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味道是不太好闻,空气也不清新,更没有香甜的味道.........不过这些对于贾老板来说,应该都不重要了。”
贾立正闻言,立刻瞪大了双眼,挣扎的更加厉害了。
“在你想要害我的时候,你就应该想到你会有今日的下场,杀人者,人亦杀之。
你有今日不值得同情,他日我若像你一样,也不会求人半分怜悯,我只会认为我还不够强.........”李长安随口说了句,见没有什么异常后,就直接离开了。
回到了楼下,坐到了沙发上,拿起周边的一本书看了起来。
恩,是一本英文书,李长安英语LV1以后,倒是基本上能看懂了,就是不知贾立正是真的能看懂,还是再随波逐流。
不过,李长安并没有这个闲情逸致,去看那些鬼佬写的书。
于是,随手把书放下,反而拿起了身旁的报纸,看了起来。
虽然他粤语水平不太够,但也能看的似懂非懂的,有些看懂了,有些没看懂,但是结合起来,他就能把这条新闻讲的事情,给猜的八九不离十。
被着重描写,大写特写的头条新闻是,《中西区,天盛银行,被大陆仔攻陷,这是大圈帮的又一次肆虐和狂欢》。
“大圈帮?抢银行.........”李长安全神贯注地将这条消息逐字逐句地看完。
他心中暗自思忖着,这样的事情竟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不单单是 60 年,回溯到更早的时候,50 年、70 年、80 年、90 年,乃至进入新千年后的 00 年,在这四五十年内。
整个东南亚地区都有许多不法之徒涌入香江这片土地上肆虐横行。他们如蝗虫过境一般,烧杀抢掠无所不为,干完一票便迅速逃离现场。
更可怕的是,那些抢劫得手之人,一旦尝到了这种不劳而获带来的巨大甜头之后,往往没过几年,当手头的钱财挥霍一空时,便会再次心生贪念,打起重返香江再捞一笔的主意。
尤其当下所处的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最为混乱的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落下帷幕,大批士兵解甲归田,但社会秩序却未能及时恢复稳定。
于是乎,各种各样的犯罪分子趁机兴风作浪,使得香江这座城市仿佛沦为了罪恶之都。
敢于涉足此地的家伙们,无一不是胆大包天、手段狠辣的过江猛龙,没有点真本事还真不敢轻易踏足。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相较于其他地方的悍匪,来自东大那边的劫匪情况还算稍好一些。
毕竟东大那边的士兵,普遍素质高一点,也更有信仰一点,尽管他们同样是来香江抢劫的。
但通常情况下还是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克制,不会像某些丧心病狂的罪犯那样滥杀无辜,更不会以肆意屠戮他人性命为乐趣。
基本上只要不挡他们的路,得到了想要的,他们就会走。
但如果,遇到了其它国家的人,那你就要倒霉了,他们一点盗亦有道的精神都没有,动不动就喜欢撕票。
花了点时间,把这则新闻看完,大概内容是,一伙东大人,进入了中西区,并成功的洗劫了天盛银行的运钞车,据说一共抢走了一千二百多万港币,然后又和武装运钞人员发生了交火。
东大人死了两个,伤了一个,而运钞人员则死了六个,伤了两个。
但故事远未到此为止。很快,接到报警后迅速赶来增援的飞虎队队员以及众多港警也加入到了这场追捕行动中来。
面对警方的围追堵截,那伙华人表现出了极强的反侦察意识,双方随即爆发了一场更为剧烈、残酷的冲突.........
“冒着生命危险,干着最危险的活,就搞到这么点钱?”李长安有点不屑道。
而且,这所谓的高达一千二百多万港币的金额,恐怕又是被夸大其词、虚报而来的数字吧!
这一伙劫匪哪里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劫匪啊!简直就是一群活生生的“平账大圣”和“背锅侠”嘛!
再者说了,即便是他们,历经了千辛万苦才抢到的钱,但这些钱,他们最起码还要拿出来一半,分给别人。
很显然,如果不是有内部人员在暗中相助,他们此次的抢劫计划怎么可能会如此顺利地得逞呢?
要知道,去抢其他店铺的话,先不提能抢到多少钱,单是处理销赃这个环节就已经够让人麻烦的了。
可谓是,既费时费力,还TM费钱。
中间商抽起钱来,可是丝毫都不会手软的,基本上都是百分之三十起抽,遇见那些趁火打劫,狮子大开口的,就是抽你百分之五十,百分之六十都正常。
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销赃的过程当中,他们所面临的风险也是巨大的。
不仅要防备警察,还要防备被中间商黑吃黑,或者消息情报走露出去。
....................
像他们这样搞,来来回回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到头来又能得几个钱?不但被全香江通缉,不管是回去还是下次再进来的难度都会增加许多,就是现在,他们其中的伤员,有钱都没地方给他治疗,简直是生.........
“没脑子,就只能这样咯。”
“今时不同往日,不管是做生意,混社团,还是同官打交道,都要懂得食脑。”
“打打杀杀的成不了气候,食脑之人,才是最后的赢家.........”
李长安看着那则新闻,正感慨的时候,这时房门却被敲响了。
“我来找贾先生。”贾正经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姜楠男看了李长安一眼,见李长安还坐在沙发上,一下都没有动,继续拿着报纸在那看,这才出去开门。
房门被打开,贾正经用略带垂涎的眼神,看了几眼姜楠男,然后一进门就看见了,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悠闲看报的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