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云之天启大帝
明末风云之天启大帝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明末风云之天启大帝 > 第271章 漠南诸部,阴山屏障

第271章 漠南诸部,阴山屏障

加入书架
书名:
明末风云之天启大帝
作者:
尔东大王
本章字数:
5490
更新时间:
2024-11-18

察哈尔部是蒙古大汗的直属部落,其各鄂托克的领主历来由黄金家族达延汗的长子图鲁博罗特和六子斡齐尔博罗特的子孙承袭。

察哈尔部是女真兴起前,漠南蒙古最强大的势力,拥有8大营、24部,其势力东起辽西,西至洮河,兵马强盛,威震漠南,成为挟持和威胁各部的宗主。诸部不堪其苦,漠南蒙古各部的封建主与察哈尔部长期存在着较深的矛盾。

万历年间,努尔哈赤建元称汗。成吉思汗嫡系第15世孙达延汗的7世孙林丹汗登位称汗,明人谐其音称为虎墩兔汗。

林丹汗作为蒙古帝国第35任大汗,自称蒙古大汗。蒙古各部虽名义上尊其为大汗,实际上却各自为政。林丹汗实际只统辖察哈尔部,称之为察哈尔汗。

努尔哈赤崛起后,在女真和大明王朝的斗争中,蒙古各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双方均对蒙古各部实行笼络政策,以图利用蒙古各部的力量抵御或推翻对方。女真极力笼络科尔沁等漠南蒙古部落,大明王朝则拉拢地处漠南中心的察哈尔部 。

女真则利用漠南蒙古的矛盾,通过威胁利诱和联姻、联盟政策,积极拉拢蒙古各部,并利用他们的军事力量,采取扶此抑彼各个击破的策略,征服与之相抗衡或不愿归附于他的蒙古部落。

因林丹汗的无能和大明王朝的腐败,林丹汗不仅未能笼络,反而多次入边掳掠,大明王朝安抚笼络蒙古部落的手段完全失败。而女真在与大明王朝争夺蒙古诸部势力的斗争中,优势却越来越明显 。

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即位后,继续实行对蒙古各部威胁利诱和分化瓦解及拉拢的基本国策,削弱蒙古各部,使各部皆听命于女真,大大增强了实力。

随着女真的崛起,林丹汗感到女真的威胁。1628年,察哈尔部从其游牧地西拉木伦河西迁到宣府、大同边外。

察哈尔部西迁,激化了内部的矛盾,逼迫一些部落投向女真,既削弱了大明抗御女真的力量,又加速察哈尔部的败亡。林丹汗众叛亲离,四面楚歌。为皇太极统一察哈尔部,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漠南蒙古各部为保护自已,纷纷和女真建立联系,并逐渐归附女真。皇太极联合蒙古诸部军事力量征讨察哈尔部,多次打败了林丹汗。

林丹汗在女真和蒙古各部联军的打击下,狼狈逃窜青海,逃难过程中部众大量流失。1633年,察哈尔部两翼大总管塔什海、虎鲁克寨桑归附女真。1634年,候痕巴图鲁、巴达西寨桑、额林臣戴青、土巴济农、巴噶达尔汉等归附女真。

1634年8月,林丹汗因天花死于青海大草滩。1635年,林丹汗之子额尔孔果洛额哲与母亲苏泰太后献传国玉玺,率部投降女真,蒙古帝国灭亡。

皇太极封额哲为察哈尔亲王,将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马喀塔嫁给他。察哈尔部被皇太极兼并。其属土默特和鄂尔多斯诸部,尽皆归附,皇太极统一漠南蒙古。

土默特部为达延汗右翼三万户之一,达延汗之孙俺答汗占据12土默特大部后,逐渐强大起来。

隆庆年间,俺答汗与明朝达成隆庆和议。农耕文明与游牧部落达成和解,开通互市,建立了密切的经济、政治关系,确保了双方边境地区的长期和平。

万历10年俺答汗逝世后,俺答汗之妻三娘子按照蒙古旧俗,先后嫁给俺答汗长子黄台吉、长孙扯力克、扯力克长孙卜石兔四任土默特部首领,尽力维持蒙汉和睦相处,不用兵戈长达二十年 ,为蒙汉两族的民族团结作出了巨大贡献。

