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件事,傅锦华算是彻底的在大杨村站稳了脚,总算是计划中的事情,往前进了一小步。
就是不知道,走了之后,她大哥和妈妈姜明月在城里有没有事情,
而她二哥傅爱国,压根傅锦华就没想起来。
总之希望她的事情,不会牵连到家里面的人,不然,她内心不安,看来抽空,还的向家里发个电报,报个平安才行。
大杨村。
既然接受了李老的任务,那务必要把这份工作做好。
俗话说,要想马儿跑,必须让马儿吃饱,做医生没有自已的装备可不行。
这天,傅锦华找老知青牛盼儿打听,村里谁家大姐的手艺不错,她想给自已设计一款背包,
顺便再设计几个便于携带的针包,这样以后紧急初诊也方便一些。
要是以后出诊,总从空间拿出来工具,也不太现实。
牛盼儿一听,眼睛立刻亮了起来,拍着大腿说道:“锦华啊,你算是问对人了!咱们村里头,要说手艺好,那非王大娘莫属。
她年轻时可是镇上大户人家有名的绣娘,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但那手艺可一点没落下,针线活做得精细,村里人都爱找她帮忙做衣裳、缝补啥的。”
“哦?王大娘吗?那太好了,我这就去找她。”傅锦华闻言,心中一喜,连忙道谢,转身就要出门。
牛盼儿拉住她,笑道:“别急,我先带你去。
王大娘家离这儿不远,拐个弯就到了。
不过你得有点心理准备,王大娘这人爱清静,不怎么喜欢热闹,但只要你说明来意,她肯定会帮你的。”
傅锦华点点头,跟着牛盼儿穿过几条小巷,不一会儿便来到了一座红砖白墙的小院前。
这个年代,家里盖成这样,可不容易,这绝对是有钱又有权,不然还不被村里的其他人给嫉妒死。
傅锦华心里留了个底。
不多时,她们就到了,牛盼儿轻轻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略显沙哑却温和的声音:“谁啊?”
“王大娘,是我,牛盼儿,我带了个新朋友来,想请您帮忙做点东西。”牛盼儿回答道。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位满头银发、面容慈祥的老妇人出现在门口,她身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衣裳,眼神中透着一丝好奇地打量着傅锦华。
“王大娘好,我是傅锦华,新来的知青,听说您手艺好,特地来请您帮我设计个背包和几个针包。”傅锦华礼貌地自我介绍,同时将心中的请求说明。
王大娘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微笑,点了点头:“进来吧,孩子。
既然你有需要,老婆子我自然尽力而为。”
“只是这钱是一分都不能少了的。”
“娘,是谁来了。”
“没事,你安心呆在屋子里,这是来找娘做什么背包的。”
傅锦华跟牛盼儿对视了一眼,这是屋里还有人?
既然大娘不说,她们也没好意思问。
进屋后,王大娘详问了傅锦华对背包和针包的具体要求,包括大小、材质、颜色以及功能等。
傅锦华一一说明,还特别强调背包要结实耐用,针包则要有多个分隔,便于存放不同大小的针具和线团。
王大娘听后,沉思片刻,随即起身走到屋角的一个大木箱前,打开箱子,里面整齐摆放着各
色布料、针线以及各种制作工具。
她挑选了几块质地厚实、颜色素雅的布料,又拿出纸笔,开始在桌上勾勒设计草图。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一份份精致的设计图逐渐成形。
王大娘一边画,一边还耐心地向傅锦华解释设计思路,傅锦华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赞同。
最终,当王大娘放下笔,满意地看着自已的作品时,傅锦华也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王大娘,您真是太厉害了!这设计完全符合我的想象,甚至比我想的还要好!”
王大娘笑着摆摆手:“哪里哪里,不过是些手头上的功夫罢了。
既然你喜欢,我这就动手给你做。
你放心,不出一个星期,就能来取货了。”
傅锦华感激不尽,连声道谢,并约定好取货的时间。
走在路上,傅锦华看着牛盼儿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她忍不住到“牛姐,你有什么话说就是了,你这一副欲言又止的,弄得我心里憋的慌。”
牛盼儿听见傅锦华这么直率的讲出来,倒是心里一松,只得开口问道“那个,我比你大几岁,我就叫你,傅妹子了,我就是想问问,你这脑子里是什么做的?”
