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好问题啊。
主要是楼令一开始懂的大篆不多,想教也教不了,后来想弄来大篆的书籍没有地方搞,时间一久也就持续用简体字进行教学。
到后面,楼令又发现先让他们学会简体字,再来教导大篆,远比单独学习大篆的速度更快,索性也就两种文字一直教了。
这多少算是增加了学员的学业负担,并且第一种文字说不定没有什么用,楼令已经在思考是不是放弃继续教导简体字,改为单独教导大篆。
“也许可以将他们视为第一批,继续两种文字都教?后面加入进来的第二批只教大篆。”楼令很清楚文字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文字存在的意义除了可以作为文明载体之外,它还能够被用来成为保存秘密的载体。
想跟社会接轨,肯定是要使用文明主体的文字,也就是多数人使用的文字,不强就自己去迁就别人,什么时候强大了才是别人来迁就自己。
简体字可以在老楼家内部使用,懂得简体字的人才有资格……或者说基础去学习更为高深的知识。
如果其他人想学习楼令“带来”的那些知识?他们起码要先将简体字转为大篆,也就是先去学会简体字。
那样做当然无法真正做到保密,只是设置了一道坎而已,问题在于这道坎很有存在意义。
楼令对家族内的教育已经进行了三年,多数人已经掌握了常用的简体文字。
在语文方面,学会了文字,再懂得使用文字去填词造句,会用掌握的文字去正确表达之后,基本上就进入到意识植入的阶段了。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学会了常用文字,除了读一些故事去懂道理,关于语文真就没有什么好教的了。
在读那些故事的过程中,其实就是进行三观塑造,再学会怎么去为人处世。
而语文进入某种阶段进行意识植入,类似的方式在所有文明都通用,只是植入的意识形态不一样而已。
林姒是一众学员中在学语文上速度最快的人,恰是因为学得快的关系,问题也最多。
到现在,楼令哪里能看不出“开智”对林姒带来的改变?
作为学生问题多是好事,代表已经在用脑子思考课业之外的东西,随着问题越来越多,不进入哲学的范畴,基本上也会往其它跟艺术有关的侧重倾斜。
楼令其实更为看重数学,比较要命的是起先还好,有几个人展现出数学上的天赋,结果他一次出征归来,天赋好的那几位学员却是退步了。
学习数学的难度远超语文,楼令早就发现在教完加、减、乘、除之后,在应用题和商用题方面不止自己教起来吃力,学员大多也学得艰难。
稍微提一下数学的进程都那样,楼令已经想象得到进入几何科目之后会有多么难搞了。
“慢慢来,只能慢慢来啊!”楼令其实还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
比如说,楼令首先是一家之主,然后才是老师,一旦在处理政务与教学两者之间起冲突,不用想也知道该选择处理政务。
更重要的一点,楼令难道就一辈子当个“上士”和村长吗?必然需要耗费极大的精力用在建功立业上面,不可能将所有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