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心血来潮
在幸福村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李建国和王小的故事就像一首跌宕起伏的交响曲。 王小和李建国自幼一起长大,同窗数载,既是伙伴也是对手。当初竞选村干部时,两人都怀揣着为村子谋发展的热情,使出浑身解数。然而,最终李建国成功当选,王小则遗憾落选。这一结果让王小心中颇为不服,从此对李建国看不上眼,总是想方设法挑错,只要有机会,他必定会跳出来。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微风轻拂,村里的桃花、杏花竞相绽放,将整个村庄装点得如诗如画。李建国正组织村民们修建一条新的灌溉水渠,以解决农田的灌溉问题。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汗水湿透了衣衫,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希望和喜悦。 就在这时,王小出现了。他双手抱在胸前,嘴角挂着一丝冷笑:“李建国,你这修水渠的法子能行吗?别到时候白忙活一场。” 李建国抬起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平静地回答:“王小,咱们试试看,这都是为了村里的庄稼能有好收成。” 王小哼了一声,转身离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村里的各项事务在李建国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王小,虽然总是挑刺,但也在暗中较劲,想要做出一番成绩来证明自已。 一天,王小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了一位植物专家的消息。他心血来潮,决定亲自去把专家请来,为村子的发展出一份力。这在当时可是件轰动的大事,毕竟在这个相对封闭的村子里,请来专家是以前没人敢想也没人做过的事。 王小带着满心的期待和忐忑,踏上了前往专家所在地的路途。一路上,他换乘了多种交通工具,穿越了山川河流,历经了无数的艰辛。 终于,在一个幽静的小镇上,王小见到了那位植物专家。专家名叫林正,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眼神中透着智慧和温和。 王小诚恳地说道:“林专家,我们幸福村急需您的帮助,希望您能跟我走一趟。” 林正被王小的真诚所打动,决定前往幸福村看看。 当王小带着林正回到村子时,村民们都围了过来,眼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王小得意地看着李建国,仿佛在说:“看,我也能为村子做大事。” 在林正专家的指导下,王小提出了建楼的想法。他觉得村子要发展,就得有现代化的建筑,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 “咱们不能总是守着那些破旧的土房子,要建高楼,让村子有个新面貌。”王小在村民大会上慷慨激昂地说道。 然而,这个提议却引起了争议。 “建楼得花多少钱啊?咱们哪有那么多资金?” “这能行吗?会不会破坏了村子的原有风貌?” 李建国也提出了自已的看法:“王小,建楼不是一件小事,咱们得综合考虑村子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需求。” 王小却不以为然:“李建国,你就是胆小怕事,不敢尝试新事物。” 尽管反对声众多,但王小心意已决,他决定先从小规模的试验楼开始。 施工的日子里,王小天天守在工地,监督着工程的进展。可问题接踵而至,资金短缺、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施工人员技术不熟练……每一个问题都让王小焦头烂额。 就在王小为建楼的事情烦恼时,他又突发奇想,要搞一个植物工厂,种菜、种庄稼、种水果,凡是能种的他都想种。 “专家能在沙漠种水稻,咱们为什么不能在村里搞个植物工厂?”王小雄心勃勃地对村民们说。 李建国听到这个想法,皱起了眉头:“王小,咱们得一步一个脚印,不能盲目跟风。” “你就是怕我成功,李建国。这次我一定要做出个样子给你看。”王小倔强地说道。 于是,王小开始四处筹措资金,购买设备,招募工人。但事情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顺利,植物工厂的建设遇到了重重困难。 技术难题不断出现,种植的蔬菜和水果不是长势不好,就是遭遇病虫害。工人对新设备的操作也不熟练,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王小心急如焚,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 而此时,村里的一些风言风语也传了出来。 “看王小折腾的,这下可好,浪费了那么多钱。” “他就是跟李建国较劲,根本不考虑实际情况。” 面对这些压力,王小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李建国站了出来。 “王小,咱们一起想想办法,不能让这个项目就这么黄了。”李建国说道。 王小惊讶地看着李建国,心中五味杂陈。 两人坐下来,认真分析了植物工厂存在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李建国利用自已的人脉,请来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种植技术;王小则重新调整了管理方式,提高工人的培训质量。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植物工厂逐渐走上了正轨。种植的蔬菜水果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开始有了收益。 王小终于意识到,自已之前一味地和李建国较劲是多么幼稚。 “建国,以前是我不对,我不该只想着跟你争。”王小愧疚地说道。 李建国笑着拍了拍王小的肩膀:“咱们都是为了村子好,以后一起努力。” 从那以后,王小和李建国携手共进,为幸福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们一起规划村子的未来,建设新的学校,改善医疗条件,发展乡村旅游。 春天,村子里花香四溢,游客们漫步在田间小道,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夏天,绿树成荫,孩子们在新建的操场上尽情玩耍;秋天,金黄的麦浪随风翻滚,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冬天,村民们围坐在温暖的火炉旁,讲述着一年的故事。 然而,幸福村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有一次,一家旅游公司看中了村子的一块地,想要开发成大型度假村。这意味着要占用部分农田,并且可能会改变村子的原有生态。 李建国和王小对此产生了分歧。 李建国认为:“我们不能为了短期的利益牺牲农田和生态,这是我们的根基。” 王小则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能带来大量的资金和就业岗位。” 两人争论不休,互不相让。 村民们也分成了两派,支持李建国和支持王小的都有。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林正专家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我们可以选择一块相对不影响农田和生态的地方进行开发,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监管。” 经过深思熟虑,李建国和王小最终接受了这个方案。 度假村的建设顺利进行,为村子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随着游客的增多,村里的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成了大问题。河流变得浑浊,空气中弥漫着异味。 “这可不行,我们不能让村子变得又脏又臭。”李建国着急地说道。 王小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得赶紧想办法解决。” 他们组织村民开展环保行动,修建垃圾处理站和污水处理设施。 在这个过程中,王小的儿子王小明因为调皮,不小心掉进了河里。 “救命啊!”王小明大声呼救。 李建国听到声音,毫不犹豫地跳进河里,将王小明救了上来。 王小感激涕零:“建国,谢谢你,要不是你,小明就危险了。” 李建国笑着说:“咱们都是一家人,这是我应该做的。” 经过这次事件,王小和李建国的关系更加紧密,村民们也更加团结。 幸福村在他们的带领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迎来了更加美好的明天。 村里的老人在新建的养老院里安享晚年,年轻人纷纷回村创业,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接受良好的教育。 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李建国和王小站在村子的山顶上,望着脚下生机勃勃的村庄,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欣慰。 “咱们的心血没有白费,幸福村会越来越好。”李建国感慨地说道。 “是啊,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没有什么做不到的。”王小坚定地说。 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幸福村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着……
