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行为似乎不是第一次了,刘暮就说之前去地下车库怎么闻到一股子直冲脑门的臭味,本来还以为它乱拉屎,合着这家伙把猎物带回来吃了。
想到自已贴了防潮瓷砖的车库被这么糟蹋,刘暮咬牙决定给牛波一重新修个狗屋,让它自已收拾。
思来想去,她想到个好主意,直接去码头拖两个货柜回来,还能给它整个一室一厅。
想到就行动,第二天送徐小凤姐弟去海城壁垒换物资后,她就去了码头。杨朔和刑天阳据说要在市区基地留一段时间,这边暂时没人找刘暮的麻烦。
李刚腿脚不便,留在废品站守家,刘富贵帮徐小凤他们,只有何其争跟刘暮一道去。
“今天老板我带你去见见世面。”
刘暮这么说的时候,瘦胖子刘富贵一对眼睛冒精光,他也想去啊。可刘暮说他留在这边更能发挥价值,给拒了。
“老板,你不会是忽悠我吧?”刘富贵有些不满,说好的带他跑业务呢?
何其争憨憨笑了两声,被刘富贵骂了一句,“你小子,好好听老板话。”
大白天天蝰蛇不敢在码头活动,特别是这边基地知道码头有物资后偶尔会派一两支队伍去收集,碰上事情就小不了。
刘暮今天开的货车没挂车斗,到了地方就挑好的集装箱。
以前刘富贵五金店生意不错,这个码头何其争也经常来,现在却犯了难,“老板,这一次也最多带一个走啊。”
“你傻啊,码头不得有半挂车?”
刘暮之前都摸了一遍,熟门熟路地找到半挂车的地方,先让何其争找看起来不错的,让他检查需要更换什么零件。
无疑,高温破坏了很多东西,不过刘暮灾难前收集的那些发动机、汽车零件之类的就派上了用场。
在几十辆半挂车拆拆补补之后,加上刘暮带来的零件,还真被何其争修好了两辆。
“可惜啊,要是能多带两个油箱和橡胶零件,说不定这些车能多修好几辆。”
确实有好些都是因为高温爆了油箱,跟橡胶沾边的零件也基本坏了,还好码头本来配备了修理间,工具基本都有。
刘暮一一看了,“工具箱整两个带走,零件没有就算了,有两个车头基本就够咱们废品站以后用了。”
听她这么说,何其争也没再不舍得,毕竟只要有车,这些集装箱想拉走多少都行,不就是多跑两趟的事,他一个司机最不怕的就是来回跑了。
两人这天还真跑了两趟,拉回去四个集装箱和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零件啊,车轱辘啊,甚至好几桶泡在水里的润滑油。
何其争也找到了零元收废品的乐趣,甚至一再要求之后能多来几回,最好能把所有的集装箱都翻找一遍。
这个想法刘暮何尝没有,只是心有余力不足,加上基地那边也在开始搜罗,“可以是可以,只要别碰上基地的人,不然不好说。”
回到废品站里。
两个集装箱贴边放着,前后门打开,顶上再撑起一层雨布盖上,牛波一的一室一厅新窝竣工了。
就放在小楼和围墙之间的一块空地,还将地下室上来的电梯小房子给遮住了,以后只能从小楼后门进出,一般人根本发现不了。
别说一般人,就是到了现在,刘富贵三个都没发现小屋里有电梯,只以为就是个堆了多余砖头的屋子。
刘暮去接徐小凤,何其争跟李刚两人在屋檐下闲聊。
“要我说就在围墙上再开一道门,让牛波一可以出去拉屎。”李刚还撑着拐杖,斜站着,“后面弄个粪坑遮住的旱厕,以后也好用来种地,小凤正愁种菜不好施肥。”
想到新鲜的绿叶蔬菜,何其争也连忙点头,“要不等天晴我们干脆修个沼气池咋样?沤肥种菜,还能用来烧饭烧热水。”
“嗯,不错,还能弄沼气灯,这个我会。”
“我也会……”
两人就牛波一的排泄物利用展开了详细的讨论,当然,也不仅仅是狗子的,他们几个人类也能做贡献。
晚上刘暮回来听了沼气池计划觉得可行,就让他们自已看着办。
说到种蔬菜,她才想起自已前几天晚上拔了一根草,可翻遍那天穿的衣服,又问了帮她洗衣服的徐小凤,都没找到那根珍贵的草。
徐小凤听说是新长出来的草,连忙问,“真的有草长出来了?都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现在这种气候也能长出草,那土地里是不是也可以种粮食?”
对于这件事,刘暮不乐观,“野草生命力顽强,加上可能已经变异,常规条件下的农作物恐怕难以存活。”
话是有道理的,可徐小凤还是表示要试试,家里筐里的红薯已经冒出了芽孢,等到长出来后,她就移植两株去外面试试。
只等黑雨停了,万一真的能种出来,那以后以农业立国的大华夏说不定还能好起来。
华夏儿女,不管走到哪里,不管什么困境,总能从土地里种出个未来。
丢失了一根草,刘暮并没放在心上,她已经开始让系统处理油罐车和油桶里的油,主要是辨别分类。相同的放在一起藏起来,以后可以慢慢用。
至于藏在哪里,废品站堆场够大,可现在家里人不少,突然出现油罐车和大油桶还是没法解释。
当然,她也想了好存放的地方,那就是堆场后方的山里。
废品站之前就是建在一座小山包上,后来弄堆场和地下室也只把前方承包的土地挖平。县城是修建在丘陵延伸向海的一小片平地上,据说还是靠祖祖辈辈挖山填海,才有了如今的小平原模样。
而废品站往西边,差不多一公里左右,就是此处常见的丘陵,那里有一条废弃的隧道。
十年前规划县城前往海城市区的道路,本来是要开一条隧道让路程减少三分之一,可开隧道的时候发现那几座山地质不稳定,两个规划隧道都是开了不到百米就不断塌方,不得不放弃。最后只能从海湾架桥,也不知道哪个花费更大。
沿海的人也不靠山过活,渐渐地隧道就被人们遗忘了。
刘暮是怎么注意到的呢?那还是因为上辈子大洪水,沿海百分之八十的地方都被淹没,许多人往高处跑就住进了那条废弃的隧道。
后来又发生地震,隧道垮了一截,大家才又回到了山下。
不过刘暮清晰地记得垮塌的是隧道口,往里面却是有很长一截一直保存着,地震正好给中间垮出了一道大缝隙。第二次大降温的时候,她所在的小群体还在里面躲避了几个月。
踩过积水,刘暮用手电照亮隧道,手里提着刀,提防里面生活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