众多因缘条件的,它们的本质是无常和空性的。
随着修行的深入,苏然进一步拓展自已的意识范围。他开始想象自已置身于一片广阔的虚空之中,周围的一切物体都逐渐变得透明、虚幻起来。他看到自已的身体也如同漂浮在虚空中的云朵一般,没有了实质的重量和固定的形态。这种感觉十分奇妙,仿佛他正在超越物质世界的限制,进入到一个更为深邃和神秘的精神领域。
然而,修行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个过程中,苏然遇到了诸多困难。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便是如何克服内心深处对物质实在性的固有认知。长期以来,人类的感官经验和日常生活习惯使得他下意识地认为周围的世界是真实、坚固且永恒不变的。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在他试图观空时不断地干扰着他的思维,导致杂念丛生,难以真正进入到深邃的观空境界。
例如,每当他快要进入一种空灵的状态时,脑海中就会突然浮现出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或者对物质享受的渴望,这些念头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瞬间将他拉回现实世界。他也会对自已所感知到的虚空状态产生怀疑,不确定这究竟是真正的观空体验还是仅仅是自已的一种想象。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苏然不断地调整自已的心态和修行方法。他采用了一种渐进式的修行策略,从观察身边的小物件开始,逐渐扩大到整个房间、寺院乃至更广阔的天地。他试图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保持对空性的觉察,无论是行走、坐卧还是与人交谈。当杂念升起时,他不再抗拒,而是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去观察它们的生起和消逝,让自已的意识始终保持在一种空灵、平静的状态。
在一次修行中,苏然坐在寺院的庭院里,专注于眼前的一块石头。他凝视着石头的纹理、形状和颜色,试图透过这些表象看到其背后的空性本质。起初,石头在他眼中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物体,坚硬而不可改变。但随着他深入观察,他开始想象石头是由无数微小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着。他进一步思考,这些粒子本身又是什么呢?它们是否也具有独立的、永恒不变的自性?
他回忆起在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