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先生的课,闲暇之间我们求先生讲曾经过往的那些趣事,只当听故事也好长长见识。
庄家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烦心事。我们有时候在市场上看某些股票走的好好的,突然某一天会高开低走或者直接砸出大阴棒,莫名其妙找不到任何理由,也不是什么量化所为。这个时候有可能就是纯粹的庄家个人情绪波动,有可能昨天晚上和老婆吵架了,有可能他家有人去世了,也有可能昨天小三儿没空。总之操盘者心情不爽,发泄一下。短线我们看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走势,如果没有连续性那就不必惊慌。
券商自营股的走势和一般的资金控盘股走势不是太一样。券商需要合规合法,有些手段是不能用的,但是也只是明面上不能用,可以变一种身份换一种手法。我们有时候会发现一些新股或者是次新股,他的十大股东里面经常会有三四家券商出现,但是每家的持股并不多,然后这个股票走势经常会出现波段化比较严重,但是总体涨幅并不高,很少会出现一倍以上的涨幅。
先生说,曾经的券商自营股要比现在手段更火爆一些,比如总部有一个总的规划师,下面有abcd4家营业所,每天给各家营业所下达不同的指令和计划,有买入的,有卖出的,有打压的,有拉升的,各家营业所自已看不出总部的计划是什么,但总部总策划师则是有步骤的向前推动。后来为了规避自已拉升,开始和其他营业所进行合作, A券商的a所对应b券商b所,过一段时间则 A券商的b所对应b券商的a所,每一个营业部都不清楚自已在做什么,买的谁的股票,卖给谁了,只是知道执行。但是总部有统一的计划,能看出哪个所仓位增加,哪个所仓位减少。这样减少了违规的风险,也规避了某些资金能查询到的痕迹。
早期某些机构在做长庄的时候,也是有相互合作和分散习惯。早期做长庄一般筹码都要拿到50%以上,比如有三个主力,相互之间分配好,每个主力最少有2~3拨人进行同时操作,但相互之间并不知晓,只有最高层的策划师统一调度。
具体计划在实施的时候有点像现在的游资接力, A组负责吸筹, A组的操盘手能从股票的价位看出他们是在吸筹,一段时间以后仓位差不多了, B组开始进场,拉高买入,涨到一定幅度,a组开始放货, A组自已并不知道他们卖出的货被谁接走了。 B组以为自已是进场吸筹,只不过用的拉高吸筹,以为自已做的是中短线,拉升的后期开始盘整,b组放出一部分货, C组这时候进场了,后期震荡过程中,b组逐渐撤出,这个时候股价逐渐回落,因为c组在其中承担了托盘的任务,所以b组出货一般比较顺利,等a组和b组基本出货完成,实际意味着主力的主要仓位已经出掉了一大半, C组承担的只是托盘的任务,其中因为托盘而接收了1/3或1/4的筹码,后面c组只会利用下跌中的反弹或者横盘来缓慢的出掉剩余的筹码。
这其中a组的盈利占到三成到4成,b组的盈利占到5成到6,c组有可能是亏损的也有可能是平盘出局。其中的某一个组,某些消息泄露出去,他们也很难知道全盘的计划,何况长线一般操盘时间跨度至少有两年以上,也很难有人能跟这么长时间。最终股票涨幅至少两倍以上。当然这些年这种做法已经很少有了,毕竟现在的市场都在变化。
最近这两年市场玩的最多的就是融资融券。做一只股票,最难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出货,而融券恰恰把最难的变成了最容易的。
资金首先拿到融过来的票,几个迅猛的拉升,然后就是无尽的下跌,45度角的缓慢向下,其中也有反弹,但是永远都是走下降趋势,所有参与的资金都被埋进去。向上拉升永远需要的力量大于向下打压,尤其这两年大盘非常不好,主要以盘整为主,这种做法更是得心应手,轻轻一抛,跟风盘马上的涌出,很容易就将股价打下去。在股价达到接近筹码掏空的时候,最后时候主力会缓慢的进行底部震荡吸筹,最终的反弹幅度最多只达到下降幅度的1/3,整个筹码就已经全部买回,然后进行还券。
当前市场空头气氛非常浓烈时,这种做法成功率极高,风险极小,自从国家认识到这一点开始进行有意识的规范时候,这种做法才开始收敛,融券最终的时间点是在9月底,也就是所有融券的人必须要还掉,所以大盘应该在9月份会有一波不错的回升行情。
先生在讲述这些的时候,往往是一种悲天悯人的表情,先生说其实股票赚钱的方法有很多种,完全不必用这种将韭菜根都连根拔起的方式,先生陈述的时候,也是希望我们能够有一种共赢的态度去和主力资金合作,不跟主力作对,不跟趋势作对,不跟自已死扛。切记切记!
感谢先生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