随着幸福村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吸引了更多的目光和关注。一天,一位名叫张华的富商来到了村子,他表示对幸福村的投资环境很感兴趣,想要在这里开展一些大型的商业项目。 李建国和王小对于张华的到来持有不同的看法。李建国担心过度的商业开发会破坏村子的生态和文化传统,而王小则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让村子迅速富裕起来。 “王小,我觉得咱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得为村子的长远发展考虑。”李建国忧心忡忡地说。 “李建国,你就是太保守了。张华老板实力雄厚,能给咱们带来多少好处啊!”王小反驳道。 两人在村委会上争论不休,村民们也分成了两派,各抒已见。 就在这时,张华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方案,他打算在村子周边建设一个大型的工厂和一个商业综合体。 这个方案一出,村里顿时炸开了锅。 “这工厂要是建起来,污染可不小啊!” “商业综合体倒是不错,能方便咱们购物。” 李建国深入村民中间,倾听大家的想法。他发现大多数老人都反对建厂,而年轻人则对商业综合体充满期待。 王小则积极地与张华商讨细节,试图尽快推动项目的进行。 李建国决定组织一次村民投票,让大家来决定是否接受张华的投资方案。投票的那天,村里气氛紧张而庄重。 最终,投票结果显示,大多数村民反对建厂,但支持建设商业综合体。 王小虽然有些失落,但也不得不尊重村民的意愿。 李建国和王小一起与张华重新协商,调整了投资方案。 然而,在建设商业综合体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土地征用和补偿的问题。一些村民认为补偿标准过低,不愿意出让土地。 “这补偿太少了,我们没法接受!”村民们在村委会上情绪激动。 李建国和王小一方面安抚村民的情绪,另一方面与张华沟通,争取提高补偿标准。 经过多次艰难的谈判,补偿问题终于得到了妥善解决。 商业综合体顺利开工建设,期间李建国和王小天天都到工地查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村里的年轻人也积极参与,学习建筑和管理知识。 当商业综合体即将竣工时,一场罕见的暴风雨袭击了幸福村。狂风摧毁了部分建筑,暴雨淹没了工地。 “这可怎么办?马上就要完工了,却出了这档子事!”王小看着一片狼藉的工地,心急如焚。 李建国冷静地说:“别慌,咱们组织村民一起抢险,尽快恢复施工。” 村民们纷纷响应,大家齐心协力,排水、修复受损的建筑。 经过几天的努力,工地终于恢复了正常。 商业综合体如期开业,吸引了周边众多的游客和商家。幸福村变得更加热闹和繁荣。 李建国和王小站在商业综合体门口,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王小,咱们这一路不容易啊。”李建国感慨道。 “是啊,不过只要村子能发展好,咱们的努力都值了。”王小笑着回答。 就在他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商业综合体的客流量过大,村里的交通变得拥堵不堪,停车位也严重不足。 “这天天堵车,太闹心了!”游客们抱怨道。 李建国和王小又开始为解决交通问题忙碌起来……
面对交通拥堵和停车位不足的问题,李建国和王小再次陷入了沉思和忙碌之中。 他们首先组织了一次紧急会议,邀请了村里有经验的长辈和年轻人一起出谋划策。 “我觉得咱们得拓宽村里的道路,增加一些车道。”一位年轻人说道。 “拓宽道路可不是个小工程,资金从哪儿来?”有人提出了质疑。 王小皱着眉头说:“咱们先看看能不能申请一部分政府补贴,再发动村民集资一部分。” 李建国点了点头:“这是个办法,但也要考虑到村民的负担。”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决定先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同时在村里进行集资的宣传。 然而,集资的过程并不顺利。一些村民表示已经为商业综合体的建设出了力,不愿意再掏钱。 “我们家哪还有闲钱啊,这事儿我不参与。”一位村民说道。 李建国和王小只能挨家挨户地去做工作,向他们解释改善交通对村子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大家想想,交通好了,来咱们村的人更多,咱们的生意也会更好做,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儿。”李建国苦口婆心地劝说。 与此同时,他们也在积极寻找其他解决资金的途径。李建国联系了一些曾经在幸福村长大,如今在外面事业有成的人,希望他们能为家乡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其中一位名叫赵强的企业家被李建国的真诚所打动,决定捐赠一笔资金用于道路拓宽工程。 资金问题解决了一部分,工程终于得以开工。施工期间,噪音和尘土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这天天吵得没法休息,灰尘还这么大!”有村民抱怨道。 李建国和王小一方面督促施工队尽量减少对村民的影响,另一方面给受到影响较大的村民送去一些生活用品表示歉意。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施工,道路终于拓宽完成,新增了不少停车位。