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皇位的诱惑之大,即使是亲生父子、兄弟之间,也可能因为权力而反目成仇。
他沉思片刻后,严肃地说道:“你们都起来吧。朕今日提及此事,并非是要怀疑你们,而是希望你们能以唐朝为鉴,明白亲情的珍贵,莫要为了权力而忘却了兄弟之情。朕希望在朕之后,你们能同心协力,共同守护好大明的江山。”
朱高炽等人皆恭敬称是后,缓缓站起身来,脸上仍带着几分凝重与思索之色。
朱高炽率先开口,打破了短暂的沉默:“父亲,这天幕中提及李承乾为悲情太子F4之一,这F4究竟是何意?儿臣实在不解。”
朱高煦皱着眉头,接话道:“是啊,父亲,这说法甚是新奇。且说李承乾是有兵有胆,却有个打不过的爹。那这另外三个,一个有兵无胆,一个有胆无兵,一个什么都有就是没天命,会是谁呢?”
朱高燧也在一旁附和道:“莫不是其他朝代的太子?可这也太难猜了。”
朱棣微微眯起眼睛,思索片刻后说道:“朕观这描述,有兵无胆者,或许是那些空有兵力却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不敢放手一搏之人。
有胆无兵者,可能是虽有胆量但缺乏实际力量支撑其野心之人。
至于那个什么都有,却没天命的……”朱棣说到此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似乎有所猜测。
“也许是诸事皆备,却因命运弄人而未能达成所愿之人。但具体所指何人,仅从这些模糊描述,实难确切知晓。”
朱高炽若有所思地说:“父亲所言有理。只是这等评判,虽不知其确切所指,但也让我们看到了太子之路的艰难与复杂。李承乾的遭遇已然令人唏嘘,这其他三人,想必也都有着各自的无奈与悲哀。”
朱高煦却不屑地哼道:“哼,在我看来,无论是谁,若自身不够强大,不够果断,被淘汰也是情理之中。不过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这宫廷之中,权力之争不容有丝毫懈怠。”
朱高燧连忙说道:“二哥所言虽有道理,但我们也不能忘却父亲的教诲,亲情亦不可轻易舍弃。”
朱棣点了点头,神色严肃地说:“你们说得都对。不管这F4其余所指何人,我们都要从中学到教训。权力固然重要,但切不可因权力而蒙蔽了双眼,忘却了亲情与责任。
你们兄弟三人,日后定要相互扶持,共同为大明的江山社稷努力,莫要陷入无谓的争斗之中,重蹈他人之覆辙。”
朱高炽等人再次齐声应是,心中对这F4的其余三个虽仍充满好奇,但也都明白朱棣话语中的深意。
………
【他,宛如从古言小说中走出的男主角,身上流淌着王族的血脉,举手投足间散发着谦和仁爱之温润气息,是谦谦君子的代名词。
他的名字,源自《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这富有诗意的名字,仿佛自带一种独特的魅力。
每当提及他的名字,宛若有一缕淡雅的幽香悄然萦绕在人们的心间,令人沉醉其中。
他,虽未登临太子之位,但在往后的千年岁月中却是公认的帝国第一继承人。
他的风采卓然,令后世之人皆不禁赞叹其公子世无双!
他,与大将一起率领30万精锐镇守边关,修建万里长城,抵御外敌的入侵。
他,与将士们同甘共苦,毫无贵族的架子,与他们并肩作战,共同抵御着来自外部的威胁,成为了边疆战士们心中的精神支柱和依靠。
然而,命运的转折却来得如此突然。
当那纸决定他命运的矫诏摆在他面前时,内心或许经历了万千波澜,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欣然赴死。
他宁可自杀殉国,也不愿意去怀疑诏书有诈。
他是个愚忠、愚孝之人?
还是害怕自已的反抗会引发帝国内乱,导致生灵涂炭,百姓受苦?
拥有一颗博大仁爱之心,选择了以自已的生命为代价,去维护看似稳定的局面,超越了个人生死的大义担当之人?
他的这一抉择,宛如历史长河中的一道沉重涟漪,深刻地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也让华夏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失去了仁厚的继承人,在历经二世后便轰然倒塌,宛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夜空,耀眼却短暂。
他,便是让后世之人都感到意难平的祖龙长子—扶苏!】
【扶苏(?- 公元前 210 年),嬴姓,赵氏,名扶苏,亦称公子扶苏,咸阳人,是秦始皇嬴政的长子。
扶苏的具体出生年份不详,但据推测大约在公元前 241 年左右,扶苏的母亲一种说法是楚国王女。
因为在始皇帝嬴政的执政生涯中,楚系势力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力量,嬴政曾与楚国结成同盟,并且华阳太后(楚国人)在秦国宫廷中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如果嬴政与楚国宗室进行了联姻,那么扶苏的母亲是楚国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还有一说是扶苏的生母是郑妃,郑国人,喜欢吟唱诗歌《山有扶苏》,始皇便将两人之子取名“扶苏”。
扶苏之名来自诗经《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原是古人对树木枝繁叶茂的形容,也有香草夹木之意。
始皇帝以此命名,是希望这个儿子能够继承大统,成为大秦帝国之栋梁,可见始皇对他寄予了厚望与喜爱。
相比之下,胡亥的取名则显得颇为随意,因其母为胡人,又生于亥时,便拼凑成了胡亥。
可见嬴政对扶苏的偏爱可见一斑。
始皇帝一生子女众多,共计33个孩子,其中儿子23人。
而扶苏作为其长子,自幼在宫中长大,受到良好的教育,机智聪颖,心地善良,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他 “为人仁”、
“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慈仁笃厚,轻财重士,辩于心而诎于口,尽礼敬士,秦之诸子未有及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