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来,北地已经飘起鹅毛大雪。这一天义县姬大老爷召集各乡乡长、团练使在县衙开会,传达了这次大夏和北狄作战的军情:由于大夏军方提前十天知道了北狄人的进攻路线和兵力部署,战场单向透明,所以北狄人这次吃了大亏。硕方军在北方郡和河西郡两郡的支援下,以硕方军步军五万、北地军步军三万在榆林、横山一线,凭借以前列国时期的城墙拖住了北狄的五万精骑从秋天拖到了冬天。同时集结硕方军精骑两万、北地军精骑一万、河西军精骑两万,共计五万骑兵,从南河道发起进攻,自北向南兜住北狄十万劫掠部众的退路,席卷整个河套地区。一战斩首两万,俘北狄左硕方王、诸小王、王相、都尉等共计三十余人,部众五万余,骆驼、驮马等运输牲畜近十万,空前大胜。最为关键的是这一战俘虏了地位仅次于北狄大汗和左右贤王,和左右谷蠡王并称的左硕方王。大夏立朝一百二十年来首次在于北狄的作战中一开始便处上风。以极小的代价消灭俘虏了这么多北狄人,第一次捉到这么多、这么高等级的贵族。并且在消灭了劫掠部众后还切断了北狄的主力骑兵退路,把突失可汗的五万骑兵死死的困在横山、榆林一线动弹不得。此次作战到现在已经可以说是北狄损兵折将,失败在即。
大夏朝皇帝龙颜大悦,着令从北方各郡调集粮草兵马,困也要困死突失可汗这五万骑兵。只要这一战略目得以达成,那就不是北狄多少年不能入寇,而是北狄是否能存活的问题了。
姬县令要求各乡团练立即动员起来,发放盔甲军械,各乡乡长、团练使、各村村长组织人员,亲自带队卡住各个路口。严密注意搜查潜伏和流窜的北狄斥候。还要每乡抽出人手组成粮草运送护卫队,保护县里送往横山前线的军粮。
李沐回到乡里把情况给闻先生一说,闻先生先是一喜,说道:“看来此战结束,李兄弟的功劳还会得到嘉奖的。”转念一想,又说道:“可还是要防范突失可汗壮士断腕,抛弃辎重轻装突围的情况。一旦他想突围,黄河那边都是我朝精骑,他必不会选择那个方向。他一定会选择榆林——横山一线的步兵防线突围。如果突失可汗不顾一切全力突围的话,仅靠几万步兵是不可能把五万骑兵挡住的。哪怕只跑掉两三万骑兵让其冲出来,硕方郡还有背后的河西郡甚至长安都有可能遭到攻击。这样一来对于大夏来说,不啻是一场灾难了。”
“本应是一次阻止北狄劫掠的阻击战,竟然变成了一场足以灭狄的大会战。这是大家一开始都没有想到的,估计北狄的突失可汗也是没有想到。”闻先生接着说:“我们这里距离横山防线仅仅百里,这中间除了距离义县二十里的一道小山梁,几乎是一马平川,骑兵旦夕即到。我们需要派人去守住沿线卫所的烽燧才行。万一突失可汗狗急跳墙,抛却辎重停止攻坚2突围,摆在横山县的那几万步兵一定挡不住骑兵的突围啊。实在令人担心!依我之见,我们得立刻去县里说与县尊知晓!”安顿好青木村的团练乡勇前去接应烽燧后,两个人连夜赶奔县城去找姬县令。
姬县令听到汇报双手一摊道:“我县里现在除了乡勇,一个兵也没有,如何是好?一旦有变,我县十几万百姓命悬一线,闻先生何以教我?”
