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杜甫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
他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而后“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到十四五岁,就“出游翰墨场”】
说到这里,白榆颇有些感慨。
白榆也算是众人眼中的天才少女了,在学习家族事物的确同时兼顾学校课程,一路跳级直至十六岁被世界顶级商学院录取。
但比起杜甫来说,好像就显得那样平平无奇了。
【杜甫少年时期有机会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这对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他五六岁时在河南郾城看过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舞;后在洛阳尚善坊的岐王李范宅里听过李龟年的歌声;在洛阳北邙山顶玄元皇帝庙里欣赏过画圣吴道子画的五圣尊容、千官行列,这在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中都有所反映。当时社会名流崔尚、魏启心看到他习作的词赋,夸奖他有班固、扬雄之风。还有李邕、王翰这样的长辈也屈尊来访问他。可见他自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并非虚言。 】
说到这里,白榆由衷夸赞道:【我们诗圣大大果真是读书的好材料,能成为大诗人一点也不奇怪。】
杜审言:“姑娘谬赞,有些天赋罢了,不足挂齿。”
杜审言府仆从:老爷快把你的嘴角压一压,都快翘到天上了。
不过想来也是。
要是自已家里出了这样一个人才,得意乃情理中事。
不过……普通人能够读书识字,不当睁眼瞎就已经很好了,更遑论成为天子近臣了。出一个杜甫这样流芳百世的圣人,那是祖坟着火了都够不到的程度。
【杜甫生当“开元全盛日”,当时农村经济繁荣,交通也很发达,在许多积极追求功名的青壮年读书人中,盛行着全国漫游的风气,我们诗圣大大也不例外。
一直到开元二十四年,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可想而知,没“复习”的杜甫名落孙山。
不过他也不气馁,因父亲杜闲时任兖州司马,故杜甫赴兖州省亲,并与苏源明等往齐赵平原,作第二次漫游。他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也留下了现存最早的几首诗:《登兖州城楼》,是省侍父亲于兖州时的作品;还有《画鹰》《房兵曹胡马》两首,以青年人的热情歌颂了雄鹰和骏马;还有一首《望岳》,更是其中的杰作,结尾的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流露了青少年时期杜甫不凡的抱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好气魄,朕的儿子就……”嬴政颇为肯定说道。
公子扶苏:大人还会内涵了。
杜甫:“始皇过誉,不过是意气之作。”
苏味道难得和杜审言没有抬杠,赞同说道:“好作品是永远值得肯定的。”
杜审言哼哼两句:“倒是有理。”
【天宝三载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这是一场盛大的相遇——我们的诗仙和诗圣迎来了他们的首次会晤。】
杜甫:“诗仙!太白兄!太白兄果然是诗仙。”
诗仙本人倒是淡定非常。
一饮而尽的酒却是代表了他此刻的心情。
贞观时期的朝臣们皆齐齐跪下:“恭喜陛下。”
刘彻气呼呼的说道:“诗圣是唐朝的也就算了,怎的诗仙也是它唐朝的。”
大唐二凤:“朕的大唐真是群英荟萃。”
刘猪猪:“可恶,就朕没有。”
刘洵@大唐二凤,幽幽道:“乱世圣人——”
赵祯:“这么看起来还得是朕略胜一筹。”
朱元璋酸地冒泡,忍不住回怼道:“弱宋,弱宋,有什么好得意的。”
赵匡胤:“你说什么——”
【杜甫钦佩李白才华横溢,可谓是一见李白误终生啊!】白榆调侃道:【只是可惜,我们诗圣大大把诗仙大大当做人生偶像,我们诗仙却是对另一个人情有独钟,甚至专门为她写诗,这可是诗圣都没有的待遇。】
杜甫看到专门写诗,打翻了醋缸。
杜甫:“是谁能得太白兄如此另眼相待。”
苏轼:“怎么好酸呐。”
苏辙:“哥!!”
白榆捂嘴偷笑,没有回答杜甫的问题。
李白的事情当然是要讲李白的时候才能说了。
【天宝三载四月,杜甫和李白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会见了诗人高适,之后,杜甫又到齐州。
天宝四载,杜甫在齐鲁又与李白相见,在饮酒赋诗之外,又讨论了炼丹求仙,而且共同访问了兖州城北的隐士范野人。二人还互赠了诗篇:杜甫赠李白的诗说:“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李白赠杜甫的诗说:“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只是谁也没想到的是,此次一别,竟是永远的不再相见。】
杜甫:“永不相见,一定是出了什么事。”
李太白:“万事万物,皆由天定,万般不由人,何必徒生烦恼。”
【杜甫一生引为“快意”的读书游历时期一直到开元二十九年,父亲的去世,杜甫不得不担起养家的重任。
天宝五载,杜甫回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谋取官职。天宝六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这次的杜甫丝毫没有上次的懈怠,本以为能一帆风顺的进入官场,但意外却在这时候发生了。
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
野无遗贤?
“放肆——”
李世民狠狠地把手中价值连城的笔掷了出去,咬牙切齿道:“玄宗,果然是好样的。”
含和无欲曰玄;应真主神曰玄。
这个叫玄宗的家伙定然不会只做了这一件荒唐事,不然也不会有这样一个谥号。
杜甫——圣人?
难道……
李世民的心中不禁浮现出一种猜测。
难道那个所谓的乱世是在那个玄宗的时期?果真是他的大唐要遭此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