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之霸绝天下
新三国之霸绝天下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新三国之霸绝天下 > 第37章 童渊弟子

第37章 童渊弟子

加入书架
书名:
新三国之霸绝天下
作者:
杨老三
本章字数:
6420
更新时间:
2024-09-04

蜀郡,是益州十二郡之中面积最小的郡,却又是人口最多的一个郡,巴郡的面积差不多相当于蜀郡的十多倍,人口却也只有一百万,而蜀郡的人口现在就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万人,更加要说明的一点是现在益州的治所还不在成都,是在雒县,后来才因为成都的繁华,刘焉才将治所迁至成都,虽然两地相距不远。

而张任正是蜀郡成都人。

既然要到蜀郡,必然要路过刺史张乔所在的广汉郡,本来杨奉上任伊始就应该首先向刺史张乔报到一下,但是由于南方边境问题张乔已经被弄得头晕脑胀了,没有时间接见这个新上任的汉中太守了,现在南方刚刚安定,张乔也刚回到雒县不久,所以即使杨奉不去成都寻找张任,也要到雒县去拜访张乔的。

张乔在汉末任益州刺史多年,不算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人,可以这样说,对于内政,张乔是得心应手,但是对于领军打仗,张乔却是不行了,而且张乔手下并没有什么能征善战的将士,即使有张乔也不是这方面的伯乐,只不过现在还算是太平时期,显得有点无所谓了。

但是,除了这之外,张乔将益州的经济却是搞得相当不错,加上黄巾之乱的时候,益州基本上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也给刘焉留了一个强大的平台,况且刘焉父子二人也是守成有余之人,没有什么大志,却也能在张乔的基础上,让益州的经济更上一个台阶,最后倒便宜了刘备,这也是为何刘备能够在同东吴的荆州争夺战中征召七十万大军的缘故,以益州多年的经济基础供应这七十万大军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

张乔早就听说过杨奉几乎完胜地评定荆州二郡的叛乱和在朝堂之上的五步成诗,对杨奉十分欣赏,因为张乔也是一个平日喜欢吟诗作画的文人雅士,在听了杨奉当场作的一首从军行之后,张乔对杨奉是更加喜爱,其实这首诗就是在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中的第二首的基础上略加修改而成,但是对于刚刚出征回来的张乔来说,无疑正是对他自己的描述,也是张乔出征在外的思乡感受,使得张乔以为杨奉是为自己量身定做了这首诗:南蛮犯进搅太平,再莅边关旧别情;缭乱边愁诉不尽,高高秋月照雒城。

“乔久闻献之高才,未得一见,不想今日一见,献之之才更在乔想象之上,我大汉若能多有几个像献之如此这般的青年俊彦,我大汉岂能不兴盛久安呢?”从这句话便可以看出张乔对杨奉的评价是相当高了。

杨奉自然是要谦虚一番了:“大人过奖了,杨奉所学只是领军打仗、战场杀敌、医治病人而已,何况目前正是太平时期,如此便无杨奉施展之地了。而对于内政管理,杨奉却是完全不通,所能做到的也只是任用贤才,授以职权,治理汉中,希望日后能颇有业绩,也算对得起汉中一方百姓了。”

张乔右手微微捋着胡须,点点头,似乎对杨奉的谦虚十分欣赏,能有如此才华又能够如此谦虚的恐怕走遍大汉十三州也找不出几个来,张乔道:“难得献之如此谦虚,看来建阳兄教导有方。贤侄也不必烦恼,既然贤侄善于领军打仗,也不是没有机会,南蛮之族经常犯我益州边境,袭扰我边境居民,老夫也曾和这些南蛮人交战数次,总是败多胜少。只是这些南蛮人不适于平地作战,所以也不会太过于深入我境内,只是袭扰边境,抢掠一番就会自动退兵。如今既然贤侄来到,老夫也就可以放心将平定南蛮之事交由贤侄了,呵呵。”

张乔也算是个人物,丝毫不避讳自己和南蛮交手胜少败多的情况,杨奉不禁对这个历史上能少提及的益州刺史颇具好感。对于张乔的许诺,杨奉自是大喜过望,云南之地多是少数民族,一旦征服他们,必然终身不会叛乱。到时候等于是在益州南部安放一枚炸弹,一旦自己开始对益州动手,便可南北共进,取益州更是方便快捷。但是,这件事情却因为张乔的过早去世而成为了泡影,直到多年之后,杨奉才先占据了益州,后平定了南蛮。

杨奉于是站起,对张深鞠一躬,道:“既然大人如此相信杨奉,杨奉必然不会辜负大人的一片厚爱,只要能给杨奉一年的时间训练士卒,一年之后,杨奉必然能提兵两万扫平南越各地,令南越之人臣服于我大汉之威。”

