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对于水系的引水利用,肯定不能在限制的范围之内,真的那样就谁都别想耕作了。
在往后的时间内,楼令又过上了平常的生活,每日一大清早巡视领地,差不多到中午时分归家当老师教导村里人,一直到临近傍晚才回家吃饭。
到秋收时节,楼令其实也无需亲自参与劳作,好好监督众人进行收割与储存也便是了。
“听闻你在西边作战俘虏了一名秦国大力士?”屈远某天来到老楼家,聊完了买卖的话题,提起了这件事情。
楼令反而问道:“这事传开了?”
屈远也是第一次来老楼家,没有时间去看到更多的事物,仅仅看到的那些就已经感到足够惊讶。
有太多的新鲜事物出现在老楼家,大多数被放在不显眼的位置,没有刻意探索并无法随意看到。
类似于输水管,村里的蓄水池等等,进村则是就能够看得到了。
哪怕只是看到输水管与蓄水池,其实看到的人不止觉得新鲜,有脑子就能够明白可以给生活带来多少便利。
他们会不会回家之后自己搞?按照当代的规则,谁首先创造就是发明者,拥有该项“专利”的权利,不想引起纠纷的话,没有人会随意使用“拿来主义”。
楼令不知道谁侵占了自己的专利权,好奇的是俘虏杜回的事情传得多广,影响又有多大。
杜回在秦国的地位或名气到底怎么样呢?
根据传闻,杜回极为受到秦君任好(秦穆公)的欣赏与重用。
这一次,秦军再一次对晋国不宣而战,杜回就是秦军入侵晋国的先锋主官,率军进入魏氏封地大杀特杀,尤其是破坏了很多农田与生产设施。
秦军已经不是第一次对晋国干不宣而战的偷袭,一次次进入晋国都要进行无法别杀戮与劫掠,晋国的重心却是放在与楚国的争霸上面,讲实话就是没有多余的精力报复秦国。
因为晋军在“邲之战”遭遇惨败,短时间内已经无法与士气正旺的楚国争锋,肯定是要转过头来想办法教训秦国了。
恰是因为晋国的战略重心出现改变,一些宣传上面肯定也要跟着变一变,该将为什么教训秦国的舆论炒起来了。
杜回在秦国的地位不上不下,屡屡作为制造屠杀的刽子手,最为主要的是他被生俘,很合适用来炒作。
“起初并不是到是你俘虏了杜回,听说魏氏的锜想找你麻烦,后来被蒲氏世子教训了一顿,大家就都知道有这么一件事情了。”屈远说道。
这话说得逻辑性有点差。
翻译翻译就是:魏锜真的想找楼令的麻烦,结果郤至特地去找了魏锜一趟,两人到底怎么起了冲突不好说,反正是魏锜吃了亏。
楼令听得眨了眨眼睛,心想:“这不是坑我吗?”
明明是郤至为楼令撑腰,怎么变成在坑楼令了呢?
然而,解析解析就能够清楚楼令为什么那样解读了。
首先,郤至又不会真的将魏锜怎么样,无非就是打一顿,或是以其他方式羞辱一番。
然后,魏锜不是人没了,他在郤至那边吃了亏,会不会对楼令产生更大的怒气或是怨恨呢?
魏锜无法去报复郤至,想要整死楼令这只小虾米简直不要太容易,哪怕一时半会忌惮郤氏不动手,总有一天能够找到机会来对付楼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