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灯与贾府女眷相谈甚欢,贾老太太甚至还表示,以后有新鲜吃食,要亲自去尝一尝,张灯当然知道这话就是客气一下,做不得真,但也反映出,贾老太太确实心情很是愉悦。
之后便带着贾家大姑奶奶派来的婆子去学习做翡翠面条。
从厨房刚一出来,第三次看到了贾府大管家贾全。
“贾管家,真巧,又见面了~”张灯率先打招呼。
“张小娘子,可不巧,我是专门在这等着你呢!”贾全这次终于不是跑着来的了。
张灯有点疑惑,啥事啊,还专门等着我?于是问道:“啊?等我?可是老夫人还有其他吩咐?”
“不是老夫人,是我们大老爷有请,咱们边走边说可好?”贾全摆出请的手势,张灯也只好跟在后面一同走。
大老爷,那不就是贾同知么,那可是正五品的官。在大虞朝,地域行政划分为村、镇、县、府,按现代的划分来说,一府大概就相当于一省,知府就相当于是省长,那么贾同知就可以说是副省长了。
那你说,副省长找你,你去不去!
一路跟着贾全到了贾同知的书房,一进门就望见满墙的各式书籍,在这个时代,最便宜的印刷书籍一本也要三百至五百文,贵的更是从几两到几十两不等,更别提孤本古籍,那就不是能用银钱衡量的了。
所以很多读书人家庭贫困,科考用的书是不可能全都买的,多半都是在夫子那里自已抄书,这也衍生出了很多书生抄书卖钱换取生活费的一个行当。
比如周家父子,除了周老爷子留下的一些书,后来用到的书籍,很多都是二人靠手抄的。
书的价值,在这个时代有多高呢?就比如说,女子出嫁,若是有一箱子书做嫁妆,要比一箱子金银做嫁妆风光的多;同样也出现过,有的书生,宁愿病死,也不肯卖一本书换钱买药的事情。
那么,贾同知这一面墙的书,大概也就是你去朋友家,竟然发现朋友家摆了一书架的粉红票子吧。
贾同知没有坐在他那硕大的书案后面,而是坐在一旁待客区域的主位上,右手位子坐着刚刚才在老夫人那里见到的贵妇人,果然是贾同知的夫人,看来叫她来,也是为了避嫌。
贾同知身着玄色长袍,长相和贾老夫人有五成相像,也是圆脸微胖的身材,续着短须,应该是刚刚待客喝了酒,脸色发红,但眼神清明且锐利。
张灯见礼后,贾同知也不废话,直接问道。
“张小娘子,舍妹刚刚跟你买做白玉芽的方子,你不肯卖,若是本官跟你买呢?你可卖啊?”
贾同知语气平平,但就是让人听起来觉得很严肃,张灯若是这个时代的普通百姓,定是要被吓住。
可她不是啊,她是新时代的大好青年,从小接受的就是人人平等的教育,我为啥要怕你啊!进门跪拜已经让她满肚子怨言了,跪跪跪,跪你奶奶个腿啊!
等见了那个“便宜老公”,一定要督促他好好读书,不考个官身出来,非要打断他的腿,老娘可不想跪跪跪的!
没办法,谁让这里是封建社会,不想跪,那就得家里有人做官。哪怕是最小的官,她也不用下跪了,只需要行蹲礼即可。当然,犯事了下跪求饶不算……
张灯心里愤愤不平,但面上不显,不卑不亢的回答道:“回大人,不卖给大姑奶奶,自然也不能卖给您,您若是需要,我写给您便是了。”
“哦?听说你要在舍妹返京时才给她,那要什么时候给本官啊?”贾同知到是没想到,小丫头没有一点害怕,听说比自家小女儿还小上一岁,平时自已严肃起来,自已女儿也要怕呢。
“民女现在就可以给您写。”
“还会写字?不错。现在就写?你就不怕本官拿了你的方子去牟利?还是说你惧怕本官,不得不答应啊?”贾同知也很好奇,为什么和他妹妹有区别呢?
“因为民女知道,您不会拿去牟利。若是真有此意,刚刚贾夫人在老夫人处,便会亮出身份,与我要这方子,但她没有,反而与我探讨的都是厨间的小妙招,可见您二人并不是想要与民争利之人。夫人,您说是吧?”说着,张灯望向贾夫人。
“你这丫头真会说话!老爷,您看,我说什么来着,她才不会怕你呢,你还在这装什么严肃!”说着,贾夫人也不再假装板着脸,笑着同贾同知说道。
“哈哈哈!这丫头有几分胆量!那你说说,你为何愿意今天就把方子写给我?”贾同知也不再自称本官,吓唬人了。
“回大人,因为我知道,您不仅不会与民争利,反而要为民谋利!我们北宁府地处北疆,冬长夏短,冬天物资匮乏,而您又是分管钱粮之职,想来您是想将白玉芽推广开吧?既然为此,我自当把方子献出来出一分力~”
“不错,我正是有此考虑,我在北宁府出生长大,又在此做官,何尝不知道百姓日子难过呢!所以我此行,即是要为我母亲过寿,也是要看看这白玉芽到底什么来头!在府城都传开了!”
在府城都听说了?古人消息这么灵通吗?
“大人,这白玉芽成本不高,若是推广开来,百姓冬天能吃上一口鲜菜,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也能算作是我的功德。”
“你当真愿意无偿献方子?不要钱?”
“当真不要钱,只是……”
“我知道你的顾虑,你是担心我推广开来,让你违约了?”
“正是,我毕竟与聚友楼签了契书!”
“这你不必担心,官府想全民推广,不是张张嘴就行的容易事。我要自已先去试验,若行得通,才能给京城递折子。去京城路途遥远,快马不停也要跑上二十天,折子递上去还不知道多久能被看到。京里看到后,也要试验,几番折腾,最快也要三四个月。所以明年三月能不能把这事办妥都说不好呢。”
“竟要这么久?”
“这还是顺利的,若是折子不批,那便不能由官府推广!”没办法,古代路途遥远,再加上流程繁琐,办一件事情,半年都是快的。
张灯要来碳笔,把发豆芽的办法和注意事项详细的写给了贾同知,虽然她在努力练字,但是毛笔还是用不好。
贾同知和贾夫人则是惊叹:“就只要黄豆和水?什么都不需要加了?”
“是的,就只要黄豆和水,只要控制好温度和做好避光,几天就能吃了!”
“好!黄豆家家都有,只要能推广,百姓日子也能好过些!”
“是的,除了黄豆,绿豆发的豆芽也很好吃!”
张灯本人是更喜欢吃绿豆芽的,可惜现在绿豆比黄豆要贵许多,所以一直做的都是黄豆芽的买卖。
“另外,若是官府推广,可一定要强调,不是什么发芽都能吃的!比如土豆发芽是要中毒的!”
若是不说清楚,人人都以为发芽的东西也能吃,吃出人命就是罪过了。
“好,本官记下了!不过你放心,官府买方子,岂能真让你白白献出,一会走时让贾全给你拿上银票。”
张灯还要拒绝,她是真心想献出方子的。
“好啦好啦,你这孩子!不要推辞了,我和大人知道你的好意,但你难道想让大人落个搜刮民脂民膏的名声嘛?”贾夫人出来劝道。
既然这么说,那张灯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转身告辞,准备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