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被窃听后,我成了大唐团宠
心声被窃听后,我成了大唐团宠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心声被窃听后,我成了大唐团宠 >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四章

加入书架
书名:
心声被窃听后,我成了大唐团宠
作者:
有利又有币
本章字数:
20416
更新时间:
2024-09-24

乾隆不解地看着太后,心中充满了疑惑。然而,太后却并没有急着解释,而是细细地分析道:“青面女的军队,大多都是农民。他们为什么跟着她?还不是因为南方暴雨成灾,农田被淹了,颗粒无收,全家都没活路了,才不得不反。而北方这两年风调雨顺的,百姓们衣食无忧的,谁会冒着杀头的危险去陪她造反啊?”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对农民起义的理解与对北方局势的分析。

乾隆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笑着说:“皇额娘说得对极了。是我气糊涂了。”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对太后的敬佩与对自己的自责。

太后又说:“青面女是利用天灾拉起起义军的。她煽动百姓的那些说辞啊,对南方百姓有用,对北方可就没用了。青面女聪明绝顶啊,肯定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她绝对不会贸然北伐的。如果娘猜得没错的话啊,她接下来肯定会先稳定南方,然后登基称王,过把皇帝瘾。等时机成熟了,再挥剑指向北方。”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对青面女的了解与对局势的预测。

乾隆点点头说:“嗯,我也这么觉得。南方疆域广大啊,人口又多。想要彻底稳定下来啊,没有个三五年是不行的。如果她敢称王的话啊,内部肯定会乱起来的。等他们自己打得差不多了啊,我再派兵南下镇压啊,就能把丢掉的疆土都夺回来了。”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胜利的渴望。

太后叹了口气说:“叛军能在短短两年内占领南方啊,并不只是利用了天灾之利。更主要的是因为八旗子弟兵贪图享乐、奢靡成风啊,导致武德废弛、战斗力衰退了啊。打铁还需自身硬啊。你是皇帝啊,不用娘教你怎么做了吧?”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对八旗子弟的失望与对乾隆的期望。

乾隆重重地点了点头:“明白了!我会好好磨练八旗子弟的啊,争取恢复太祖时期的雄风!”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

……

太后虽然是个深宫妇人,但对政治、人心算计却了如指掌。她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心中却如同明镜一般清澈。就像她预料的那样,李清歌占领南方后,短时间内并没有北伐的意图。然而,她没北伐的主要原因,却与太后想的并不太一样。

李清歌,这位被誉为“青面女”的起义军首领,并非如太后所想的那般,只是贪图权势与地位。她心中所想的,其实是南方的百姓。她深知,北方的百姓生活安定,衣食无忧,自然不会轻易造反。而南方的百姓,却因为天灾人祸,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她起义,是为了给这些百姓一个活命的机会,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摆脱贫困与苦难。

因此,她并没有急于北伐,而是将重心放在了南方的治理与建设上。她深知,只有让百姓过上了好日子,才能真正地稳定南方,才能为将来的北伐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她,也并没有称王称帝,而是将权力交给了百姓,让他们自己来选择自己的命运。

太后虽然不了解李清歌的真正想法,但她却看到了李清歌的行动与成果。她心中不禁对这位“青面女”产生了一丝敬佩与感慨。她明白,真正的英雄,并不是那些只知道争权夺利的人,而是那些

古往今来,朝代更替如同舞台上轮回不息的戏码,一幕幕荣耀与屈辱交织的悲喜剧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流淌。战乱频起,烽火连天,最终承受这一切苦难的,总是那些无辜的黎民百姓。他们如同风中的浮萍,随波逐流,在时代的洪流中挣扎求生。