万历35年,卜石兔与素囊台吉争夺土默特及顺义王承袭权,土默特部逐渐分裂为东、西土默特。在蓟州边外的部众称东土默特,留在归化城的称西土默特。

俺答汗时期西征瓦剌,进兵青海,命其子丙兔留驻青海,控制着青海大部分地区。崇祯5年,漠北蒙古赛音诺颜汗部首领图蒙肯又称却图汗,率部入青海,征服青海的土默特分部。

崇祯初年,卜石兔被察哈尔部林丹汗攻击卒于河套,顺义王位告寝。东土默特部的鄂木布楚琥尔、善巴因惧怕林丹汗,率先归附女真。西土默特部俄木布和耿格尔被皇太极征讨战败后,归附女真。

阿鲁科尔沁、四子部落、乌喇特、茂明安、翁牛特、伊苏特、喀喇车里克、阿巴噶、阿巴哈纳尔统称为阿鲁部。

乌喇特部三兄弟与四子部落僧格四兄弟以及茂明安部车根都是堂兄弟关系,是阿鲁科尔沁部首领塔赖楚琥尔的从侄。

为躲避察哈尔部的进攻,阿鲁科尔沁部、翁牛特部、喀喇车里克部、伊苏特部投奔科尔沁部土谢图汗奥巴,从此脱离了蒙古阿鲁部的地理位置。

天启年间,敖汉部索诺木及其弟色臣卓哩克图、奈曼部衮楚克及其侄鄂其尔,因不满林丹汗,最早归附女真。

崇祯初年,阿鲁科尔沁部首领塔赖楚琥尔及其子穆章、翁牛特部首领逊杜棱和栋戴青、喀喇车里克部噶尔马伊尔登和摆沁伊尔登、伊苏特部寨桑达尔汉、茂明安部车根汗、乌喇特部俄木布、喀喇沁部苏布地、巴林部色特尔、扎鲁特部色本和内齐、四子部落僧格、索诺木、鄂木布、伊尔扎木率部归附女真。

鄂尔多斯部为蒙古大汗察林丹汗属下部落。

鄂尔多斯汉译意思为众多的宫殿。鄂尔多斯部原为成吉思汗最忠诚的鄂尔多卫护部队。这支卫队的后裔,世世代代继承了祖先的职业,守护成吉思汗陵寝。

达延汗再次统一蒙古草原后,封其三子巴尔斯博罗特执掌河套地区,称为鄂尔多斯部。

黄河经宁夏北流至内蒙古巴彦淖尔,以乌加河为主干道东折,然后流经包头,再南折流往山西,呈几字形,形似套状,故称黄河河套。这种河套的地形在世界大江大河里绝无仅有。

黄河河套依山阻河,地势险要。阴山横亘黄河之北,贺兰山耸峙于黄河之西,芦芽山屏障于黄河之东,南邻陕北高原。

阴山山脉是蒙古高原气候南北差异的重要分界线,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分界线,由大青山、乌拉山和狼山组成。

阴山山脉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50至100公里。西起黄河河套西北,横亘在黄河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之北,东至滦河与西拉木伦河的分水岭。

阴山山脉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南北不对称,北坡和缓倾向蒙古高原,而南坡以1000多米的落差直降到河套平原。

自汉武帝北伐匈奴占领阴山后,阴山就成为中国历代王朝北方的屏蔽。阴山和黄河河套地区成为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争夺的重点地区。

历史上过往阴山有三条主要大通道,一是从呼和浩特通往武川县的蜈蚣坝,古称白道、单于道等。二是包头通往固阳县的昆都沟谷道,古称中道、稒阳道、呼延道等。三是从狼山口、哈隆格乃山口通向漠北的西道,称朔漠古道。

通过白道需翻越阴山,此道山势高耸,山路陡险,雨季和冬季运输殊为不易。

中道地处阴山中段,是乌拉山和大青山的界谷,地势较为平坦,便于车马通行,在阴山古道中居于最为重要的位置。

西道位于巴彦淖尔磴口县西北狼山西南段之哈隆格乃峡谷。由于黄河频繁改道,道路泥泞,加之山口狭窄,道路稳定性较差,大规模运输并不适宜。

狼山地区的大巴图口、什探口、阿达口,大青山的石拐、大万家沟、大马群沟等山口均是南北交通通道,连通漠南漠北。

包头境内另有美岱沟古道、五当沟古道、色拉淖大坝、本坝沟古道、哈德门沟古道5条古道连通漠南漠北。

这些南北交通通道,和平时期,成为漠南漠北民众交流的商贸线。战乱时期,成为漠南漠北民众逃难的生命线,也是军队奇袭的要道。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