“怎么,就简简单单的一个背包,就被你给设计出这么好看的,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设计的,比省城里的大设计师都做的好。”
“哈哈,哈哈,牛姐,你可太抬举我了,我哪里有那个设计的天赋,我就是见识的多了,脑子里看到王大娘拿出来的哪款布,脑海中就不知觉的,有了一些想法而已。”
“那我能给你打个商量不?”
“牛姐,你有啥不能说的,你有事情尽管说就是了。”
“我想问下你,我能让王大娘按照你设计的款式,稍微改一下,让她给我也做一个么?”
“哎,就这事呀,你要是喜欢,我脑子里还有很多款,到时候,我一一的都跟王大娘讲,你们要是想做包了,直接找她就行了。”
“那这样,你会不会比较不好做,毕竟这个款式是你先想出来的,要是你以设计师的名义,直接让王大娘买断,她在直接做,你连带的还能赚点钱。”
大概是下乡当知青这么多年,时间也终于磨平了牛盼儿的心,不知不觉间,她也变得有些同化了,更屈居于现实了。
“牛姐,你的想法我都理解,但是这个真的不为之一提,没事的,我心里有数哈,今天真是谢谢你啦。”
牛盼儿看付锦华不计较这些细枝末叶的事情,内心微微一松,有些感动。
到了正式上班这天,傅锦华径直的往村头走,村里给李老头盖的卫生所就在那里。
说是卫生所,还不如说是村里有一户富裕的人家搬到了镇上,在大杨村留下了三间老房子。
一间,是外间急诊,输液挂针的门厅,有几张破旧的凳子,屋顶上随意的系着几个绳子,垂了下来,绳子上面都打好了结,一看就知道是给病人输液用的。
中间一间摆放了几张空置的木板床,床上铺着薄薄的一层褥子,也是为夜间应急治疗病人准备的,收拾一下,算是简易的住院床了。
最里面的一间,有几个木质的架子,架子上零散的摆放着些药品,而靠墙的另一边则是一张简易的木板,看来李老头有时候也会歇在卫生所里。
整体看完,傅锦华得出一个结论,麻雀虽小肝胆俱全。
对于一个大队里面的卫生所,能够有这么样一个独立看病的地方,算是不错了。
“小傅同志呀,你也看完了咱们以后要上班的地方,你有啥要说的没。”
“你觉得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傅锦华看完,故作严肃道“还真的有。”
李老头看着傅锦华这么正式,原本有些随意的口吻,也立马变得严肃起来,“你说,咱们这里怎么个改进,我都听着,之后我再汇报给大队长,让他给我们最大的支持。”
“不过,也不能太过分了,现在每个村里都难,咱们村还算是好的了,其他村里想看病连个头疼脑热懂的人都没有。”
“那要是生病了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熬呗,有的用土方法,用生姜掺辣椒水,一碗灌下去,能出汗就出汗,不能出汗,就捂紧被子。”
“去医院,一个咱们距离远,一个是村里是真穷呀,他们受凉去医院,还真是舍不得花那个钱。”
“所以,知道你那天在村里露的一手,我们都多震撼了吧。”
“傅丫头快说吧,你有啥好的想法。”从傅知青、傅同志,再到傅丫头,无疑不说明这个时代人民群众的可爱之处。
问完,他还随手拿起桌子上已经用的都抓不住笔头的铅笔头,准备记录傅锦华接下来的话。
这让傅锦华真正的体会到了时代人民的热爱和真诚,原本有些满不在乎,当做完成任务或者把大杨村大当做跳板的她,态度也变成的认真起来。
她真正的感觉到了,人民群众的可爱和幸福,他们的要求真的不高也容易满足,他们相信党,相信国家,即使现在时代不发达,干着工人最苦最累的活,他们的脸上也充满了笑容。
因为人民有信仰,心中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