李清歌,这位前世沉迷于书海,特别是金老爷子笔下武侠世界的女子,她的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份对英雄的敬仰。在她的心中,那位名叫萧峰的英雄形象尤为高大。想当年,慕容博以权势富贵为饵,试图拉拢这位铁血男儿,而萧峰却义正辞严,他的声音如同山岳般坚定:“我忠于大辽,乃是为了保卫这片养育我的国土,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绝非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怎能为了区区私利,便杀人夺地,以这种卑劣的方式建功立业?”这番话,如同一股清流,洗涤着李清歌的心灵,让她在乱世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这些年,天灾人祸接连不断,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家破人亡的悲剧随处可见,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悲伤的气息。人们渴望和平,渴望有一个安宁的日子,能够好好地休养生息。河边那些散落的白骨,曾经也是谁家闺中的梦中人,是谁心中温柔的牵挂。李清歌虽然没有萧峰那般侠义之骨,但每当她看到百姓陷入战乱,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痛楚。

再说说南方这些省份,虽然已经归入了李清歌的麾下,但暗流涌动,心怀鬼胎之人不在少数。李清歌深知,要想对外扩张,首先必须稳固内部,否则后院起火,自己都将自顾不暇。历史上的隋炀帝,对内横征暴敛,对外频繁征战,结果顾此失彼,国力耗尽,隋朝也随之灭亡。李清歌现在的处境与之相似,内部尚不稳定,外部还有清军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反扑。如果急功近利,盲目出兵,那么好不容易打下的基业很可能会毁于一旦。

因此,为了南方的百姓,也为了自己,李清歌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暂时停止战争。清军已经被打怕,短时间内不敢轻举妄动,这正是休整军队、等待时机的绝佳时机。待到时机成熟,再图谋九州一统的大业。

多年的奋斗,让李清歌手下聚集了一批能人异士。他们各怀绝技,共同为李清歌的事业添砖加瓦。刘墉,这位雍正朝的进士,不仅学识渊博,更有着一颗为民请命的心。他兴修水利,修筑河堤,还创办了少数民族教育,一心一意为了百姓的福祉。李清歌攻打两湖之时,陈宏谋正好是湖广总督。清军败退后,他本应成为俘虏,但李清歌却看中了他的才华和为民之心,将他吸纳到了自己的队伍中。

苏小梅,一位来自苏州的绣娘,她的双面绣技艺堪称出神入化。更难得的是,她还精通纺织之道。纺织对于百姓的衣食住行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苏小梅也成为了李清歌求之不得的人才。她的加入,为起义军的后勤保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杨天雄,一个不爱读书却对机械有着浓厚兴趣的年轻人。他的脑子里总是充满了奇思怪想,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他的父亲骂他是废物,但李清歌却发现了他的才华。她像捡到宝贝一样将他拉入了队伍,并为他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南方一统后,起义军的士气高涨。大家都以为李清歌会乘胜追击,北伐清廷,将他们赶回白山黑水之间。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李清歌却决定暂时停止战争。这一决定让许多人感到不解和失望。

刘墉跟随李清歌多年,对她的领导才能、作战能力和思想观念都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眼光毒辣,一眼就看出了李清歌的心思。于是,他暗中安排石叔遇制作了一件金龙黄袍,披在了李清歌的身上。这一举动,无疑是在效仿宋太祖黄袍加身的故事,意图让李清歌登基称帝。

李清歌看着身上的黄袍,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她问道:“自古以来,帝王之位皆是男子所坐。武则天虽然曾称王,但最终还是去掉了帝号,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你们现在拥立一个女子为帝,就不怕违背了天道吗?”自古以来,女性掌权被视为大忌。明朝的朱元璋更是对女性掌权深恶痛绝,为了防止红颜祸水和妃嫔干政,还实行了妃嫔殉葬的制度。在明清两朝的观念里,女性参政就像是母鸡司晨、乾坤颠倒一样,是必定要受到打击的。更何况是登基为女帝呢?这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然而,刘墉却诚恳地说道:“您是神女转世,带领我们反抗清廷的腐败暴政。现在起义军和南方的百姓都拥戴您。黄袍加身、登基称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相信只有您登基为君,才能带领我们走向一个人人平等、天下大统的光明社会。”刘墉为官多年,亲眼目睹了清廷官僚的腐败萎靡和对百姓的压榨剥削。他虽然洁身自好、不与同流合污,但也一直盼望着能有变革来清扫这些蛀虫。李清歌不仅能除掉蛀虫,还能砍掉清廷这根朽木,这正是他所愿意见到的。