闻先生看了李沐一眼,见李沐点头,于是转身对姬县令道:“我们已经先派了乡勇三十余人,前去支援从我县往西到横山大营之间的三座烽燧,僭越之处还请大人宽恕。大人需要立即奏报郡守大人,请郡守大人速派郡兵前往支援替换。大人还要命令乡勇团练,在烽火台上提高警戒。让各乡乡民和提高警惕,提前收拾细软,只要看到烽燧狼烟火起,立即组织百姓从义县东门撤入县城。进入县城后,乡勇以乡为单位,上城墙警戒。县衙派出各班衙役、差官维持秩序。县城从现在开始只开东门,而西门、北门从现在开始关门落锁,不得进出。毕竟北狄骑兵突围也只是骑兵,不能攻城,百姓进了城就安全了。还请县令斟酌。”
姬县令听到此处,顿时有了主心骨。说到:“闻先生安排的好,本官这就依计行事。”当即提笔一封书信派人送往郡城五原县交到郡守府。然后一边叫来县尉按照闻先生的想法对全县的防范工作做了安排,一边派快马送信去郡城给郡守府送信。
闻先生和李沐回村后,连夜派人把村里老少集中到乡学大堂,做了安排。并且通知乡学第二天开始休沐。李沐开始组织团练乡勇在村里进行撤退演练不提。
过了约莫两天,傍晚时分,警戒哨突然发现远处烽燧火起,烈焰冲天。连忙敲响警戒锣声的同时也点燃了自家的烽火。青木村的百姓们不慌不忙按照演练的开始推车的推车,赶牛的赶牛,全村老少往县城而去。
李沐从骑马撤回来的乡勇那里得知:看到北狄已经有一支骑兵冲出来了,守卫烽燧的乡勇点燃烽火便撤。那支突围的骑兵部队如果连夜赶路,估计天亮时分就会到达义县地界。至于冲出来多少,乡勇毕竟是乡勇,字都识不了几个,扳着手指头算了半天也算不明白。只得说:“在山上看到黑压压一片,不知多少。”
李沐无奈,只得去找闻先生,说明情况后,单人匹马一张弓往西应了过去。而闻先生带着李辰和村民加快脚步赶去县城。李辰坐在马车上看着远去的父亲,十分担忧。闻先生看到后对李辰道:“不用担心,你父斥候出身,弓马娴熟。一般人追他不上,不会有事的。”李辰点点头,可还是怔怔地望着父亲远去的方向。
话说李沐骑马向西奔行了一个时辰,在离义县不到二十里路的小山岗上观望,到了差不多二更天的时候,就看见远远地有无数火把蜿蜒数里顺路而来。此时月光昏暗,所以前进速度不是很快。大约四更时分,北狄骑兵到了山脚下的一个洼地停了下来开始休整。李沐估摸着再有两个时辰天就亮了,北狄兵估计是要在这里休整一下,然后继续前进。于是偷偷地摸到敌兵近处仔细观察。凭借多年从军当斥候的经验,通过旗帜认出有突失可汗的大纛旗,还有右谷蠡王的王旗,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小王的军旗。数了数总共有十八面千人队的旗帜,也就是两万人左右的兵力,都是轻骑,受轻伤的不少,没有攻城的重型装备。探查清楚以后翻山回到拴马的地方就准备回义县。突然一队大约十七八人的北狄斥候顺着路奔行而来,双方同时发现了对方。李沐是打马便撤,而狄人则是拍马就追。李沐骑术精湛,但是所骑之马经过一夜的奔驰体力还没有恢复。北狄骑兵也是一夜突围至此,也没有好好的休整,就造成了李沐甩不掉北狄,北狄也追不上李沐的尴尬局面。北狄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李沐跑掉暴露大部队的行踪,于是十几骑散开成一条横线向李沐追来,慢慢的狄人人多面广的优势很快体现出来,渐渐的越追越近。
