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狗子哥绕着村子跑步的身影里,宋家台完成了夏收秋种。
农事官估算了一下,发现养鱼的田,收成确实比不养鱼的田高出了半成还有多。
不到一成。
但也足够惊人了。
这回村里人学乖了,每家都腾出一半的田,重新修整,准备等秧苗返青之后上鱼苗,养稻花鱼。
之所以还留一半田,是村正的建议,也是为了旱涝保收。
二毛爹自家鱼苗不够,就到处去收,腿都跑细了。
痛,并快乐着。
二狗子哥跑步也不孤单,村正回去就把大孙子喊上了。
……宋明珠那样子也不像骗人,万一就有用呢?
他这个孙子读书是比二狗子哥差了那么一点点,迟早也是要下场的。
早锻炼,早受益!
别说,刚开始看觉得挺奇怪的。但看久了,也是一道别样的风景。
尤其是二狗子哥,变化特别明显。
刚开始跑一圈,气息不顺畅,喘得跟狗似的。
慢慢的,喘得就没厉害了。你中途喊他一声,他还能跟你回两句话。
于是,书吏把这个奇景也记录进了《宋家台夏收日志》。
并接受宋明珠的提议,附词:“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村正家的西瓜刚好也熟了,村正捡最大的往宋长河家送了几个。
“明珠啊,看看好不好吃!”
这西瓜就比特小凤大一点,比麒麟瓜小一点,圆溜溜的,皮一看就很厚。
宋明珠摸了摸,又屈指弹了弹,听到“空空”的声音。
“这声音,听着还行啊!”宋明珠道。
“你还会听声音?”村正惊奇地问。
“当时在知县夫人那里听了一耳朵,大概意思是熟了的好瓜,声音就像这样,清脆很好听。”宋明珠解释道。
村正就看向一起来的农事官:“真的?”
农事官:“……”
他哪里知道?
知县夫人一介女眷,住在内院。
他一个县衙的属官,还能没事跑去内院跟知县夫人聊天?
“应该是没错的……”农事官含糊地道。
他望向梁师傅,心想梁师傅他们是从京里来的,见过大场面,应该是知道的。
谁知道梁师傅两手一摊,表示他也不知道哇!
这玩意儿一向是御贡,稀罕得很。陛下就算赏赐赏错人了,也轮不到他们头上啊!
于是,宋明珠跟农事官,就成了宋家台唯二吃过西瓜的人。
“这瓜要怎么切?”梅氏没切过西瓜,拿着菜刀问。
“先这样,从中间一刀切开。”宋明珠比划道,“娘,要不给我切吧!”
梅氏哪里敢?
她一手扶着西瓜,一手稳稳地下刀……嗯,感觉跟切萝卜一样。
一刀切到底,然后往两边一分,宋家台的第一个西瓜的真面目就呈现在几人眼前。
淡黄色偏白的瓜瓤,红色的瓜籽,看着就赏心悦目。
“哎呀,就是这样!”宋明珠高兴地道,“我在知县夫人那里吃到的西瓜,里面就长这样!”
农事官也兴奋地道:“对,里面就是这样!”
他的瓜托给了家里人照看,也不知道这会儿怎样了。
“娘,你再这样……这样切!”宋明珠教她娘怎么把西瓜切成片。
西瓜切好之后,宋长河请农事官先尝。
农事官却请宋明珠先尝。
宋明珠也不客气,拿起一块瓜,先闻一闻,淡淡的清香。
然后咬一口,水多,微甜,很解渴。
“对,就是这个味道!”宋明珠欣喜地点头,“就是个头小了点,其他的都一样!”
村正这才松了口气,然后招呼大家吃瓜。
“吃!都尝尝!”
伍老娘不好意思凑过来,宋明珠便拿了一块送过去。
“婆婆,这是西瓜,皇帝才吃得到的呢!您尝尝!”
伍老娘是又欢喜,又惶恐。感觉自已不仅住上了皇帝赐的屋子,还吃上了皇帝才能吃的西瓜,这辈子都值了!
村正他们心里的感受也很奇特。
咬第一口:哎哟,这就是西瓜哦!
咬第二口:哎哟,皇帝才能吃的哦!
咬第三口:哎哟,他们如今也吃到了呢!
咬第四口,就忍不住笑起来。
哎哟,他们宋家台,如今可出息了!
得,回头就去老祖宗坟前摆一个,让老祖宗们也闻闻!
二毛爹跟二壮爹当初也跟村正家讨了瓜苗,只是他们每家只种了两棵,不多。
照看方式也都全套照搬的宋老大的做法。
收益效果也跟村正家差不多,两棵藤收了五个瓜。
他们各自往村正家送了两个,算是还当初借的瓜苗。然后又各自往宋长河家送一个,算是还瓜籽。
这么一来,他们自已家就只剩两个了。
但两家都很高兴。
想到二狗子爹这次没有跟上一起种,又各家分了半个,送去二狗子家,全他们师兄弟之间的情分。
把二狗子爹感动得不行。
他们这几个,因为团结在宋长河周围,感情是越来越好了。
书吏把这事儿也收入了《宋家台夏收日志》,并附词:“此举彰显出了宋家台村人团结互助,礼让有爱的良好品质……”
吃了西瓜,农事官跟书吏两人也要回去了。
村正也没让他们空手走,不仅给他们准备了干粮,还托他们给唐知县带了点宋家台的特产。
于是,农事官跟书吏两人,身后背着宋家台养鱼田出产的稻香米,手里提着稻草串的稻花鱼,怀里还抱着一只西瓜,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向村口来接他们的骡车。
车夫:“……”
您二位,这是扛着金山银山呐?
宋明珠:那可不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呐!
农事官觉得他看到了宋家台的夏收秋种情况,看到了稻花鱼,吃到了包子跟西瓜,最后又满载而归。
书吏觉得他记了厚厚几大叠纸,还收获了一套竹笔,从身体到心灵都感觉到愉快,也是收获满满。
“宋村正,你们一定要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认真搞好秋种秋收,养好稻花鱼!”
农事官成天跟村正混在一起,学到了村正打鸡血那套,殷殷叮嘱村正。
“到时候,我再来你们宋家台看秋收的情况!”
那时候,稻田养鱼的经验差不多就成熟了,明年就可以在全县推行。
到时候,他们澧阳县,就是大夏朝一颗闪耀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