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元年,朝堂之上,气氛肃穆得令人窒息。年轻的林逸身着不合时宜的奇装异服,坦然站在朝堂中央,与一众老臣对峙。他带来的奇策,在李世民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却在老臣们看来,无异于惊世骇俗的异端邪说。
“陛下,臣以为,此策过于荒谬,恐难实行!”长孙无忌率先发难,言语间满是对林逸的不屑。这位国舅爷身着紫袍,手持玉笏,居高临下地打量着林逸,眼神中带着审视和戒备。林逸不过一介布衣,有何资格在朝堂之上指点江山?
林逸不卑不亢,迎着长孙无忌的目光,朗声道:“国舅大人所言差矣。在下这策,并非天方夜谭,而是基于……”他顿了顿,环视四周,将众臣的质疑尽收眼底,“科学的推演。”“科学?”长孙无忌冷笑一声,这闻所未闻的词语,在他听来更像是一个笑话。“从未听过如此奇谈怪论!你一个来历不明之人,竟敢妄言……”
林逸微微一笑,并未被长孙无忌的威势吓倒。他从容地从袖中取出一张绘制精细的图纸,缓缓展开。图上,纵横交错的线条和符号,让在座的大臣们看得一头雾水。“此乃在下根据大唐目前农耕现状,结合水利、土壤等因素,设计出的新型灌溉系统。”他指着图纸,侃侃而谈,“只需稍加改进,便可大大提升粮食产量,解决百姓温饱问题。”
李世民的目光始终落在林逸身上,眼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他虽不明白林逸口中所说的“科学”究竟为何物,但他能感受到林逸身上散发出的自信和智慧。他抬手示意长孙无忌稍安勿躁,转向林逸,温和地问道:“爱卿所言,当真可行?”
“陛下,臣以性命担保!”林逸语气坚定,掷地有声。他明白,在这个时代,要推行新的理念,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但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改变这个时代。
长孙无忌见状,心中更加不安。他深知李世民求贤若渴,若是林逸真有如此才能,必然会得到重用,届时,自已在朝中的地位恐怕会受到威胁。他再次站出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这新型灌溉系统,闻所未闻,是否真如他所言那般有效,还有待考证。贸然推行,恐会劳民伤财,适得其反。”
林逸正要反驳,却见一位老臣缓缓走出,正是资历深厚的萧瑀。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用一种老成持重的语气说道:“陛下,老臣附议。治国之道,当以稳妥为先……”萧瑀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林逸的目光落在萧瑀身上,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萧大人……”
“萧大人德高望重,自然注重稳妥。”林逸语气平静,却暗藏锋芒,“但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又怎能使大唐更加繁荣昌盛?”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众老臣,沉声道,“诸位大人可知,在海外,有一种名为‘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它巧妙地利用地形,实现了灌溉、防洪、航运等多种功能,造福一方百姓。”
“都江堰?”萧瑀眉头紧锁,显然从未听过这个名字。“海外蛮夷之地,岂能与我泱泱大唐相提并论?”他轻蔑地哼了一声,“他们的奇技淫巧,于我大唐无用。”
“萧大人此言差矣。”林逸不卑不亢地反驳,“治国之道,在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论何处,只要是有益于民生的良策,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继续解释道,“这‘都江堰’的原理,与在下设计的灌溉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在下将其改进,更适合大唐的地理环境和农耕方式。”
林逸从袖中取出另一张图纸,上面详细绘制了都江堰的结构和运行原理。他指着图纸,深入浅出地讲解,试图让这些古人理解现代水利工程的精妙之处。然而,他的努力似乎并未奏效。
大部分朝臣仍然一脸茫然,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复杂的图纸,也无法理解林逸口中那些陌生的词汇。他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言语间充满了怀疑和不解。
“这……这都是些什么鬼画符?”一位老臣指着图纸,疑惑地问道。
“是啊,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另一位老臣附和道。
长孙无忌见状,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再次站出来,拱手道:“陛下,此子巧言令色,满口胡言。他所说的这些,皆是无稽之谈,不足为信。”
林逸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沮丧。他知道,要让这些固守传统的老臣接受新的理念,并非易事。他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李世民身上。“陛下,”林逸沉声道,“臣并非空口无凭。臣可以先在小范围内试行此方案,若真如臣所言,可大幅提升粮食产量,届时再推广至全国,岂不两全其美?”
李世民一直默默地听着,不发一言。他深邃的目光在林逸和众臣之间来回逡巡,似乎在权衡利弊。他明白,林逸的方案虽然看似大胆激进,但却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如果真能成功,将对大唐的国力提升带来不可估量的益处。然而,他也担心,万一失败,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引发民怨。
朝堂上的气氛凝重而压抑,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世民身上,等待着他做出最终的决断。李世民缓缓站起身,目光落在林逸身上,沉吟片刻后,开口道:“林爱卿,你……”“林爱卿,你所言之‘都江堰’,朕未曾耳闻,其效用也难以揣测。你之策略虽新颖,然朝中老臣皆有疑虑,朕亦需谨慎。”李世民沉吟片刻,并未直接表态,而是示意林逸进一步解释。
林逸心知肚明,这正是关键时刻。他深吸一口气,将图纸展开,指着其中关键部位,娓娓道来:“陛下,此‘都江堰’之精妙,在于‘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者巧妙结合。‘分水鱼嘴’将岷江分为内外两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泄洪;‘飞沙堰’则可自动排沙,避免泥沙淤积;而‘宝瓶口’则控制内江水量,确保灌溉用水稳定。臣所设计之灌溉系统,正是借鉴了此原理,并根据大唐地形地貌进行改良,使其更适用于关中平原。”
他继续解释道:“如今关中地区,旱涝频发,百姓苦不堪言。臣之策略,不仅可以解决灌溉问题,还能有效防止水患,提高粮食产量,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盈。长远来看,此举可使大唐国力更上一层楼。”
林逸滔滔不绝,将现代水利工程的精髓,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给这些古人听。他充满自信,相信自已的方案能够说服众人。
然而,长孙无忌却并未被他的热情所感染。他敏锐地捕捉到林逸话语中的一丝漏洞,立刻站出来反驳道:“林公子所言,虽天花乱坠,却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关中地区地势复杂,水文情况多变,你如何保证你的方案能够适应各种情况?一旦出现偏差,岂非适得其反,造成更大的损失?”
长孙无忌的质疑,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林逸心中的热情。他意识到自已太过专注于技术的讲解,却忽略了现实的复杂性。他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反驳。
李世民见状,眉头紧锁。他虽然欣赏林逸的才华和胆识,但也明白长孙无忌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他沉吟片刻,开口道:“林爱卿,你之策略,朕需再仔细斟酌。今日之事,容后再议。”
林逸心中一沉,他知道,这番话意味着他今天的努力可能付诸东流。他默默地收起图纸,心中五味杂陈。他不知道自已还有没有机会再次向李世民陈述自已的方案,也不知道自已能否在这个陌生的时代,实现自已的理想。
他躬身行礼,默默地退出了朝堂。落日的余晖洒在长安城巍峨的宫墙上,将一切都染上了一层金黄,却无法驱散林逸心中的阴霾。他漫无目的地走在长安街头,思绪万千。前方,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个熟悉的身影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