刘墉现在的想法和唐朝的狄仁杰不谋而合。他们都不在乎皇帝的性别,只盼望皇帝能真心对百姓好。陈宏谋、苏小梅、杨天雄等人也纷纷表示支持:“首领带领我们推翻暴政、为百姓谋福祉,我们怎么会在乎您的性别呢?无论男女我们都不在乎,底下的百姓也不在乎。”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李清歌的信任和敬仰。

“是啊首领,现在南方已经为我们所打下了,登基称帝势在必行。”其他人虽然没有刘墉那样的大格局,但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毕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现在起义军的首领是李清歌,只有她成为君王,他们才能跟着得道升天,成为开国元勋、从龙之臣啊!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李清歌看着眼前的众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自己肩负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辱,更是无数百姓的期望和未来。她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既然大家如此信任我,那么我便不负众望,登基称帝,带领大家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能够穿透云霄,直达天际。

随着李清歌的话音落下,众人纷纷欢呼起来。他们知道,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启,而李清歌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引领者。他们将继续跟随她的脚步,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为创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奋斗!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清歌带领着她的团队,开始着手准备登基大典的各项事宜。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属于他们的新时代的开始。他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同时,李清歌也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她不仅要稳固内部,还要时刻警惕外部的威胁。她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以确保自己的决策能够带领起义军走向胜利。

在这个过程中,李清歌展现出了她非凡的领导才能和战略眼光。她不仅成功地稳固了内部,还通过一系列巧妙的策略,成功地化解了外部的威胁。她的智慧和勇气赢得了众人的敬佩和信赖。

终于,在众人的期盼和祝福中,李清歌登基称帝,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她以女性之躯,扛起了天下苍生的希望和未来。她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一段传奇的佳话。

而她的团队,那些曾经跟随她一起奋斗的人们,也成为了开国元勋、从龙之臣。他们共同见证了一个新时代的诞生,也共同书写了一段属于他们的辉煌历史。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跟随李清歌的脚步,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为创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奋斗!

于是,在那片被历史风尘轻抚过的土地上,众多勇士如同被春风唤醒的勇士之花,纷纷挺身而出,他们的目光中闪烁着坚定与期待,汇聚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对着他们的首领——李清歌,那位在风雨中屹立不倒的女子,齐声说道:“大人啊,别再犹豫了,大伙儿的心都随着您的决定而跳动,南方的千千万万百姓,如同广袤大地上的坚韧草木,都是您最坚实的后盾,您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李清歌站在那里,身姿挺拔,仿佛山峦间的一株青松,她的眼神深邃,藏着不为人知的智慧与决心。她心里明白,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如同夜空中繁星点点,各有各的光芒,但对于登基这件大事,她早已在心中绘好了蓝图,成竹在胸。

那帝位,对她而言,不仅仅是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更像是一把双刃剑,锋利无比,既能开辟新天地,也可能带来无尽的灾难。她深知,这权力的使用,需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可能让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但若能驾驭得当,它亦能成为引领万民走向光明的灯塔。

李清歌的心中,有一幅新社会的宏伟蓝图,那是一片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乐土,人人平等,共享繁荣。然而,这一切美好的愿景,不通过改革与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遥不可及。她知道,每一次能解放生产力的大变革,都如同逆流而上,必将遭遇重重阻力,正如古代商鞅变法时的风起云涌,王安石新政时的波澜壮阔。