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由于游客增多,村里的水电供应开始出现紧张。 “晚上电压不稳,灯都忽明忽暗的。” “水也不够用,洗澡都成问题。” 李建国和王小赶紧与水电部门沟通,协商解决方案。 经过努力,水电部门决定为幸福村增设变压器和供水设备。但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又遇到了技术难题,需要从外地请专业人员来解决,这又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 “这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王小无奈地叹了口气。 李建国鼓励他说:“别灰心,办法总比困难多。咱们再想想办法。” 他们再次在村里发起募捐,同时向镇里寻求帮助。最终,凑齐了费用,解决了技术难题。 随着水电供应的稳定,幸福村的发展逐渐走上正轨。但李建国和王小并没有放松警惕,他们深知,要保持村子的持续发展,还需要不断地解决新出现的问题,迎接新的挑战。 这时,村里的学校反映教学设备陈旧,需要更新。 “孩子们的学习可不能耽误,咱们得想办法给学校换一批新设备。”李建国说道。 王小表示赞同:“对,再穷不能穷教育。” 他们又开始为学校的事情奔波忙碌起来……
为了给学校更新教学设备,李建国和王小再次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中。 他们先对学校所需的设备进行了详细的清单罗列,从崭新的课桌椅到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器材,每一项都经过了认真的考虑和筛选。 “咱们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些设备都得是最好的。”王小坚定地说。 李建国点头表示同意:“没错,可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 两人决定先尝试向社会上的爱心企业和慈善机构寻求赞助。他们写了一封封诚恳的求助信,详细介绍了幸福村学校的现状和孩子们的需求。 然而,信件发出去后,大多数都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只有少数几家企业表示愿意捐赠一些少量的物资,但远远不够学校设备更新的需求。 “这可怎么办?难道就这样放弃?”王小着急地问道。 李建国沉思片刻后说:“不行,咱们不能放弃。我听说邻村之前通过举办义卖活动筹集到了不少资金,要不咱们也试试?” 于是,他们在村里组织了一场大型的义卖活动。村民们纷纷拿出自已制作的手工艺品、农产品等参与义卖。活动当天,村里热闹非凡,人们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可义卖结束后,筹集到的资金还是不够。 正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了出来。 “孩子们,咱们村一直都团结互助,这次为了学校,咱们每家每户都多出点力。”老人的话得到了大家的响应。 村民们纷纷主动捐款,有的拿出了自已的积蓄,有的甚至把准备买农资的钱都拿了出来。 终于,资金凑齐了,学校的新设备陆续到位。孩子们坐在崭新的教室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但就在大家都为学校的改善感到欣慰时,村里的医疗问题又凸显了出来。村里的卫生所设备简陋,药品不全,医生也只有一位,根本无法满足村民们的看病需求。 “上次我感冒发烧,去卫生所都没啥药。” “要是有个急病,都得往镇里的医院送,太耽误时间了。” 村民们的抱怨让李建国和王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咱们得想办法改善村里的医疗条件。”李建国说道。 王小附和道:“对,可这又得花不少钱啊。” 他们开始四处奔波,寻求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帮助。经过不懈的努力,政府决定为幸福村的卫生所提供一批医疗设备和药品,并派遣一名新的医生前来支援。 在新设备和新医生到来之前,村里一位孕妇突然出现早产的迹象。情况危急,李建国和王小赶紧联系了镇里的医院,用最快的速度将孕妇送去。幸好送医及时,孕妇和孩子都平安无事。 这件事让他们更加坚定了改善医疗条件的决心。 当新的医疗设备和医生到位后,村民们看病方便了许多。 可还没等他们松口气,村里的文化建设又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村里没有图书馆,没有文化活动中心,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匮乏。 “咱们不能光富口袋,不富脑袋。”李建国说道。 王小点点头:“没错,咱们得给村民们提供一些学习和娱乐的地方。” 于是,他们又开始为建设图书馆和文化活动中心而努力……