李沐一看不能一直逃了,得破局。于是抽出猎弓在雪原上走起了斜线,迅速狄人横线的右侧便迫近了。李沐弯弓搭箭射出,弓弦响处,百步之外的一匹马被射中,嘶鸣之中将北狄人甩飞出去。而北狄人骑兵装备的角弓有效射程不过八十步左右,射出的箭离李沐还有一二十步就落在了地上,根本够不到李沐,气的哇哇大叫。李沐不言不语,弯弓射马,箭如流星一气连射十箭射翻十骑。此时饶是李沐臂力惊人也到了极限,双臂不断的颤抖不能再射。看着远处已经被吓坏停下来了的北狄游骑,长笑一声,拨马直奔义县而去。
那伙游骑因为带队的十夫长被射伤了马,人被摔得人事不知,无人指挥,不知道是该照顾伤兵还是继续追。就这么一犹豫,李沐已经跑的影子都没了。
李沐回到县城给县令报告了侦查的情况,县令吓了一跳,心道:“我这城墙不过两丈多高,狄人虽没有云梯等工程器械,但毕竟也有近两万人。搭人梯也爬上来了。咱们城里各乡乡勇加起来不过两千人,没有正规部队,装备简陋,无法对敌啊!这该怎么办?”姬县令犹豫了下,接着握拳对李沐和闻先生说道:“不如趁天黑,狄人未到,公大夫(李沐爵位是公大夫,故以爵位称呼李沐以示尊重)和闻先生带领百姓,从南门撤往郡城。我和都尉带团练留下守城,能挡住多久就挡住多久。”
闻先生思忖了一下,道:“县尊勿忧,我有一计,可抵挡狄人半日,请县尊立即派人去郡城求救,防守的事请交托给公大夫和都尉即可。”
姬县令紧张的问道:“抵挡半日?计将安出,而且半日之后当如何?”
闻先生抚须笑道:“那突失可汗突围而来,我朝大军必然在后面紧追不舍,半日的时间,贼酋耽误不起,必然远遁。现在外面寒风凛凛,滴水成冰。令公大夫使人打水浇在城墙上,以冰加固城墙,北狄别说半日,一天也攻不上来。令县都尉带着乡勇在城里收集门板草垫,做成防箭板立在城墙上以增高城墙。北狄的弓箭便伤不了几个人了。”
姬县令闻言心中大定,命李沐带了几个乡勇的团练使,去县里征集木桶打水,浇在城墙外围和城门之上。北地寒冷,很快城墙外围被一层厚厚的冰层覆盖。别说搭人梯,地面都因为冷水结冰形成了一个陡峭的冰坡,滑不留手,就连靠近城墙都十分困难。姬县令和闻先生在城头巡视时一看这个情形,这才彻底放心。闻先生对着县令笑道:“大人,这回连城门都冻住了,想跑都跑不掉跑了,这回真的要和城共存忘了。”姬县令也笑道:“跑不掉就跑不掉,我乃文官本就不善骑马,没有这个冰城我也跑不远。再说大夏律:失地者死。我也不能跑啊。我派出去求救的人看到烽火就走了,一人三马,估计这时候应该已经到郡城了吧。郡城应该也看到烽火了,再加上我派去的信使,组织兵马从郡城到义县,最快也需要五个多时辰。就看我们能不能顶住五个时辰了。”闻先生微笑着开解道:“县尊勿忧!我要是突失可汗,最多尝试攻击一次两次,能打破城防,他会进城劫掠。如果无法迅速突破城防,他一定会快速转移。他绝对不会冒被包围在这里的风险,得不偿失。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已保护好,等他们上来再杀。另外告诉县尉,让家家户户烧水,组织民夫把提前准备好的大石头、石碌碌都搬到城墙上来。把征集到的所有的门板、草垫都交给守城乡勇。”
乡勇在闻先生的指点下在门板上泼水,然后再铺上草垫,再在草垫上泼水,等冻成冰块后竖在城墙上,乡勇手持长矛撑住门板,人蹲在门板后面,通过缝隙,死死地盯着外面警戒。一个小小的县城,此时已经化为了一个长满了刺的龟壳。(第七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