要克服这些困难,就必须登上帝位,掌握那生杀予夺的大权,成为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最强动力。更何况,她还有那个神秘的女王系统,自两年前给予她新手大礼包后,便沉寂无声。只有成为国君,才能重新启动那个系统,获得超凡的技术,扭转近代以来被殖民的耻辱,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光彩。

于是,众人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主题,经过多番探讨,最终确定了国号为“炎”。这个“炎”字,上下皆火,既符合星火燎原的意象,又蕴含着炎黄子孙、薪火相传的深意。在古汉语中,“炎”指的是最厉害的火,是双重火焰的意思,寓意着他们的国家将如烈火般炽热,燃烧一切阻碍,照亮前行的道路。

而且,五行之中,清朝属水,水能克火,但大明只有一火,终斗不过大清;而他们的大炎,却拥有双火,夹击之下,定能将清廷烧得灰飞烟灭。更妙的是,凤凰,那传说中的玄火神鸟,能浴火重生,火越大,凤凰的生命力就越强。而他们的首领李清歌,就像是那凤凰中的佼佼者,不畏烈火,勇往直前。

确定国号后的第五天,正逢黄道吉日,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温柔地洒在大地上。李清歌按照古礼,焚香祭拜天地,她的动作庄重而虔诚,仿佛在与天地对话,祈求着国家的昌盛与人民的安康。在众人的注视下,她举行了登基大典,那一刻,她仿佛化身为连接天地的桥梁,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与梦想。

登基的日子,是乾隆二十三年十月初三。北方已是秋风萧瑟,寒意逼人,而南方,秋老虎才刚退去,天气不冷不热,正是最为宜人的时候。这南北的差异,如同李清歌心中的两重天,一边是过去的苦难与挣扎,一边是未来的希望与光明。

因为李清歌是女性,在那个时代,男女之间授受不亲的观念根深蒂固。而且他们所在的地方,并没有宫女太监伺候,于是,苏小梅便暂时担任了宫廷女官的职务,帮助李清歌梳妆打扮。

苏小梅的手艺极为灵巧,她按照礼制为李清歌梳头、上妆。当李清歌摘下那青铜面具时,镜中映照出了她绝美的容颜。她的脸庞如同初绽的百合,清丽脱俗,又带着几分不容侵犯的威严。苏小梅不禁感叹道:“陛下啊,您这倾城国色的容貌,当世谁能比得上呢?让您天天戴着面具示人,实在是太委屈了。”

李清歌淡淡一笑,她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哪有什么委屈的?想要戴上王冠,就必须承受它的重量。这个世界上,太多人只看重外表了。人长得太美,往往容易被忽略其他优点。我不想让人以为我是靠美色迷惑男人来建国的,所以才不得不戴这个面具。”

苏小梅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敬佩:“这个时代的男人啊,都是这样。他们总对我们女人有偏见,以为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干不了大事,只配伺候男人。越是美貌的越被人当成花瓶。不过这个面具总不能戴一辈子吧?”

李清歌笑道:“当然不能戴一辈子了。等我把这个国家治理得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真心拥戴我这个君主时,我就把面具摘下来。那一天,我要让所有人看到,我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女子,更是一个能够带领他们走向光明的君主。”

“那这一天什么时候能到呢?”苏小梅满怀期待地问道。

李清歌信心满满地说道:“不远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那我也得出一份力!”苏小梅说完后,便将那十二冕旒龙凤金冠轻轻地戴在了李清歌的头上,并用玉簪固定好。那金冠熠熠生辉,仿佛承载着无尽的荣耀与梦想。

传统的皇帝龙袍叫做冕服,以明黄色为主色,上面还配有十二章的图案,寓意着皇权的至高无上。李清歌穿上这身冕服,仿佛被赋予了无尽的力量与智慧。她站在那里,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希望。