为了给村民们建设图书馆和文化活动中心,李建国和王小又开启了新的征程。 他们首先开始规划场地,走遍了村子的各个角落,最终选定了村子中央的一块空地。 “这块地位置好,大家来都方便。”李建国指着选定的地方说道。 王小表示赞同:“对,而且面积也够大,能满足咱们的需求。” 接下来就是筹集资金。他们一边向政府申请文化建设专项拨款,一边在村里发起募捐活动。 “乡亲们,咱们村要建图书馆和文化活动中心啦,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李建国在村民大会上热情地呼吁。 村民们纷纷响应,有的拿出了自已的私房钱,有的则表示愿意出工帮忙建设。 然而,在建设过程中,又遇到了建筑材料短缺的问题。原本预定的一批建材因为供应商的失误,无法按时送达。 “这可怎么办?工程不能就这么停着啊。”王小着急得直跺脚。 李建国冷静地思考了一会儿说:“别慌,咱们先联系其他供应商看看能不能紧急调货,实在不行就去周边的建材市场找找。”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替代的建材,保证了工程的继续进行。 就在主体建筑即将完工的时候,设计图纸又出现了一些问题。原本规划的图书馆空间布局不够合理,可能会影响书籍的存放和读者的阅读体验。 “这可不行,咱们得重新修改设计。”李建国坚决地说。 于是,他们请来了专业的设计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图纸进行了修改。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图书馆和文化活动中心终于建成了。里面宽敞明亮,摆放着崭新的书架和桌椅,活动中心还有各种娱乐设施。 村民们纷纷前来参观,大家都赞不绝口。 “以后咱们也有自已的文化场所啦,真是太好了!” “李建国和王小为咱们村做了件大好事啊!” 听到村民们的称赞,李建国和王小感到无比欣慰。 但他们还没来得及休息,新的麻烦又找上门来。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图书馆和文化活动中心的运营出现了混乱。 书籍借阅登记不规范,活动中心的设备维护不及时,一些村民还在里面大声喧哗,影响了其他人。 “这样下去可不行,咱们得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王小说道。 李建国点点头:“对,还要招募一些志愿者来帮忙管理。” 他们再次忙碌起来,制定规章制度,招募志愿者,组织培训。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图书馆和文化活动中心的运营逐渐走上正轨。 可就在这时,村里的一家工厂因为环保不达标被责令整改,面临着停产的危机。 “这可关系到不少村民的工作和收入啊。”李建国忧心忡忡。 王小说:“咱们得帮助工厂尽快完成整改,恢复生产。” 他们深入工厂了解情况,协助工厂改进生产工艺,引进环保设备。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工厂终于通过了环保验收,重新开工。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村里的灌溉水渠因为年久失修,出现了多处破损,影响了农田的灌溉。 李建国和王小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水渠的修复工作中……
面对灌溉水渠破损的问题,李建国和王小迅速召集了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 “大家都清楚,这水渠要是修不好,咱们今年的收成可就没指望了。”李建国一脸严肃地说道。 王小接着说:“咱们得抓紧时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修好。” 众人纷纷点头,带着工具就奔赴水渠破损的地段。 施工现场,大家热火朝天地干着,泥土和汗水混在一起,却没有人抱怨。李建国和王小更是身先士卒,亲自挖土、搬石头。 就在这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眼看一场暴雨就要来临。 “这雨要是下起来,咱们的进度可就耽误了。”有人担忧地说道。 “别管那么多,能多干一点是一点!”李建国喊道。 可是雨还是无情地落了下来,大家不得不暂时躲到附近的棚子里。 雨一直下,大家的心情也越发沉重。 “这可怎么办?等雨停了,工期又得往后拖。”王小皱着眉头说道。 李建国沉默了一会儿,说:“等雨小一点,咱们接着干!” 雨终于停了,大家立刻又投入到工作中。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水渠终于修好了。 还没等大家喘口气,村里又传来消息,有几个孩子在河边玩耍时不慎落水。 李建国和王小听到消息,心急如焚地赶到河边。幸运的是,有几个路过的村民及时把孩子救了上来。 “这太危险了,咱们得在河边设置警示标志,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李建国说道。 王小说:“对,还要组织巡逻队,定期在河边巡查。” 他们立刻行动起来,制作警示标志,组织巡逻队。