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无数个起早贪黑的日子,顾家人终于成功攒够了顾泽的学堂费用。
这天,顾家人怀着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开始四处打听学堂的情况以及拜师的事宜。他们如同勤劳的蜜蜂,在小镇的各个角落穿梭。
公公顾鸿首先拜访了镇上那位有学问的老先生。顾鸿迈着略显急切的步伐,来到老先生的居所前。
那是一座古朴的小院,院门口的石狮子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顾鸿整理了一下衣衫,恭恭敬敬地站在老先生面前,微微弯腰,双手作揖,诚恳地问道:“老先生,您可知咱们镇上哪个学堂好些?我们家孩子想去学堂读书,还望您指点一二。”
老先生捋着胡须,微微点头,缓缓说道:“镇上有两处学堂可做考虑,一处的先生较为严厉,教学严谨;另一处的先生是位举人,一心教学生,很是负责。此先生名叫林启贤,他早年中举,本可入仕途为官,但他却一心扑在教书育人上,觉得培养学子才是真正能为国家、为百姓做贡献之事。”老先生说话间,眼神中流露出对林启贤先生的敬佩之情。
顾家人又向过往的行人询问,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了解学堂信息的机会。
他们拉住一位匆匆赶路的行人,赵凝雪面带微笑,轻声问道:“这位大哥,您可知道镇上的学堂哪个更适合孩子去学习呢?” 行人停下脚步,思索片刻后说道:“我听说有个举人先生教的学堂不错,对学生很用心。那先生好像叫林启贤,是个大好人呐。他教出来的学生个个知书达理,很有出息呢。”行人说完,便又匆匆离去。
经过一番努力,顾家人对这两处学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认真地讨论着该选择哪个学堂。
公公顾鸿说道:“那严厉的先生虽教学严谨,但我怕泽儿压力太大。”
婆婆许慧点头赞同:“是啊,还是那位林启贤先生听起来更好,一心教学生,肯定能让泽儿学到真本事。”
顾瑶也发表自已的看法:“举人先生肯定有很多学问,哥哥跟着他学习一定能有大收获。”
最终,顾家人一致决定选择那位一心教学生的林启贤先生的学堂。接下来,他们便开始精心准备拜师礼。
顾家人决定采用传统的束脩六礼。公公顾鸿和赵凝雪一同前往集市,挑选上好的肉干。
他们在肉铺前仔细挑选,挑选那纹理清晰、色泽红润的肉干,顾鸿一边挑选一边说道:“这肉干可得选好的,代表咱们对先生的敬重。”
接着,他们又去买了新鲜的芹菜,那芹菜翠绿欲滴,仿佛充满了生机。莲子则是精心挑选颗粒饱满的,寓意着老师的苦心教育。红枣圆润饱满,象征着早早高中。桂圆也是挑了个大饱满的,代表圆满顺利。红豆则是色泽鲜艳,寓意鸿运高照。
婆婆许慧在家里认真地准备着拜师要用的茶。她挑选了家中最好的茶叶,用热水冲泡,那茶香四溢,弥漫在整个屋子里。
她一边泡茶一边念叨着:“这茶可得泡好,让先生感受到咱们的诚意。”
赵凝雪则用心地书写着拜师帖。她端坐桌前,轻轻磨墨,那墨香渐渐散开。她提起毛笔,一笔一划极为认真,心中满是对顾泽未来的期望。
她在拜师帖上写下顾泽的姓名、年龄以及求学的真诚愿望,言辞恳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先生的仰慕和对顾泽学业的重视。
而三岁的顾悦兮和顾睿虽然不懂什么是拜师礼,但也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大人们忙碌。顾悦兮歪着小脑袋问道:“娘,我们在做什么呀?”
赵凝雪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说道:“悦兮呀,我们在给叔叔准备去学堂的礼物呢,以后你长大了也要像叔叔一样去学堂读书。”
这时,顾睿机灵地眨着大眼睛,奶声奶气地说:“我也要像叔叔一样聪明,去学堂读书。”
顾悦兮立刻说道:“我也要,我也要和叔叔、睿儿一样去学堂。”
赵凝雪笑着说:“好呀,等你们再长大些,就都可以去学堂了。”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份精美的拜师礼终于准备好了。顾家人满怀期待地看着这份礼物,仿佛看到了顾泽在学堂里认真学习的模样。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礼物,更是全家人对顾泽的支持和鼓励。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顾泽背着崭新的书包,手里捧着精心准备的拜师礼,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了学堂。
学堂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书墨香气,学生们的诵读声此起彼伏。顾家人紧张地站在学堂门口,心中满是忐忑。
这时,一位身着长袍、气质儒雅的先生走了出来,想必这就是林启贤先生。
顾鸿连忙上前,恭敬地作揖道:“先生,我们家顾泽一心向学,久闻先生大名,特来拜师。”
林启贤先生微微点头,目光落在顾泽身上,眼中流露出一丝期许。
顾泽紧张地走上前,双手捧着拜师礼,恭敬地说道:“先生,学生顾泽,恳请先生收我为徒,我一定努力学习,不负先生教诲。”说完,深深地鞠了一躬。
林启贤先生看着顾泽手中的束脩六礼和那份真诚的拜师帖,又看了看顾家人期盼的眼神,微微露出笑容,说道:“既然你有向学之心,那我便收下你这个学生。希望你日后能刻苦学习,为自已、为家人、为国家努力。”
顾泽心中一阵欣喜,再次鞠躬道:“多谢先生,学生一定铭记先生教诲。”
顾家人也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知道,顾泽的求学之路,从此开始了。
在那阳光洒下的学堂门口,仿佛一幅充满希望的画卷,见证着顾泽迈向知识殿堂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