自从隋文帝以黄色为龙袍之色,后世帝王便多沿袭此制,尤以明黄色为尊,那是皇权无上的象征,如同太阳般照耀着万里江山。而李清歌,这位新时代的开创者,却偏偏要与众不同。她推行君主立宪,意图打破古老的传统桎梏,于是,那龙袍的颜色也被她大胆地改为了大红色。

红色,那是喜庆与繁荣的象征,与她所建立的“炎”国号相得益彰。李清歌偏爱这鲜艳的红色,它如同她内心的火焰,燃烧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每当她穿上那件由苏小梅亲手绣制的龙袍时,都仿佛能感受到一股温暖的力量涌入心田。

苏小梅,这位苏绣界的大师,她的技艺无人能及。当李清歌提出让她绣制龙袍时,她欣然应允。苏小梅的手指如同魔法般在绸缎上穿梭,金龙与十二章纹在她的巧手下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跃然而出。当龙袍终于穿在李清歌身上时,那金龙仿佛真的附在了她的身上,为她增添了无尽的威严与气势。

登基之日,吉时已到。鞭炮声声,锣鼓喧天,整个都城都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之中。李清歌身着大红龙袍,金线织就的图案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她一步一步地走向高台,每一步都显得那么坚定与自信。然而,那龙袍的沉重却让她有些难以承受。尽管天气并不炎热,但她走了不一会儿,衣服便已湿透。她心中暗想,这帝王的袍子,为何非要分得如此细致,衮服、朝服、常服,每一样都厚重无比,穿在身上如同裹了一层又一层的洋葱。

苏小梅和几位女兵紧随其后,小心翼翼地帮她整理着衣服和头发。她们知道,这登基大典对于李清歌来说意义非凡,不能出任何差错。特别是李清歌作为一位女性君主,她的每一个举动都将受到世人的瞩目。因此,她们更加谨慎小心,生怕有任何闪失。

阳光照在李清歌的身上,大红龙袍上的金龙仿佛活了过来,金光闪闪,熠熠生辉。她一步一步地走上高台,心中涌动着难以名状的激动与自豪。她从未想过,自己这个穿越而来的人,竟然能够打败那么多人,最终登基成为女王。这一刻,她仿佛站在了世界的巅峰,俯瞰着万物生灵。

“参见女王陛下,大炎万岁万岁万万岁!”下面的部下们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按照传统,君主登基时,大臣们需行三跪九叩之礼。但李清歌却废除了这一礼节,只要求大家弯腰鞠躬即可。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礼节的改变,更是一个时代的变革。她要让世人知道,大炎王朝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是一个充满平等与自由的时代。

登基大典圆满结束,李清歌正式成为了大炎王朝的开国君主。她定年号为“明德”,都城设在金陵。金陵,这座六朝古都,承载着无数的历史与传说。它被誉为“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是大炎王朝的理想都城。李清歌选择金陵,不仅是因为这里现成的设施众多,更是因为她想要继承明代的制度,让大炎王朝成为大明的复兴。她知道,那些反清复明的义士们一定会将大炎视为大明的延续,纷纷前来投靠。而百姓们也会更加认可大炎的正统地位。

登基的那天晚上,李清歌躺在床上,思绪万千。她竟然梦到了自己前世看过的一本清穿小说。那本书曾经让她如痴如醉,文笔之好让她难以忘怀。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她逐渐感受到了书中的酸涩与悲苦。特别是书中的两句话,一直深深地刻在她的心里:“我可以当奴才,但我的孩子不能。”和“四爷是她的太阳,但如果能回到人间,谁愿意贪恋太阳呢?”