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村里的一位孤寡老人李奶奶突然生病,卧床不起。 李建国和王小得知后,立刻带着慰问品去看望李奶奶。 “李奶奶,您好好养病,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们说。”李建国关切地说道。 李奶奶感动得热泪盈眶:“谢谢你们啊,要不是你们,我这老太婆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他们帮李奶奶请了医生,轮流照顾她。 在照顾李奶奶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村里还有不少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需要帮助。 于是,他们决定成立一个关爱互助小组,定期走访这些家庭,为他们提供帮助。 就在关爱互助小组刚刚成立不久,村里的一家养殖场出现了疫情。 “这要是控制不住,损失可就大了。”养殖场主急得团团转。 李建国和王小马上联系了兽医专家,一起研究防控方案。 经过一番努力,疫情终于得到了控制,养殖场避免了重大损失。 可是,幸福村的发展道路上总是充满了各种挑战。村里的农产品在销售上遇到了难题,市场价格波动,收购商压价,村民们的收入受到了影响。 “咱们不能任由收购商摆布,得自已寻找销售渠道。”王小说道。 李建国点头表示同意:“对,咱们可以尝试通过电商平台把农产品卖出去。” 他们组织村民参加电商培训,学习网络销售技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农产品的销售逐渐打开了局面。 然而,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村里的垃圾处理设施不堪重负,环境受到了影响……
面对垃圾处理设施不堪重负的问题,李建国和王小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咱们得赶紧想个办法,不能让垃圾把村子给毁了。”李建国看着堆积如山的垃圾,忧心忡忡地说道。 王小附和道:“是啊,可这需要不少资金来改进设施。” 他们决定先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入手,在村里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乡亲们,咱们要做好垃圾分类,能回收的回收,能降解的降解,这样可以减轻垃圾处理的压力。”李建国在村里的喇叭里大声喊道。 王小则带着志愿者挨家挨户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耐心地给村民讲解。 可是,习惯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还是有不少村民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分类。 “这事儿急不得,咱们得慢慢来,多监督多引导。”李建国安慰有些着急的王小。 就在他们为垃圾分类的事情忙碌时,村里的道路因为频繁的运输又出现了损坏。 “这路刚修好没多久,又坏了,得重新修啊。”村民们抱怨着。 李建国和王小立刻赶到现场查看情况。 “看来咱们得想办法加强道路的承重能力,不能总是修了坏,坏了修。”王小说道。 他们找来了专业的道路施工队伍,研究制定新的修路方案。 在修路的过程中,因为要封闭部分道路,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这出去一趟太麻烦了,啥时候能修好啊?” 李建国赶忙解释:“大家再忍耐忍耐,很快就能修好,以后路就好走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道路终于修好了,村民们出行更加方便。 然而,村里的教育又出现了新的状况。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孩子们的课程受到了影响。 “不能让孩子们的学习耽误了,咱们得想办法吸引更多的老师来。”李建国说道。 他们四处联系师范院校,发布招聘信息,提供更好的待遇和条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几位年轻的老师愿意来到幸福村任教。 正当大家为新老师的到来感到高兴时,村里的农田遭遇了病虫害。 “这庄稼要是毁了,咱们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村民们心急如焚。 李建国和王小赶紧请来农业专家,指导村民们防治病虫害。 在专家的指导下,村民们齐心协力,终于控制住了病虫害的蔓延。 可还没等大家松口气,村里的电力供应又出现了故障。 “这晚上没电可不行,啥都干不了。” 李建国立刻联系电力部门抢修。 经过电力工人的紧急抢修,电力终于恢复了正常。 幸福村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但李建国和王小始终没有退缩,他们带领着村民们共同应对,努力让幸福村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