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铁弦从袖口中掏出了那本,早已准备好的奏章,恭恭敬敬的高举过头顶。
“呈上来。”
朱元璋对身旁的朴国忠使了个眼色。
“是!”
奏章一放到朱元璋手上,就感受到了其中的分量,沉甸甸的,想来里面的内容不少。
打开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改土归流,四个大字。
字体雄浑刚劲,遒劲有力,有种颜筋柳骨的美感。
至于内容是由小篆撰写而成,阅览之时,还有淡淡的墨香飘来,显然墨水刚干没多久。
字数虽多,但整个奏章却没有任何污迹,哪怕墨点都没有一个。
“你用心了。”
朱元璋难得的夸赞了一句。
都说字如其人,能写出这么一手好字,想来不可能是尸餐素位之人。
“是个值得培养的年轻人。”
这么多年以来,朱元璋极少有看走眼的时候,对于自已的眼光他还是比较自信。
当然,胡惟庸除外,这是让他为数不多看走眼的人,记得他也是写的一手好字。
观看了一会儿,朱元璋慢慢的把奏章合上,淡淡的道:“铁弦,你把里面的内容给大家说说吧!”
其实,里面的内容他都看清楚了,之所以还要铁弦再讲讲,是为了给他提升一下存在感,让文武百官都知道这是铁弦的提议,这对他以后升官很有帮助。
如果这些提议能够实行成功,首功自然是朱雄英的,但铁弦的次功肯定逃不掉,将来,这都是政绩!
“臣,遵命!”
老爷子的苦心他也明白,感激的行了一礼。
然后,慢慢站起身来,面对这些职位不知道高出他多少品阶的百官们,却也不惧。
声音洪亮的说道:“改土归流,臣把它细分为四点!”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按照长孙殿下的提议——废除云南世袭的土司制度,此制度一日不除,云南一日都不会安宁,哪怕为此开战,也再所不惜!”
铁弦信誓旦旦的说道。
“第二,统一赋税制度,云南之民也是我明朝之民,只是困于土司们的压制,才会不尊我大明,所以朝廷当发布诏令,废除土司们规定的苛捐杂税,和明朝其他百姓一样,只交朝廷的赋税即可。”
“甚至,可以免其地百姓两年赋税,以安人心,彰显皇上之仁德,这样对于我大明平定云南更为有利。”
“第三,将土司们名下的土地,分发还给百姓。”
“据臣了解,这些土司们的家族在云南经营多年,根深蒂固。自北宋以来,巧取豪夺了不知道多少的肥田沃土,甚至,好多百姓都差不多成为了他们家农奴。”
“第四,推行教化。云南地处偏僻,当地的百姓,只知有土司而不知有我大明,皇上当派人在云南推行我明朝文化,教化百姓,让其对我大明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综合以上四点,一旦在云南推行成功,臣以为,在云南之地,我大明百年无忧矣!”
说完之后,铁弦躬身对着众臣行了一礼。
“大家觉得铁弦的提议如何?”
朱元璋环顾众臣,询问道。
武将们对于政事,向来不怎么关心,皇上怎么说他们怎么做就是了,于是,都没做声。
文官们则是相互窃窃私语起来,最终还是李善长带头同意:“回皇上,臣觉得此计可行!”
其他文官纷纷跟着附和。
可是,朱元璋并没有直接回他,反而问起来高升:“高大人觉得怎么样?”
“臣也觉得可行!”
高升站出来躬身回道。
见朱元璋不怎么愿意搭理自已,李善长也就不自讨没趣了,脸色平淡的退回自已的位置,倒也看不出喜怒。
“好,那就这么办!”
老爷子自已也觉得没什么问题,就懒得再问了,直接拍板定了下来。
“蓝玉,沐英!”
朱元璋叫道。
“臣在!”
二人屈身抱拳。
沉思了片刻,朱元璋接着说道:“之前的诏令不变,另外增加一位副帅傅友德。”
“臣,谢皇上。”
老爷子突然叫到自已的名字,傅友德有些喜出望外,赶紧跪地谢恩。
作为一名武将,他可不想这么年轻,就在应天养老,征战沙场才是他的夙愿。
“平定云南之后,沐英留滇镇守,全力推行咱大孙和铁弦的提议!”
顿了一会儿,老爷子拿起茶杯润了润喉咙:“至于其他,你们便宜行事吧!”
便宜行事?怎么个便宜法?
朱元璋的底线,蓝玉有些拿捏不住。
于是,小心的出声问道:“倘若这群蛮夷不遵王法的话,臣可以动手吗?”
“这事你问太子吧!”
老爷子懒得回答这个莽夫。
问太子?朱标的性格蓝玉很是了解,问他的话,肯定会交代自已尽量不要起争执。
但皇上让他问太子,蓝玉也没有办法,只能默默地看向朱标。
“可以!”
看着蓝玉询问似的眼神,朱标一反常态的果断回道。
“真的吗?殿下!”
蓝玉眼前一亮,不敢相信的再次确认道。
朱标是仁厚,但不是软弱。
随即,豪气道:“你说呢?不听话就把他们打得听话便是!”
“臣,定不辱命!”
有太子的这句话,蓝玉就放心了,治理政务他可能不行,说起打仗他蓝玉可谁都不服。
再小权力的交替,也要经历血与火的考验。
朱标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子,怎会不知道这个道理?
只是,平日里不愿劳民伤财,能忍则忍罢了。
可现在,云南之地在平定之后,再加以改土归流的推行,定能保大明西南之地百年无忧,为后世子孙计的事,他当然也不会手软。
“诸位可还有问题?”
老爷子坐在龙椅之上,震声问道。
“臣等无异议!”
“好,那此事就无需再议,七日之后,出征云南!”
“臣,领旨!”
君无戏言,对于云南的商议结果,就算完全定下来了。
“铁弦,你学问怎么样?”
临下朝时,老爷子突然随口问道。
铁弦是监生出身,虽说没有状元之才,一身学问却也不差,从他的写的奏章就可以看出来。
但他还是谦虚的回道:“和诸位大人相比,臣有所不如,不过,这么多年臣倒也读过一些书。”
“那就行!”
“你岁数也不大,回头给咱大孙当个陪读怎么样?”
朱元璋随意的说道。
对他的才华朱元璋还是比较认可,但更看重得是他那颗为国为民的心。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虽然,他们猜到了皇上日后会大力培养铁弦,却没有想到力度会有这么大。
所谓的陪读,那就是长孙殿下以后在朝中最初的班底。
将来,等朱雄英登临九五之位,这些人个个都将会是国之重臣。
对此,铁弦也是知道的,内心激动无比。
他是忠臣,所以他更渴望权势。
权势越大,才能为朝廷为百姓做更多的事情。
赶紧脸色潮红的跪地谢恩:“臣,谢皇上!”
“行了,那就这样吧!”
朱元璋打断了他的行礼。
“退朝!”
伴随着太监声音的响起,老爷子率先离开了太和殿。
皇上都走了,剩下的大臣也开始三三两两的陆续结伴离开,小声说着在朝会上不方便说的话。
只是离开的时候都会回头看看铁弦,好像是想将他的相貌记住似的。
就连李善长走的时候都拍了拍他的肩膀,夸了一句:“后生可畏!”
至于内心到底怎么想的,没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