李清歌不敢想象,如果自己像书中的女主一样被封建制度所驯化,与别的女人共享一个男人,最终失去自我,那会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她宁愿保持自己的独立与自尊,也不愿意成为男人的附属品。对她来说,穿越就像是一场噩梦,但她庆幸自己拥有强大的金手指,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现在,她已经是女王,再也没有人能够凌驾于她之上。男尊女卑、夫为妻纲这些封建思想再也不能约束她了。

这一晚,李清歌睡得格外香甜。她的心中充满了平静与满足,因为她知道,自己已经走出了那个可怕的噩梦,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

大炎王朝建立的消息如同春风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大陆。当这个消息传到帝都紫禁城时,乾隆皇帝正在上早朝。他正痛批八旗子弟的贪图享乐与武德荒废,却突然接到了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奏报。

“陛下啊,南方的叛军已经立国了,那个逆首青面女也登基了!”太监颤抖着声音将奏报呈到了乾隆面前。

乾隆一看奏报,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愤怒地将奏报撕得粉碎,仿佛要将所有的怒火都倾泻出来。“逆贼!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登基!”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响彻整个朝堂。

满朝的文武大臣都被乾隆的怒火所震慑,他们愣了一下之后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纷纷跪在地上,大声嚷嚷起来。

“女子为君,这是乾坤颠倒啊!她这跟武氏妖后有什么区别啊?”一位大臣颤抖着声音说道。

“牝鸡司晨,真是无耻之尤!”另一位大臣愤怒地喊道。

“青面女登基,这是悖逆纲常啊!绝对不能容忍!”又一位大臣义愤填膺地说道。

整个朝堂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大臣们的愤怒与不满如同火山爆发一般喷涌而出。然而,乾隆却沉默了下来。他知道,这个消息对于大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一个女子竟然敢登基称帝,这是对他皇权的最大挑战。他必须想办法应对这个局面,不能让大清的江山落入他人之手。

在东汉时期,有一位贤良淑德、温婉如水的皇后马氏,她的美德如同春日里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后宫,也温暖了百姓的心。她去世后,被追封为明德皇后,她的贤名如同不灭的灯火,照亮了千古,成了后世女子效仿的典范。然而,世事难料,谁又能想到,在这历史的长河中,竟会有一个青面女子,胆大包天,盗用了“明德”这一美名,她的行为,无疑是对这位贤后最大的亵渎,真是无耻到了极点!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群臣们身着华丽的朝服,却难掩内心的愤怒。一位大臣,须发皆张,眼中闪烁着怒火,他紧握双拳,仿佛要将所有的不满都倾泻而出:“陛下啊,那青面女子如此猖狂,她不仅盗用明德皇后的美名,更是公然挑战我朝的威严,咱们岂能容忍她继续为非作歹,祸乱朝纲!”

另一位大臣,面容严峻,声音低沉而有力:“那青面魔女,恶行累累,天地都不容她!她竟敢自称明德,简直是对我朝先贤的侮辱!臣请求即刻出兵,将她斩草除根,再凌迟示众,以正我朝纲,告慰明德皇后在天之灵!”

朝堂之上,群臣们个个怒气冲天,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如同汹涌的波涛,震得整个宫殿都在颤抖。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震惊,仿佛李清歌杀了他们的父母一样,无法原谅她的所作所为。

这种愤怒和震惊,其实深深植根于儒家理学的土壤之中。在那个男权至上的封建时代,女子地位卑微,如同尘埃,受到政权、父权、夫权和宗族的层层压迫。她们被束缚在狭小的空间里,无法呼吸自由的空气。在传统文化里,男尊女卑被视为天理,女子只能依附男子而生,成为传宗接代的工具,毫无尊严和独立人格。即便死后,墓碑上也不能留下全名,只能以某某氏代称,仿佛她们的存在只是为了证明男子的存在。

所以,当女子登基的消息传来时,这些满口仁义道德、之乎者也的文人士大夫们,自然无法接受这一事实。他们享受着男尊女卑带来的优越感和特权,身边环绕着娇妻美妾,怎么可能接受一个曾经被视为玩物的女子竟然凌驾于自己之上,让自己三跪九叩,臣服于她的裙下呢?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抗拒和不满,仿佛一块巨石压在胸口,让他们无法喘息。