“好,好,能有贤侄这句话,老夫便放心了。汉中之地多山少民,经济在益州最末,根据我大汉律令,汉中郡最多能征兵两万,但是根据当地经济和人口情况而言,却又是无法支撑。不如这样,贤侄在汉中征兵一万,老夫再从各地抽调精兵一万,粮草问题不需贤侄操心,对于益州来说这还不算是什么问题。贤侄在半年之后,若能将汉中郡内的贼患平息,老夫也好向皇上请旨让贤侄兼益州兵曹从事,这样贤侄便可率领益州大军南下,扫平南蛮了。”

杨奉知道张乔现在还并不太相信自己的能力,半年之后扫平汉中贼患就是要看看自己的能力究竟如何了。对于汉中贼患杨奉还真没放在眼中,如果连这点小贼都搞不定,以后也不要在三国时代混了,于是杨奉慨然领令。

告别刺史张乔之后,杨奉便拿着张乔的任命状,这个任命状可不是杨奉的,而是张任的,是杨奉专门向张乔讨要的。若是杨奉感觉能够收服张任,这个任命状自然就不需要了,不到万不得已,杨奉还是不想用这种方式收得张任的。

同严颜的情况一样,成都张家也是一个大户。

也是杨奉来的巧,张任刚从幽州学艺回来,张任在童渊处学艺五载,得到童渊倾囊相授,武艺已是不凡,杨奉也是习武之人,从第一眼就感觉到张任身上的那种只有一定级别的武将才具有的气质,比庞德要差一些,和成廉一个档次,比高顺、徐荣要强。

张任弄不清这个远在汉中的太守为何要亲自来到家中拜访自己,也不敢贸然询问,只是陪着杨奉东西南北聊开。不觉之中,在杨奉的刻意引导之下,两人谈论的话题便到了武学之上,张任是个武将,对这个话题自然十分感兴趣,而杨奉却是想收服张任,故意卖弄自己的所学。

慢慢地,张任十分惊讶于眼前这个年轻太守的胸中才华,早就听说他曾占山为王,并将并州第一猛将吕布杀得铩羽而归,而且还以弱胜强平定、几乎完胜地平定苍梧郡、桂阳郡地叛乱,没想到其在武学方面果也有如此高的造诣,恐怕比自己还要高出一些,而且更重要的是杨奉对于兵法战阵,更是如数家珍。

张任是个聪明人,到现在已经知道杨奉来找自己并不是卖弄胸中所学,也不是听说自己的名字想和自己结交,而是想招揽自己。看来此人虽然年纪轻轻,却是颇有野心,已经开誓处招揽人才为其所用,难道他也和师傅一样预感到数年之后天下即将大乱了吗。

杨奉虽然一直在侃侃而谈,对于张任表情的变化,杨奉还是看在了眼中,知道张任已经猜到自己来此的目的,于是也不再多说废话,道:“伯当兄,杨奉此来便是想请伯当兄能够助我一臂之力,扫平南越之地,解除我益州边境之患,不知伯当兄意下如何?”

一旦投靠,必然要终身效忠,这是自己的原则,但是此人年纪轻轻竟然有如此见识,武艺、兵法更是样样精通,能力不凡,更难得的是此人很得皇上赏识,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单看杨奉身后两人武艺便不在自己之下,一旦大汉发生动乱,此人必然能够迅速崛起。

主意已定,张任“嚯”地站起,来到杨奉跟前,单膝跪地,双手合拢道:“张任愿为主公鞍前马后,死而无憾。”杨奉大喜,连忙将张任搀起,道:“我得伯当,如鱼得水也。”身后,成廉、庞德二人也向杨奉道喜,恭喜主公再得大将。

为了日后和益州刘焉起干戈的时候,防止刘焉父子对张任家人不利,杨奉将张任举家搬到了阴平郡,使得张任对杨奉更是感激。这阴平郡早已在杨奉的算计之中,居住在这里自是无事。张任看出了杨奉这样做的目的,更是进言,让杨奉在益州布置暗探,以为日后攻益之用。

张任的进言顿时令杨奉想到了自己忽视的一件事情,就是情报工作,在通讯极其落后的汉末时代,情报工作显得极为重要,没有及时准确的情报来源,在日后的诸侯争霸中必然会处于劣势,想到这里杨奉不禁后背都是冷汗。在并州的时候,虽然想到过此事,但是并没有太过于重视,如今看来,却是失误了。

回到汉中之后,杨奉便开始准备情报工作,一年之后,杨奉的第一批情报人员被安置到了荆州、益州、凉州、雍州、交州之地,而对于中原各州杨奉准备暂时不派情报人员,等到黄巾之乱过后,再行将情报暗探派到其余各州。否则,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情报人员若是死在黄巾之乱,那可就太可惜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