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冬雪他们拿了自已行李去安置的时候,何建国已经找到了村委。
大队长看到何建国过来,半点也不意外:“新知青怎么挑宿舍的?”
“几个女知青都自已住一间,有三个男知青也准备自已住。”何建国把结果直接告诉给大队长。
“八个人就有六个独自住……”大队长有些头疼的长长的吸了口空烟斗,才语重心长的说道:
“小何啊,你应该知道这里的冬天,这些新知青要自已住,这个冬天恐怕不好过啊!”
何建国沉默的一句话也不说,大队长也知道这小伙子从热情爱助人变成这样的原因,也不好再继续说下去了。
仔细想想这一次接回来的那些人,大队长觉得,如果八个人中有六个人都选择了单独住的话,
那么……那个看起来条件不错的男知青、表面上瘦弱,实力上力气惊人的女知青,还有一看就是能干活的高壮女孩,估计提点提点就能过好自已的日子。
就是剩下的那女孩,还有另外两个男知青……
“那就先这样吧!有四个炕要新修是不?我下午叫人去,带上土砖,一个下午就够了,就是钱得当场结啊!”
“我已经告诉过他们了!”何建国点了点头。
今天他本来就被留下来接新知青,也给他算全工分的,他当然得处理好。
何建国还没有从大队长那边回来,知青点又回来了一个女孩子。
女孩子长得温温柔柔,看到整理好自已东西,正处于不知所措状态的新知青们就未语先笑。
她自我介绍叫白秀秀,是七零年差不多这个时候下乡到阳光村的。
今年算来,她下乡也有四年了。
知青点的六人是轮着做饭的,今天是白秀秀跟队长何建国。
白秀秀一边跟新知青说明情况,一边进了厨房,收拾好的几人也跟着走了进去。
白秀秀先洗好锅加好水,然后点了火烧起来后,才拿起一个干净的葫芦瓢从墙边的一排袋子里,每一袋装了一些粮食进去。
几个新知青从进来后就默默的看着,现在看到她这么装粮食,忍不住问道:“粮食是分开的吗?”
袋子刚好六个,实在是太容易让人看清楚了。
“对啊,大家饭量不一样,赚的工分也不一样,肯定要分开,每一餐每一人按量加。”白秀秀答的理所当然。
听到这话的新知青却反应不一,但其中大部分还是颇松了口气。
“所有的知青都在一起吃饭吗?”白净秀气的青年,打量着白秀秀洗好加进锅里的粮食,拧着眉头问着。
“知青点的全在一起。”白秀秀看那个高高壮壮的新知青已经去烧火了,她又转头开始忙其它的。
看到她准备去搬一个金黄的大南瓜,一旁的一位男知青赶紧上前帮忙。
看到这些人的反应,白秀秀暗自松了口气。
闹腾的那些人总算离开了,新来的这一批,眼下看起来也还算好。
其它人看到厨房没有可以帮忙的其它事情,也并没有急着离开。
他们一边有眼色的给白秀秀帮忙,一边希望她能多传授一点在这里生活的经验。
白秀秀虽然不知道这群新知青的热情能够持续多久,但也确实愿意多传授一些。
毕竟,在村民们眼中,他们所有的知青,也是一个整体啊!
饭快熟的时候,何建国就提着两个篮子赶回来。
里面一个装着洗好的野菜,另外一个却是外面园子里摘下来的菜,同样也已经洗好了。
白秀秀把两个菜篮子接过去,利落的把各种菜切好。
何建国看着厨房里站了一堆人,直接招呼大家离开。
出了厨房,他指了指院子里的水井:
“厨房里的水谁负责煮饭,谁就负责当天加满。”
“菜就是自留地跟院子里的,今年我们知青少,种的不多。明年加上你们,人多了也可以多种点菜。”
“至于柴火,不是特别农忙的时候,天天下工都会去山上捡,知青点距离山上近,从我们开的后门进出也方便。”
说到这里,何建国停了一下,才对众人说道:
“东北这里的冬天很冷,你们屋里的炕都不跟厨房相连,要记得攒柴火,不然到时候冻死在屋里都有可能。”
“那……有哪间是跟厨房相连的?”机灵知青嘴快的问了一句,问完又有些懊恼。
“都不相连,以前这里是大户人家的宅子,连炕都只有主子住的房间里才有,炕又专门有人烧!”
何建国直接打破了他的美梦。
姚冬雪并不意外,她想知道的是另外一件事情:“那如果我想修炕的时候修个火墙可以吗?”
姚冬雪的话,让何建国颇为意外,但他并没有特意表现出来,而是直接回答道:
“问题应该不大,只是用的土砖你得出。”
他们选择的宿舍,有的原本就有火炕,那时有人住过,或者是最初时的主人房客房。
也有像姚冬雪那样的,完全没有火炕要重新修。
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如果像姚冬雪这样需要修火墙,那刚好可以直接相连,毕竟炕也得考虑排烟的问题。
坏处当然是原本屋子里连个烧火的地方都没有,要修火炕,那真是从头开始。
自留地的面积并不小,但就像何建国说的一样,菜种的不多。
看起来,不知道是没有认真种,还是种的人技术不行!
姚冬雪看了一下位置,又观察了一下土质。
这里也不知道是不是后面开荒来的,土质明显不是特别好。
另外一边还靠近山脚,茂密的野草随时可以侵占过来。
另外山坡上的有几棵大树,肯定也会遮住一部分的阳光。
但现在连树都是集体的……
“从我们自留地再向前走一段路,就有一条小溪流过,现在天气炎热,小溪断了流,其它季节倒可以去那边挑水,浇自留地另外一边也近几分。”
何建国指了指大概的位置,但并没有带着大家过去,而是沿着紧靠知青点小路,带大家向山上走去。
走到了山脚下,大家才发现,这里还有一条不太明显的小路。
“这条小路以前是没有的,但自从村子里有的人家孩子太多,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把这后面第三进的后照房分成了两边,给村子里六岁以上十二岁以下家里住不下的孩子住。”
“这边住的女孩子,那边住的男孩子,平常你们出入的时候注意一下。”
何建国并没有特意说明要注意些什么,而是带着大家继续向山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