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王安石府邸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消息传得飞快,关于王安石即将主动请辞的消息不胫而走,朝中众多支持改革的官员都不禁感到震惊与困惑。面对赵大人步步紧逼的攻势,王安石的这一举动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石头真的要请辞了……”李寻味站在府邸外,心中复杂无比。昨晚王安石做出决定后,他便心知今日这一幕不可避免,但即便如此,亲眼目睹王安石走到这一步,仍然让他心中感到一阵不舍与焦虑。
就在此时,府邸的大门缓缓打开,王安石神情沉稳,手中捧着奏章,准备进宫觐见皇上。他的脸上依旧带着一丝淡定的微笑,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李寻味走上前去,低声说道:“石头,今天这一去,怕是要惊动朝堂上下。”
王安石微微一笑,眼中透出一丝平静:“正因为如此,才有机会反击。赵大人以为我会继续挣扎,他绝不会想到我会主动请辞。”
“但你也清楚,赵大人不会就此罢休。”李寻味担忧地说道,“他们可能会趁你辞官之际,彻底封死你回朝的可能。”
王安石点点头,语气平缓:“这正是我要赌的一步棋。如果我退得干脆,他们反倒会觉得胜券在握,接下来才会露出更多破绽。铁子,记住,战场不仅在朝堂,也在舆论和百姓的心中。只要皇上对我留有余地,局势就未必不可扭转。”
李寻味看着王安石坚定的眼神,深深吸了一口气,虽然心中仍有些不安,但他知道,王安石的谋划从未失手。也许这一次,王安石的请辞真的能给他们争取到新的转机。
“石头,你小心。”李寻味郑重说道。
王安石笑了笑,拍拍李寻味的肩膀:“你也是,铁子。接下来,你要留在京城,暗中观察赵大人的动向,随时应对突发局面。”
李寻味点点头,看着王安石转身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敬佩。即便面对如此险恶的局势,王安石依然能保持这样的从容与决心,正是这种气度让他在无数风雨中屹立不倒。
王安石很快进宫觐见皇上,他的请辞奏章在朝堂上一经呈上,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
消息传开后,朝中上下议论纷纷。赵大人一派对王安石的请辞感到意外之余,更多的是狂喜。他们以为王安石会继续死守阵地,结果没想到他竟主动放弃了官职。这在他们看来,简直是天赐良机。
“王安石主动辞官了?哈哈哈,真是自取其辱!”赵大人听到消息后,面露喜色,立刻召集心腹商议下一步计划。
“王大人辞官,这是咱们的大好机会!我们必须乘胜追击,彻底摧毁他的影响力!”赵大人兴奋地说道,目光中充满了得意。
几位保守派的官员纷纷点头赞同:“正是如此,王大人一辞官,咱们立刻建议皇上彻查他的政务,尤其是赈济粥厂的账目。只要能坐实罪名,王大人永无翻身之日!”
赵大人冷笑着说道:“没错,王安石以为辞官可以避祸,但他低估了我们。既然他敢退,那我们就让他彻底无法东山再起!”
保守派的攻势如同巨浪,迅速席卷朝堂。很快,赵大人等人便向皇上呈上奏折,要求彻查王安石在任期间的所有政务,尤其是粥厂的账目问题,并建议封杀粥厂的运作,以彻底摧毁王安石的政治根基。
与此同时,王安石的请辞也在民间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许多百姓对他的突然请辞感到困惑不解,毕竟粥厂一直以来都在救济穷苦百姓,而王安石的改革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听说王大人辞官了?怎么回事?”
“是啊,听说是因为赵大人那边的逼迫,唉,王大人可是个好官啊!”
“可不是嘛,赈济粥厂救了多少人!现在要是粥厂停了,咱们这些穷苦人可怎么办啊?”
李寻味走在街道上,听着百姓们的议论声,心中百感交集。王安石的请辞让许多人感到震惊,但也有不少人开始担心粥厂的未来。他知道,赵大人此刻一定在利用这一时机煽动舆论,进一步抹黑王安石。
“看来,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李寻味心中暗暗思索着,必须通过某种方式让百姓知道真相,至少不能让赵大人的谎言继续发酵。
天香楼的后厨内,赵老板和几位伙计正忙着准备午餐。李寻味坐在角落里,眉头紧锁,心中盘算着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李哥,现在外面流言越来越多了,许多人都开始相信赵大人说的那些话。”小福子急匆匆地走进来,神情焦急,“如果咱们不做点什么,王大人的名声只会越来越差。”
李寻味点了点头,眼中透出一丝冷静:“我已经想好了。我们不能直接与赵大人对抗,但可以从百姓的舆论入手。”
“舆论?你是说……让百姓站出来为王大人说话?”赵老板疑惑地问道。
“没错。”李寻味坚定地点头,“王大人一直以来关心民生,尤其是赈济粥厂救了多少百姓。只要我们能让受益者站出来讲述真相,让民间的舆论形成一股力量,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赵大人的攻势。”
赵老板拍了拍手,赞同道:“这个办法不错!那些贫苦百姓肯定会感激王大人的救济,只要他们站出来说话,赵大人那些人再怎么造谣,也不可能彻底压下去。”
小福子也眼睛一亮:“李哥,这个主意好!我认识几个粥厂救济过的穷苦人家,他们一定愿意为王大人作证!”
李寻味思索了一下,补充道:“不仅仅是普通百姓,还有那些曾经支持过王大人的商人和富户,也得拉拢过来。舆论是一把双刃剑,赵大人利用它,我们也可以利用它。”
接下来的几天,李寻味和天香楼的人开始了行动。他们悄悄联系了曾受赈济粥厂帮助的百姓,动员他们在街头巷尾讲述粥厂对他们的帮助,同时也暗中联络了那些支持王安石的富商和商贩,试图通过各种渠道将真实的声音传播出去。
几天后,京城的街头巷尾开始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原本被赵大人等人控制的舆论场,逐渐出现了一些百姓站出来为王安石辩护的情况。尤其是那些曾经从粥厂受益的穷苦人家,他们纷纷讲述了粥厂对他们生活的改变,表达了对王安石的感激之情。
“王大人是好官啊!要不是赈济粥厂,我家早就揭不开锅了!”
“就是,粥厂救济了多少穷人!怎么能说是贪腐呢?那些官老爷才是真正贪污的人!”
“王大人从不为自已谋利,赈济粥厂里的每一粒粮食都是为了我们这些穷苦人家的!”
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在市井之间传开,渐渐形成了一股反对赵大人谣言的舆论力量。李寻味虽然知道这还不足以彻底扭转局势,但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赵大人的影响。
与此同时,王安石的请辞正式被皇上批准了。然而,皇上并没有完全站在赵大人一边,他在批准请辞的同时,也没有对王安石的政务下达彻底清查的命令,而是选择了“暂缓”,这让赵大人心中感到一丝不安。
赵大人虽然得意于王安石的辞官,但他隐隐觉得事情并没有完全按照自已的预想发展。尤其是最近民间出现了支持王安石的声音,让他意识到,局势可能并不如表面上那般简单。
“看来,王安石并没有完全认输。”赵大人心中冷笑,暗暗决定要进一步加强对民间舆论的控制,彻底打击王安石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