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如佳合上房门:“说吧,今天一整天都发生了什么?”
顾三白老老实实地把自己的看护经历交代了。
原来老太太真是什么不记得了,她醒来就在顾如佳与萧清朗的家里,便以为自己就是这个家里头的人,爪了把瓜子问顾三白:“那两个不孝子哪个才是我孙子?”
顾三白谨记他姐的叮嘱,没敢告诉老太太,您老其实是得了麻风。
但他也不能真说他姐和姐夫是她亲孙子,情急之下就来了句您是我姐夫的姑婆,您是大老远来投奔他的。
也是顾如佳没料到老太太不是老年痴呆,没给顾三白应付她的一套说辞。
“然后她就说,这个家怎么看着是你姐在当家,我就说,那可不?我姐夫是入赘的!她又问,入赘的咋没见其他人呢?我就说你们分家了。”
听到这里,顾如佳直扶额,这个家哪里是她当家?她和萧清朗一直是各忙各的,偶尔搭伙吃个饭罢了。
三白这二货啊,被老太太套话了。
难怪老太太数落起顾家来都不带停顿的,根本是从顾三白这儿把敌情了解得透透的了。
“那我之前问她话,她怎么总对我爱理不理的?”害她以为她反应迟钝。
顾三白道:“她说你不孝顺,不想理你!”
顾如佳:“……”
不就是给她少吃了几个蜜饯吗?
顾如佳来到堂屋,显然,萧清朗已经与老太太交谈过了,不知萧清朗说了什么,老太太没了适才那股子高高在上的气焰,有点儿蔫哒哒的。
“吵了一架困死我了,我先去睡了,饭好了叫我!”老太太鼻子一哼,甩了个大屁股给几人,回屋困觉了。
顾如佳看向萧清朗。
萧清朗顿了顿,说道:“当初那位郎中说过,药得按照方子吃一年,但是如果恢复快的话,一个月便会失去传染性。”
他没有强硬地劝顾如佳把人留下,只是告诉顾如佳她很快就不会传人了,这是希望顾如佳能答应继续收留她。
顾如佳倒是不知道,这个黑芝麻小汤圆儿也有对陌生人露出怜悯的时候。
或许是老太太让他想起了早逝的兄长。
“好吧,那就先让姑婆住下吧。”顾如佳一脸叹息地说。
本来她也没打算赶她走呀。
不过要是能卖他一个人情也不错。
姑婆的身份他俩暂且认下了,这是如今最稳妥的办法。
事实证明他们的决断是正确的,因为就在当天夜里,一队官兵便闯入了永旺村,挨家挨户地搜查那个从麻风山上逃走的病人。
村里唯一的外来客是老太太,当得知她是近日才来的村子后,官兵们二话不说冲进了顾如佳与萧清朗的家。
官兵们上门时,老太太已经吃完去屋里烤火了,夫妻俩还坐在桌上吃饭。
晚饭还挺丰盛,一碗腊肉炒白菜,一盘大葱鸡蛋饼,一锅野山菌浓汤,一钵凉拌黑木耳并一碟下酒神菜花生米。
当然,没人喝酒。
腊肉与大葱鸡蛋饼的香气扑鼻而来,瞬间让官兵们饥肠辘辘。
“几位官爷,有什么事吗?”萧清朗问。
官兵们回神,道明来意:“听说你家里来了个老太太,人在哪里?”
萧清朗将人带去老太太的屋:“我姑婆,前几天刚从苏县来的。”
一边说着,一边走上前,把老太太没来得及藏起来的盘子拿了过来,“您又偷吃蜜饯了,不是说了您年纪大了,不能吃太多甜食?”
“哼。”老太太被抓包了,幽怨地撇过脸去。
官兵们并没有麻风病人的画像,但是,上头讲了她的特征,说她的脸上与手背上都已经出现了麻风红斑,脸色蜡黄,精神不济。
眼前这老太太除了年纪对得上,别的哪儿都不一样。
没有麻风斑不说,还气色红润,精神好得不像话。
麻风病是治不了的,有些药方能延缓发作,但绝不可能在短短十日之内让对方恢复得这么好。
官差们的疑心去了大半,又看萧清朗对老太太没有半分避讳与嫌弃,就更觉得不大可能了。
但为首之人不敢掉以轻心,他又去了灶屋,指着炉子上的药罐子道:“谁的药?”
萧清朗道:“我的,我有腿伤,这是去镇上医馆抓的药。”
“药包给我瞧瞧。”对方道。
顾如佳去拿了药包过来。
那人拆了一包,在里头发现了三七。
三七是一味十分常见的活血化瘀的药材,习武之人对它都不算陌生,另外还有红花,也是常见伤药。
有了这两味药材,基本可以确定不是治疗麻风病的了。
“你叫什么名字?”那人问道。
“萧清朗。”萧清朗正色道,“如果几位官爷若对我身份有疑虑,可以去天香书院找院长查我的户籍。”
那人眉头一皱:“天香书院的院长?他可姓黎?”
“没错。”萧清朗道。
官差们交换了一个眼色,对萧清朗的态度客气了些。
一般来说,查户籍不必跑去院长那里,萧清朗特地把他搬出他,就是在告诉他们,他是黎院长要罩着的人。
萧清朗虽然不愿做院长的徒弟,但并不妨碍他狐假虎威。
脸皮厚起来,完全没压力。
黎院长的名号还是很好用的,官差们又例行公事问了几句之后便收兵离开了。
但官兵们并未走远,而是派了一人悄悄折回去,进了隔壁薛香湘的家。
“隔壁的老太太真是那小子的姑婆?”
“是。”
“什么时候来的?”
“就前几天。”薛香湘说。
“我怎么听说是十天前?”官兵紧盯着薛香湘的眸子问。
薛香湘正色道:“听谁说的?我住隔壁我怎么不知道?”
官兵看了眼薛香湘怀中抱着的一岁大的儿子,眸中冷光闪过,但最终还是离开了。
薛香湘后背冷汗湿透。