他们不仅对女子为元首感到反感,在男女帝王的道德瑕疵上,也表现得极度双标。比如武则天登基后,任用酷吏残杀李唐宗室,千百年来骂声不断,被称为千古第一毒妇。但他们却从未深思过,皇帝改朝换代时,若不清理威胁势力、扶持亲信,又怎能稳固江山呢?朱元璋、刘邦为了巩固政权,也曾狠心诛杀功臣兄弟。他们能理解这些男皇帝的行为,却对武则天严加谴责,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武则天是个女子!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偏见和歧视,仿佛一道无形的墙,将他们与真相隔绝。

乾隆皇帝坐在龙椅上,怒目圆睁地看着那些咬定“女子不得登基”的朝臣。他的眉宇间杀气腾腾,仿佛要将所有的不满都倾泻而出。他既震惊于青面女子的胆大妄为,竟然真的登基建国;又不解她为何如此不惧他人的反抗?更不解她的部下多为男子,为何能接受女子凌驾于他们之上?男子的血性、尊严何在?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仿佛一块巨石压在心头,让他无法释怀。

乾隆听后虽然有些劝慰,但满以为李清歌称帝后必生内乱。到那时,大清八旗儿郎就可以乘机反攻,一举将大炎王朝覆灭。然而事实却让他大失所望,他怒火中烧,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

他紧握双拳,仿佛要将所有的不满都倾泻而出,但最终还是无奈地松开了手。他仍然自我安慰道:“内乱需要时间发酵,青面女子才刚刚登基而已。等时间一长,叛军内部必定会起纷争。到那时,我们再出兵也不迟。”

然而乾隆和太后的设想虽然美好,却不知道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花哨和质疑都是徒劳。李清歌初领起义军时,就有男权至上、视女子为生育工具的人不服她的领导。他们煽动军中之人欲刺杀李清歌以取而代之。但李清歌有神功护体,她的武艺高强,智谋过人,他们的刺杀未能成功,反而被她歼灭。一次次的不服和血腥镇压让起义军及南方百姓都见识到了她这位铁血女主的厉害。

如今南方军民齐心协力如同铁板一块。他们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的侵略。即便有人不满李清歌以女子之身登基为帝也不敢言说。他们知道,李清歌的实力和威望已经无人能及,她是大炎王朝的缔造者,也是他们的领袖和依靠。强大的武力和绝对忠诚的白马军护卫共同构筑了李清歌牢不可破的统治地位。男女之别在这样的实力面前显得微不足道。拳头大才是硬道理!不服?那就打到你服为止!

一连几次打击让乾隆这位好大喜功的皇帝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萎靡不振。他坐在龙椅上,目光呆滞地看着前方,仿佛失去了所有的斗志。然而当他打听清楚李清歌登基的实际情况后却又立刻满血复活、乐不可支。原来他发现李清歌登基后的身份是女王而非女皇。女王与女皇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王可以是诸侯王、亲王或藩属国王;而皇则专指皇帝。青面女子登基为女王而非女皇显然是受到礼法的约束且内部反对声音太强烈而不敢称帝。乾隆心中暗喜:她不敢称帝便好!她称王不称帝我仍然是唯一的皇帝。我的地位仍然稳固如山,无人能够撼动。

然而乾隆并不知道李清歌登基为女王并非因为忌惮什么而是因为国家尚未统一。只有大一统王朝的君主且拥有辽阔国土的强大帝国才可以称帝。那些政权不完善、领土狭小者自称“皇帝”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李清歌虽然造反成功建立了大炎王朝但仅有一半国土并不能算大一统王朝。

眼下自称“女王”只是权宜之计。待南北统一、神州大地皆成大炎王朝国土时再改称“女皇陛下”也不迟。她的心中有着宏大的抱负和远大的理想,她要用自己的双手,打造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帝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