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速向前奔跑,转眼间就到了1984年,哈管局各个团场迎来了飞速发展,无论是山北团场的畜牧业,还是山南团场的教育事业,而山南的柳泉农场的教育系统出现了不可迂回的困惑——少数民族学校与汉族学校合并的问题!
柳泉农场是维族人数相多的团场,维族学校一直是独立存在的,为了方便统一管理,团场党委决定把维族学校和汉族学校合并在一个校区,还要对维族学生普及汉语教育。教学模式、老师安排、以及普及的程度,甚至课程安排都是极大的困惑。
后经过哈管局教育局出面,建议把刘国华调到柳泉学校任校长,毕竟他在红星学校有管理哈族和汉族在一个校园上课的相关经验。
此时的徐梅刚刚接替财务科长的第二年,要调走,必须夫妻同进退。这一点哈管局相关领导,也给予了考虑,夫妻两个调过去享受同等的待遇。
最主要的是刘国华的两个孩子都在上海生活,不存在孩子转学等相关棘手的事情,刘国华和徐梅平级调动还算顺利。
这么多年的相关教学经验,周娟在分场学校早已成为了教学骨干,不但兼任初中毕业班的班主任,还担负着语文教研室组长的职务。
性格好强的周娟生怕统考成绩和场部差距太大,不希望有学生因为家庭拖累,或者经济上的原因成绩受影响,经常到学生家家访,偶尔也会把学生留下来谈心或者补课,下班的时间也会不准时。
这让本来就小心眼的何大水说话阴阳怪气,还疑心重重:“哎呀,领导回来了,发了多少奖金呀!”
小儿子在上海寄人篱下,大儿子已经在场部读高中住校,可是二儿子在本地读书,经常吵架让儿子不开心,周娟忍耐着不愿意多说什么,更不敢给上海的小儿子任何压力,只能独自忍受着内心的煎熬。
周娟的大儿子周末回家,虽然周娟从不在儿子面前说什么,但是儿子也能感受到什么,但他也不好直接说什么,父母格局上的差异这个鸿沟很难愈合,不能做什么,唯有努力学习,走出这个畸形家庭,是他努力学习的动力。
一同从东北来到这里车队的几个老战友,这些年也各有前程,袁师傅因为技术不错,被调到团场开小吉普,待遇相当不错;李师傅依然在车队,和徒弟尕辉配合还行,腰包渐渐鼓起来了;刘海山早已经调到了团场政法委工作,独当一面,家庭幸福美满。
最惨的当属吴师傅了,一家人回到老婆的老家当了本地的农民,挣工分每天就只能几毛钱,养活三个孩子举步艰难。
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一家人的生活就捉襟见肘,偏偏那个时候吴师傅的老婆又患了重病,生命垂危,真的叫天叫地都不灵验。
哪有钱给老婆治病?吴师傅一筹莫展,精神几近崩溃的边缘。而在吴师傅家最困难的时候,相对富裕的邻居提出了帮衬的条件:“我家只有两个儿子,没有女儿,要不把你家女儿送给我们,我家出钱给你老婆治病。”
这不是赤裸裸的威胁吗?虽然知道邻居领养女儿就是以后给儿子当媳妇,但是吴师傅救老婆心切,只好含泪答应了邻居的要求。
而结果更寒心,女儿送出去了,老婆经过一段时间的救治也没有救回来,吴师傅真的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
没有了老婆,吴师傅在老婆娘家无法立足,亲戚们屁话连篇,恨不得快快赶走落魄的父子三人。
怎么办?出路在哪里?吴师傅思前想后,不得已只好求助于老婆远在新疆的堂姐,询问相关政策,看能不能回到新疆?
兵团建制已经恢复,外流的人员可以回来上户口,但是已经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只能到基层从事农业劳动。
堂姐也是个热心人,赶忙给吴师傅一家寄回去路费,吴师傅带着两个儿子重新返回兵团,到农业分场从事农业劳动,艰难度日。
刘海山在机关工作,顺风顺水,老婆在小学部当老师,双职工家庭收入可观,虽然家里有三个孩子,儿子刘启明最大,还有两个女儿,定量分配物资,但是有岳母管理后勤,精打细算,日子还是过得有滋有味,毫无后顾之忧。
刘启明和周娟的大儿子何永利是高中同班同学,也是好朋友,两个大男生表面上都不善言辞,私底下却无话不说。何永利把心中的烦恼分享给刘启明,而刘启明也同样对待何永利,把报考军校的想法也说给何永利。
暑假里刘启明和随着何永利去分场那边玩,体验分场的生活,亲眼目睹加工厂榨油、翻砂厂的工作过程。周娟本来就是爽朗的人,对待儿子的朋友也是热情招待,这给刘启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原打算等大儿子高考以后再解决和何大水的事情,可是何大水彻底触犯了周娟的底线:周娟在学校给学生补课,何大水竟然去捉奸,场面一度混乱,忍无可忍的学生家长把何大水胖揍一顿了事。
此时周娟忍无可忍,下定决心向何大水提出了离婚。
小儿子已经在上海,肯定判给周娟,大儿子已经懂事,自已愿意跟着周娟生活,无奈之下,二儿子何永军判给了何大水,被何大水送回了河北老家,让姐姐帮助照顾。
好好的一个家因为何大水的猜忌四分五裂,各奔东西。
就在高考就要来临的时候,刘海山家也突发意外——老婆注射青霉素过敏当即死亡!突发的打击瞬间刘海山的天就要踏下来了,刘启明深受打击,强打精神参加了高考,后果可想而知,不得已参军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心情可想而知,老奶奶只好忍痛,承担起了照顾两个孙女和刘海山的生活起居。
毕竟刘海山还年轻,只有四十多岁,为了孩子,有热心的朋友劝他重新组织个家庭。
刘海山觉得岳母为这个家付出太多,老婆才过世没有多久,要是重新成家,担心岳母有什么想法,不能答应。
岳母虽然年纪大了,却不糊涂,对刘海山说出了自已的打算:“遇到合适的成个家吧,孩子我来管;要是以后住在一起不方便,我就回老家去。”
再怎么着刘海山也拿不定主意,再婚的事情就这么耽搁下来了。
何永利本来学习还算不错,可是父母这么一闹腾,高考也没有发挥好,不得已选择了复读。
周娟不敢把离婚的事情告诉娘家,担心母亲和弟弟排挤小儿子,刚放暑假又匆忙赶回上海看望小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