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好面,方小宁回屋躺了一会,早上起那么早,她早就困了。
晚饭,是苏氏做的,做好了宋风才叫她起来。
“累了吧?”
“也还好。”她得习惯,以后天天得这么干。不过,确实比下地干农活要轻松些。
“碗做多少了?”
“还差100副,晚上能做完。”
“你不睡觉了?”这人,是在拿命换银子。
“哪能做一夜,10副一个时辰就够了。活不重,我不累。”
他没说的是,他心疼方小宁,进了他家门,没过过一天清闲日子。以后,还要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卖凉皮。娘跟他说,凉皮做起来很麻烦,很累人。
第二天,又是天微微亮,他们就踏上了卖凉皮的路。
“呀,你们来了啊,来来来,给我两碗,带走,我自已带碗来了的!少点辣子。”家里的孩子,媳妇,都给尝尝。
“好嘞,您稍等,我们把摊子架上。”
“帮我拌一碗,就在这吃!”
“嗳,马上!”
“昨天来你们已经收摊回去了,今天我来了个大早,可还有?”
“有的,您要现在吃,还是带回家。”
“这里吃吧。”说着就在旁边的矮凳上坐下。
忙忙碌碌中,100碗凉皮已经见底,两人喜滋滋的收摊。
“风哥,今天咱们除了买面,还要买点盐。”
“成,你饿了不,买个肉包垫垫。”
忙了那么久,两人其实都饿了。“你继续收,我去买。”
一个肉包三文钱,馒头一文,她买了三个馒头,宋风两个,她一个。垫一下,婆婆肯定做好了午饭等他们,回家再吃。
“给,赶紧吃了,我们买好东西就回家。”
“嗯。”拿着两个馒头,他心里暖烘烘的。
“咱们今天挣的全买面吧,明天出门,娘可以在家做。以后我们钱多了,就多买点,省得天天去粮铺。”
“成,听你的。”
虽然现在没见着银子,可面却越买越多,就表示,他们越挣越多。
好兆头!
宋风觉得,娶了媳妇后,他充满了干劲,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
……………………
一晃眼,王德发伤已经恢复,他最近,特别安分,自从被爷爷抓个现行,又被严重警告后,他是再也不敢乱来,安分的不得了。
崔荷花最近也一样,没敢再来找王德发,也不敢提聘金少的事,就怕逼急了王家人,去取消婚约咋整?
一日不成亲,一切都还有变数。
现在好了,男人伤好了,婚事提上了日程,她终于可以成为王德发明媒正娶的儿媳妇。以后在枣树村,再也不用受人指指点点。
王德发秋收后就要去科考,听说他学问极好,胜算很大。
她的好日子,来了!
崔荷花和她爹娘交代过,没进门,凡事能忍就忍,所有事,等她进门后,王德发中举后再说。
所以,今天两家谈婚期,顺利的不得了。
媒婆都看的啧啧称奇,村里数一数二难缠的两家人凑一起,没有争的脸红脖子粗,气氛还和谐的不得了。
就像宋家和方家,也是出奇的顺利,方有财半句不刁难。这年头,一个个的,都改脾性了?最近的银子也太好挣了吧!
两家商定,婚事一切从简,婚期定在五日后。因为男方没给啥聘礼,因而女方也不准备啥嫁妆。
估计和方小宁一样,租辆牛车,抱个包袱,酒席两桌,完事!
崔荷花是想要套嫁衣的,可是他娘说,王家人拒绝了。所以,她可能还不如方小宁,成亲当日,连身红都没有。
崔荷花咬碎一口银牙,死老头子,是要带着银子进棺材吗?
方小宁出去摆摊的事瞒不住,每天那么多东西,推着去镇上。
村里和镇上本就不远,有人看到了摆摊的他们!
宋家小子带着新媳妇去镇上卖吃食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枣树村。
大家不知道他们卖什么,只知道生意好像还行。因为,摊子周围,围了不少人。
“宋风,咋有银子摆摊的?”
“他有个屁,肯定是方家的银子。也是奇了怪了,方有财,这么个混不吝的,咋会把银子借宋家呢?”
:“肯定是为了闺女呗!”
“你看他像是疼闺女的人吗?成亲后,你有见他去过宋家?”
“那宋家银子哪来的?”
“谁知道?也不知道他们做的啥吃食,听人说,生意老好了!”
“是吗?宋家岂不是要翻身了?”
“谁知道呢?在翻身能翻哪里去,就摆个小吃摊,能挣多少?还有一个药罐子娘,够他娘吃药都要笑死了!”
“说的也是,方家丫头也是倒了八辈子霉,嫁去了这么个人家,一辈子,冒出头咯!”
“可不是,也不知道赵氏和方有财哪根筋搭错了,这么坑自家闺女。”
“也不屑。宋家小子勤快,能干,方家丫头也不赖,说不定两人真就过好喽!”
“我也觉得,这俩人都是能干人,以后,真说不准。”
“咱们一起去镇上瞧瞧,看他们到底卖了啥?”
“切,再好能多好?还不是一个泥腿子,我家女婿,马上就要去县城考试了!”崔荷花的娘得意地说。
其他人:……
你这女婿咋来的,自已没点数?
这要是他们家闺女,早就送庵里去了,她到底得意个啥?知道啥叫丢人不?
她闺女能和人方小宁比?
不和傻缺聊天,会传染。妇人们齐刷刷的都离荷花娘远了两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